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枝江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枝江市湖北省轄縣級市,宜昌市代管。位於湖北省[1]中部偏西,長江兩岸。西接宜昌,東鄰荊州,有三峽東門之稱。總面積1310平方千米。總人口49萬人(2012年末)。全市轄1個街道、8個鎮:馬家店街道、安福寺鎮、白洋鎮、顧家店鎮、董市鎮、仙女鎮、問安鎮、七星台鎮、百里洲鎮。市政府駐馬家店街道。

地處江漢平原西部,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多丘陵,間有山沖畈地,東南屬平原,湖泊港渠密布。西北部安福寺鎮鄒家沖村最高點海拔207米,東南部七星台鎮楊林湖村最低點海拔35米,高差達172米。河流有長江、沮漳河、瑪瑙河,沮漳河沿境東邊界由北向南注入長江。年均降水量1041.8毫米,平均氣溫16.5℃。有砂石、砂金、制陶黏土、錳、鐵、硅等礦產資源。工業以機械、建材、紡織、化工、食品、造紙等為重點。農業主產水稻、棉花、小麥、油菜子、豆類。焦(作)柳(州)過境鐵路縱貫南北,長江航運線、宜(昌)黃(石)高速公路及318國道平行橫貫東西。名勝古蹟有關廟山遺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等。

歷史沿革

周稱丹陽,屬楚。春秋前期乃楚都所在地,後為羅國。戰國時仍名丹陽。秦,因長江至此分枝而得名枝江,屬南郡。漢置縣,縣治沮中,枝江縣為南郡十八縣之一。三國吳析枝江縣北部置旌陽縣,兩縣皆屬吳南郡。南北朝宋元嘉十八年省旌陽縣併入枝江,屬南郡七縣;陳,省枝江,置羅郡。隋復置枝江縣,屬南郡。唐上元元年析江陵置長寧縣,二年將枝江併入長寧,大曆六年省長寧復置枝江,屬山南東道江陵府江陵郡。五代十國屬南平國[2]

宋屬荊湖北路江陵府江陵郡,熙寧六年省枝江併入松滋縣,元佑元年復置枝江縣。元屬河南江北行中書省中興路。明屬湖廣布政使司荊州府,洪武十年五月省枝江併入松滋,十三年五月復置枝江縣。清屬湖北省荊州府。民國元年枝江直屬湖北省;二年實行省、道、縣三級制,枝江屬荊南道;十年分荊南道為荊宜、施鶴兩道,枝江屬荊南道;十六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枝江屬湖北省;二十一年,枝江屬第七行政督察區;二十五年,屬第四行政督察區。

1949年7月11日枝江解放,屬宜昌行政區專員公署。1955年2月22日經國務院批准,省枝江併入宜都縣。1962年10月20日,國務院第117次議決定恢復枝江縣,屬宜昌地區專員公署。1978年8月,設立宜昌地區行政公署,枝江屬之。1992年3月,枝江屬宜昌市。1995年3月21日,國務院(國函[1995]5號)批覆設立宜昌市猇亭區,以枝江縣猇亭鎮為其行政區域,區政府駐桐嶺。1996年7月30日,民政部批覆(民行批[1996]51號)撤銷枝江縣,設立枝江市。

1996年,枝江市面積1310平方千米,人口約50.8萬人。轄10鎮3鄉:七星台鎮、馬家店鎮、安福寺鎮、紫荊嶺鎮、白洋鎮、姚家港鎮、董市鎮、仙女鎮、問安鎮、江口鎮、瑤華鄉、顧家店鄉、百里洲鄉。市政府駐馬家店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枝江市總人口508835人,其中(1個街道、11個鎮、1個鄉):馬家店街道95299人,安福寺鎮19814人,紫荊嶺鎮15015人,自洋鎮39453人,顧家店鎮30509人,姚家港鎮15295人,董市鎮40020人,仙女鎮34822人,問安鎮36603人,七星台鎮48810人,百里洲鎮91350人,江口鎮23438人,瑤華鄉18407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枝江市常住總人口495995人,其中:馬家店街道132746人,安福寺鎮52784人,白洋鎮37444人,顧家店鎮26303人,董市鎮54730人,仙女鎮32174人,問安鎮41213人,七星台鎮43478人,百里洲鎮75123人。

視頻

枝江市 相關視頻

枝江市宣傳片
航拍中國——湖北枝江市,城市風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