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朱迪角龍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朱迪角龍屬
圖片來自dinochecker

朱迪角龍屬學名Judiceratops;意為「朱迪斯河組的有角面孔」)是一屬已滅絕角龍科恐龍,生存於約7800萬年前晚白堊世的美國蒙大拿州

像其它角龍科一樣,朱迪角龍也是一類大型四足食草動物,並且是已知生存年代最早的開角龍亞科[1]

敘述

正模標本YPM VPPU 022404由一個不完整的顱骨組成,包括角、部分褶邊和褶邊後方的骨骼碎片。在同一地區還發現了其他零碎標本,它們保留了褶邊的獨特特徵。朱迪角龍展示了一種獨特的特徵組合,這在其他角龍類動物中是不常見的。其褶邊(頂骨)的頂骨中條(median bar)寬闊,尾緣呈圓形,上頂骨(epiparietals)較低,後緣上的皮內成骨減少。褶邊側緣的皮內成骨前部較大,但後部較小。

此外,朱迪角龍的眶後骨角(postorbital horns,位於眼睛上方)細長,向前並向外傾斜,且有一個不同尋常的淚滴狀橫截面。

古生態學

產地和現狀

朱迪角龍的正模標本標本殘骸是在蒙大拿州希爾縣的朱迪斯河組中發現的。標本採集於棕色/綠色泥岩和灰色/黃色砂岩中,可追溯至晚白堊世坎帕階,約7800萬年前。這個標本保存在耶魯大學皮博迪博物館(Yale Peabody Museum)。

動物群和棲息地

與朱迪角龍共享古環境的動物包括硬骨魚類、兩棲類離龍類鱷龍鴨嘴龍類的加拿大短冠龍、厚頭龍類的賴氏結頭龍獸腳類馳龍蛇發女怪龍傷齒龍,以及其他角龍類,如亞伯達角龍梅杜莎角龍愛氏角龍

進化

朱迪角龍是開角龍亞科中已知最古老的成員,但已經顯示出該分類群的許多獨特特徵。同時期已經出現了尖角龍亞科,如亞伯達角龍,這表明角龍類在土侖階(北美最古老的角龍類祖尼角龍)和中坎帕階(開角龍亞科和開角龍亞科)之間的快速進化。這一時期跨越約1500萬年,就恐龍進化而言,這是一個相對較短的時期。

雖然本屬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開角龍亞科,但它顯然不是開角龍和五角龍等後期有角恐龍的祖先。相反,其褶邊的特殊特徵——邊緣的大型翼狀角和背部縮小的角——表明它代表了開角龍亞科進化中的一個側枝。從後來的岩層中沒有發現這種世系的化石,這與一種高度更替的模式相一致——物種迅速進化並滅絕——正如白堊紀晚期的其他角龍類所見。

參考文獻

  1. Longrich, N. R. Judiceratops tigris, a New Horned Dinosaur from the Middle Campanian Judith River Formation of Montana. Bulletin of the Peabod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2013, 54: 51–65. doi:10.3374/014.054.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