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有時我們需要讀一些書(為生歌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有時我們需要讀一些書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有時我們需要讀一些書》中國當代作家為生歌唱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有時我們需要讀一些書

讀書人分兩種。一種人買了整屋子書,只是為了擺樣子,或者是為了有人看到之後,對他說一句,真是一個讀書的人,他就會傲嬌的不得了,當你繼續詢問他最歡哪一部,講述了什麼內容時,他就會羞得滿臉通紅。還有一種人,或許讀不了多少書,不過每讀一本都要反覆讀,甚至把自己融入到故事情節中去,與作者同頻共振,好像那裡面寫的人物就是他,或者就是他所了解的事情,或者感傷,或者彷徨,或者陶醉其中,不願醒來。我不屬於這兩種人,我屬於第三種,就是那種拿起一本書就讀,覺得投緣的一氣讀完,不投緣的,丟到一邊,也是擺了滿屋子書,但是能夠放進書架的不多,這樣大家就應該知道我是對哪些書偏愛,哪些書無感了吧,或者我應該被稱為書蟲,而不是讀書人。

徐瑾著的《有時》這本書,應該歸類為書評範疇,而且作者算是很有水平的人,每一本書他都分析很透徹,很用心,絕沒有敷衍了事。我也寫了很多書評,也如作者一樣,將讀書當做了人生的一大樂趣,但是我沒有作者那樣勤奮,或者說沒像作者那樣極其認真的讀書,他不僅讀書,還能很詳實地說出作者是在什麼背景下完成這本書的,作者一生寫了多少作品,為何這部作品這樣與眾不同,可見他絕不是泛泛地讀,而是帶着一種真誠去品讀,當然他這樣讀書的結果就是他對很多作者甚至作者的作品都能記憶深刻,而且能夠對作品的大時代背景,寫作動機,都會分析透徹,可謂真正的讀書人。與他相比,我可不敢稱自己是讀書人,讀書人有一個特性,他們是選擇性讀書,而不是爛讀;他們讀書是仔細認真的讀,而不是走馬觀花的讀;他們讀書甚至反覆讀,帶着情感去讀,所以他們才會讀出很多深遠的意義,而我們大多數人讀書,只為了消遣,打發時光,讀過之後,書一丟,完事。這些不是讀書人,是尋求感官刺激的人。

我的一個朋友出了一本書,他很賣力的宣傳,希望證明一下自己的作品很受歡迎。其實最後買書的人多是親人和朋友,而大多數人收到書後,會隨手一丟,連翻上一次都懶得翻,我覺得這樣的銷售方式不是很好,第一,把自己的作品賣給一個不喜歡寫文字的人,那是對自己作品的輕看。第二,朋友不是主動與你聯繫的,這樣的宣傳無疑會讓朋友和同學對此有些反感,屬於友情贊助,好像是要小錢一樣。我覺得每個人都想擁有一批讀者,畢竟自己寫出的文字需要找到知音,但是要知道,知音難覓,我沒有經營意識,我的書也只送給那些能夠珍藏書的人(但願吧),畢竟我了解自己的作品中有多少文字會吸引到人,有多少文字,不會讓人有興趣讀下去,但是不管怎樣,我覺得,我還是對得起我自己寫的文字,我希望它們不被褻瀆。

《有時》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讀書人的偏好,他們讀書絕不是心血來潮,他們很專注地做一件自己非常喜歡的事,甚至被書中的某句話感動得茶不思飯不想,你別覺得這是一群書痴,其實,他們是一群活在一個一個故事中的人,讀書的人,大多也都喜歡寫文字,讀得多了,他就會文思泉湧,就會寫成自己的故事,這就是寫字的樂趣,他們希望一個個虛擬的人物活起來,而他就生活在他們中間,與他們一起感受不同時代的變遷,這些人物中有他喜歡的角色,有他嚮往的角色,也有他自己,還有他所憎惡的角色,但是肯定不會固定成為某一個人,只能說有某個人的影子。我最近讀了一些小說,能感受到作者在駕馭這些故事的時候,那種信馬由韁、酣暢淋漓的感覺,他們喜歡人格分裂般去創造各種類型的人物,當然沒有生活來源的作品是沒有根基的,要寫出一部能夠讓人感興趣讀下去,甚至無法忘懷的作品,我相信每一位作者都會非常激動,其實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作品是被人喜歡的,而不是逼着人家,或者求着人家來讀你的文章。你的粉絲會追你的每一部作品,這時你才有資格沾沾自喜,因為這一切都值得。

讀書,其實是需要一種心境的,而且還要對作者有些敬畏,畢竟碼文字不是一個輕鬆活,還能碼出略帶文采的文字,那就值得尊重,有時我們不要太挑剔,經典永遠是經典,非經典有時也很精彩。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