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最暖之季(葉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最暖之季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最暖之季》中國當代作家葉沉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最暖之季

在一篇號召民眾就地過年,不給國家防疫工作「添亂」的網文下,點讚最多的那條留言令我瞬間破防:「三個春節了,今年我就是爬也要爬回家!」

不知道寫這條留言的網友是什麼人,正身在何處,幹什麼工作,也不知道他心心念念的家在哪裡,是鄉下還是城市,是山里還是平原。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思念牽掛的親人和朋友——或父母妻兒,或兄弟姐妹,或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或青梅玩伴,或竹馬發小······定然和他一樣,在另一個地方翹首期盼,期盼着伴隨那個重要節日到來的一年一度的彌足珍貴的人間大團圓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哪怕千山萬水,道阻且長

那個就是爬也要爬回去過年的地方,是他當初揮別親人、毅然外出打拚的動力之源和精疲力竭之後能夠快速補充能量的神奇港灣,也是他靈魂深處最感溫暖和踏實的地方。

遊子在外,心同此感。由是,很早很早以前我就把冬天當做一年之中最為溫暖可愛的季節——因了春節這個神奇節日的存在。

不是麼?無論是妖嬈嫵媚的春天,還是火熱撩人的夏天,亦或豐腴綽約的秋天,緊張的工作或學習一直是我們生活中的主要旋律,我們的生命在這流雲逝水般的日子裡始終保持着緊張的脈動。

神情肅然,行色匆匆,偶爾的休閒也是在強作灑脫之下心事重重,片刻也不敢放鬆自己緊繃的神經。即便因為工作和事業的某種成就或成功而為人肯定和讚賞,也終不願或不敢徹底卸下面具和鎧甲,將自己最真實和柔軟的一面示予外界和他人。

心無所依,在哪裡都是一個流浪者。

其實對於每一位遊子來說,從離開故土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了身體和靈魂的雙重流浪,如同茫不可測的汪洋中的一葉孤舟。

唯有在春節期間,回到了故鄉溫暖的懷抱,投身於親情環繞的慵懶輕鬆的氛圍,才可以完全放下一切,了無羈絆地縱情歡悅、放浪形骸,即便宿醉,也不用在酒醒之後懊惱沮喪、忐忑不安

奔波打拚的日子裡,無論是工作上還是人際上,我們無法不小心翼翼竭盡所能地維持着、平衡着、掙扎着,力求在滾滾紅塵之中將自己的身形站得穩些,再穩一些,不至於在風起潮來的時候頹然倒下。

平日我們似乎已經習慣了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淡漠乃至涼薄,但隨着深冬的到來,隨着年味的漸濃,久違的人們之間的溫情開始重新甦醒,無論置身何處,一聲歡喜的「新年好啊」讓你頓覺吉祥滿懷,眼前一片光明。而我們一直恪守不渝的對親情之愛的信仰和對心靈故園的依戀,則尤其讓我們堅信這人間值得。

當我們拖着或疲憊不堪或傷痕累累的身心在年末歲尾回歸到至親之人的身邊時,我們被生活和命運重挫的一切都會神奇般地快速得以修復,進而滿血復活。幾乎與此同時,也便有了再次義無反顧、慨然赴難的勇氣和動力——雖然從這一刻起,思念的種子又一次重新埋下,在隨後四季風雨霜雪的浸潤下生根、發芽、瘋長······直到下一個春節的到來,如同輪迴。

冬之可貴便在於此,它讓我們最純粹而恆久的信仰與追求在這個圖騰般的節日裡都能得到最為圓滿的皈依。

冬之可愛也在於此。

後初霽,霞光粲然,厚厚「棉被」下的大地熱氣升騰、瑞靄四溢。紅太陽,紅燈籠,紅春聯,紅窗花,紅蠟燭,紅鞭炮,紅灶膛,紅棗山,紅衣裳,紅彤彤的人的臉,紅紅火火的團圓飯······這宛如夢境又真實可觸的一切,令人着謎,令人沉醉,令人踏實,令人興奮,更令人心生感動。當雙腳踏進厚軟的積雪,大地溫暖的柔情便迅速蕩漾整個身心,目之所及,皆是美好。

傳承千年而綿延不絕的一切,便在這美好的人間煙火中有條不紊、按部就班地循序展開。

先輩的墳頭燒上幾沓紙錢,燃放一掛鞭炮;祖宗的靈位前點上香燭,擺好供品;給操勞大半生的爹娘恭恭敬敬地磕個頭,給兒女小輩發個壓歲的喜慶紅包;當然,還應該到街坊四鄰、近親爺們家去依次拜年、互道安康······一顆糖果,一把瓜子,一支香煙,一杯熱茶,還有幾句家常話,那滋味與平常可大不一樣。

發小們來了,美酒好菜自然要擺上,話不多說,我給你倒一杯,你給我滿一盅,幾番來回,已是陶然而醉,話匣子便打開了,說說以前,道道過往,吐槽一下現在,計劃一下將來······熱騰騰的餃子上了桌,哎喲,實在吃不進了。不行,一定得吃,餃子就酒,越吃越有嘛,哈哈······今兒個就到這吧,明兒去我家,我還放着兩瓶劍南春,專等着你呢。好咧,一定過去!

夜到三更人不寐,日上三竿人不起。

春節過後的寂然,宛若篝火之後的餘燼,盤旋着,升騰着,與無形的熱量一起融入我們的身心與靈魂,化為綿綿不絕的回味與幽思,我們惆悵着,留戀着,但同時也步履堅定地重新踏上離開故園的路,為了這塊溫熱的土地,為了生活在這土地上的可親可愛的人。

這一年中最好的日子們呵。 [1]

作者簡介

翟明輝(葉沉),中原布衣,蓬門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