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曾保堂,出生於1911年,江西信豐人。1928年參加革命。文中身份為紅一方面軍1軍團2師6團1營營長。建國後任山西省軍區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1989年逝世。

目錄

簡介

曾保堂,1911年出生,江西省信豐縣人。1928年參加信豐農民武裝暴動,後參加赤衛隊。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軍第十一師三十三團排長,紅一軍團第二師五團連長,紅一軍團第一師三團團長,紅一方面軍總指揮部特務團團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直屬獨立團營長,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一團營長、第二軍分區四團副團長,第四軍分區三十五團團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察冀軍區第一旅副旅長、第四縱隊十旅副旅長、第十二旅旅長,第十九兵團六十四軍一九二師師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山西省軍區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89年去世。 1928的參加贛西贛南起義。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團連、營、團長。1933年獲三級紅星獎章。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 長征和 直羅鎮戰役。1937年入延安抗大學習。後任八路軍一一五師營長,晉察冀軍區團、旅長,第十九兵團師長。參加了 平型關戰鬥和清風店、石家莊、平津等戰役。1952年畢業於 軍事學院。後任山西軍區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生平經歷

曾保堂,這位早在1928年2月就參加信豐縣農民武裝暴動,後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曾經厲過中央蘇區第一至第五反「圍剿」鬥爭和二萬五千里長征[2],在抗日戰爭中先後擔任過八路軍營長、團長的戰將,自解放戰爭開始,就在自己的老上級又是同鄉曾思玉司令員的領導下,率部轉戰華北戰場,與傅作義的「王牌軍」三十五軍進行過多次的較量

1948年7月22日,曾保堂率領第十二旅在攻打河北省香河縣城的戰鬥中,擔任主攻任務。他們英勇頑強攻入城內,全殲守敵近千人,被縱隊黨委授予「軍政全勝」錦旗一面。10月,縱隊司令員曾思玉率縱隊主力南下冀南保衛石家莊,曾保堂所率的第十二旅被留在冀北平妥線單獨活動,警戒敵軍。三天前,即12月4日,就是他們攻占了新保安,切斷了敵交通大動脈。現在又得知第三十五軍企圖奪回新保安逃回北平,他們怎能讓敵人的企圖得逞,何況這次阻擊戰關係到整個平津戰役的全局!曾保堂斬釘截鐵地向全旅下達命令:即使將全旅都拼關,也不能讓敵三十五軍越過新保安!

12月8日,曾保堂率領全旅發揚連續作戰的作風,與縱隊主力一起,繼續與企圖突圍的敵人激戰一整天,使敵人奪路東逃的痴心妄想成為泡影。此後,我軍根據毛澤東和中央軍委關於對新保安之敵暫時「圍而不殲」的部署,將敵三十五軍緊緊圍困在新保安城內,直至12月22日才一舉將其全殲。

曾保堂率領第十二旅阻擊敵軍有功,受到上級通令表揚。在榮譽面前曾保堂十分謙讓。他說:「此次抓住敵軍三十五軍,首功應歸冀熱察軍區部隊,他們完成阻擊東面援應的第一0四軍的任務更重要。」

視頻

曾保堂 相關視頻

紅一和紅四方面軍,哪個打仗更厲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