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春遊四十眼泉(徐寶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春遊四十眼泉》中國當代作家徐寶芳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春遊四十眼泉

五月的天氣,在西北勉強算是春天的尾聲吧。出門那天儘管淅淅瀝瀝地下着小雨,我還是按計劃,和友人去了四十眼泉。

一路上濛濛細雨,天陰沉沉的,大團的烏雲壓頂,讓人感覺透不過氣來。透過半開着的車窗,雨點飄灑進來,涼涼地沁着皮膚,興奮的心情並沒有因此而降溫,和友人暢談,時間不覺間飛快流逝。

行駛一個多小時,來到了位於疏附縣烏帕爾鄉4村的四十眼泉。天氣不知何時晴了,水洗過的天空呈現碧藍色,如紗的幾縷白雲漂浮在藍天中。 空氣中瀰漫着雨後泥土的腥味,混着青草和野花的芳香,沁人心脾,讓人情不自禁張開雙臂,深深呼吸。這可是天然的氧吧,免費的,多吸幾口,我笑侃。

四十眼泉是由南北兩岸的艾孜毛拉山和庫瑪塔格山形成的清泉。三面山坡環繞,下面的盆地是泉水沿山坡流下,形成的濕地和溪流。只有東面 敞開了一條大口子,行人從這裡進出。幾條小路蜿蜒其中。無論山坡、還是濕地,都鬱鬱蔥蔥,青翠欲滴。星星點點的黃色蒲公英、紫色馬蘭 花我猶憐地點綴在綠色毯子中。小路兩旁,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泉眼。小的只有一隻手那麼大,汪汪的一捧水,一眼望去,清澈地倒映出你的 眼睛,仿佛在和你比誰更明眸善睞。大的泉眼汩汩的泉水溢出來,形成一條條溪流,緩緩向四周流淌着。溪流又匯成了小小的湖泊,一人多高 的蘆葦密密麻麻地肆意生長,白色的魚鷹輕靈、自由地飛翔上空。溪水清澈,忍不住掬一捧洗臉,涼絲絲的,精神為之一振。喝一口品嘗,甜 甜的,沒有任何異味和雜質,這是沒有經過污染的純天然泉水,沒有開發有沒開發的好處,自然純粹的水質。

小路時不時地冒出一灘水,逼得我們不得不踮着腳,提着褲腿,從旁邊濕潤的泛着泥水的草地走。遇到水坑,就跳躍過去。這時候也不管什麼 形象了,來到大自然,就是放鬆身心的。

好容易順着斜坡上了最近的南坡,鞋底、褲邊都沾滿了泥。在高達五六層樓的山坡上,地勢較為平坦。臨風而立,任輕風襲來,清涼的風無所 遮擋地吹來,帶着些許寒意,發梢、衣袂隨風飛揚起來。最奇的是,山坡邊緣只有兩棵榆樹並排而站,兩棵樹隔着一米的距離,右邊的樹一根 枝椏伸出,擱在另一棵樹腰上,宛若情侶。不禁暇想這裡會不會有個美麗的傳說:一對出身地位懸殊的戀人深深地相愛了,遭到父母家人的反 對,甚至是棒打鴛鴦。為永遠生活在一起,他們來到這山谷中隱居,遠離凡塵俗世。每天兩人相依着欣賞雲捲雲舒、日出日落,日子久了兩人的身影長成了兩棵樹,一輩子相伴,永不分離。

站在坡頂,俯瞰下面的山谷。視野開闊,遊客走在縱橫交錯的小路上,紅紅綠綠的衣裳形成了一道移動的風景,不由得想起了卞之琳的詩,妄 自稍改動一下:「你站在坡下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坡上看你,清泉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遠處,青青的蘆葦叢中聳立着不 同的樹,沒有經過人工規劃的,自然而長的樹。白楊、胡楊、沙棗樹、榆樹、柳樹高低錯落,形狀各異。滿目層層疊疊的綠,粉綠、嫩綠、翠 綠、墨綠……我感覺詞窮了,腦子裡搜索關於綠色的形容詞。轉而一想,大自然的色彩和美又豈是語言能夠描述盡的?我釋然,眼前的綠顛覆 了路上常見的戈壁、沙灘、石山荒涼的灰黃色調,再次印證,只要有水,就會有綠洲,哪怕只是小小的一片草地,就能顯示勃勃生機,這大概 就是新疆獨特的風貌吧。

這一片青翠的濕地,與北面灰濛濛的石頭山,東邊瑰麗妖嬈的玫紅色山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四周的山脈猶如粗獷、強壯的男子,守望着、 環抱着的四十眼泉宛若嫵媚、柔美的女子。一眼眼泉水,仿佛女子水汪汪的眼眸,清澈透亮,直望到你的心裡,不時忽閃忽閃地眨,帶着西域 風情的魅惑,吸引的遊客沉醉不知歸處。山、泉水是如此的和諧、美好,讓人一時忘記了塵世的喧囂和煩惱。

如果說江南的小橋、流水、青山、奼紫嫣紅掩映的青瓦粉牆,在一片氤氳細雨中,形成了一幅朦朧、婉約、細緻的水粉畫,那麼四十眼泉就是 一幅粗獷的、色彩鮮明的油畫,色彩不多,景致不多,寥寥幾筆,卻勾勒出無窮雄恢的意象。我一直不明白新疆本土的音樂何以節奏如此鏗 鏘、鼓點如此激昂,熱情歡快的情感濃濃地洋溢而出,新疆人說話直率爽快,待客熱情,這樣的風土人情源自何處?現在隱隱明白了,一方山 水孕育一方人、一方的文化。

我很想數數是不是真的有四十個泉眼,到底也沒有數清。只記住了這汩汩泉眼如散布在山谷中的珍珠,熠熠發光。在以灰褐色為主調的南疆風貌里,猶如夜明珠一樣,稀有而珍貴。

四十眼泉不是很大,方圓不過百里。卻是休閒的好去處。在忙碌的日復一日的平常生活中,不妨偶爾停下腳步,放慢節奏,附庸古人的風雅, 春天踏青,夏天避暑,秋天品果,冬天賞雪,細細品味生活。如果還有機會,我一定會忙裡偷閒,來這裡呼吸清新的空氣,聽聽小溪哼唱歡快的小曲,感受桃花源似地靜謐、美好,浮躁的心會變得平靜充實。[1]

作者簡介

徐寶芳,2006年開始陸續在《喀什日報》發表散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