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時間的重量中國民間生存實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時間的重量中國民間生存實錄》簡介:系列紀錄片《時間的重量》,以時間為坐標,以變遷為焦點,《見證——影像志》重回記錄現場,40餘部經典紀錄片再記錄,30餘位資深紀錄片導演共同奉獻,10餘年華語紀錄片集成,見證20年中國社會變遷。

紀錄片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並對其進行藝術的加工與展現的,以展現真實為本質,並用真實引發人們思考的電影電視藝術形式。紀錄片的核心為真實。電影的誕生始於紀錄片的創作。1895年法國路易·盧米埃爾拍攝的《工廠的大門》、《火車進站》 [1]等實驗性的電影,都屬於紀錄片的性質。中國紀錄電影的拍攝始於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第一部是1905年的《定軍山》 [2]。最早的一些鏡頭,包括清朝末年的社會風貌,歷史人物李鴻章等,是由外國攝影師拍攝的。紀錄片又可以分為電影紀錄片和電視紀錄片。

分集劇情

《中國民間生存實錄》 背簍電影院

幾年前,在大巴山區的通江縣有一對夫妻用背簍背着簡單的放映設備常年翻山越嶺,給山區的農民放映電影,鄉親們親切的把它叫做「背簍電影院」,在電視基本普及的今天,這個電影院的命運又會是怎麼樣的呢?

《中國民間生存實錄》 戲班

1996年,52歲的魏敢相承包了村里瀕臨解散的木偶戲班,與此同時,木偶戲班的老領班卻辦起了西樂隊,相比西樂隊的紅火,木偶戲班就顯得很窘迫,七年前,人們就對魏敢相和他的木偶戲班感到擔憂,而如今鏡頭裡的人和事情卻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他們的生活到底發生了什麼?魏敢相的木偶戲還能夠生存下來嗎?

《中國民間生存實錄》 家住沙漠中

這是發生在新疆的一個故事,艾買提一家住在環樹而建的黃泥土屋,春夏秋冬除了季節的變化,在這裡時間仿佛是靜止的,只有乾枯和正在生長的胡楊林見證着這塊土地上的變化。在這樣荒涼的地方,他們是靠什麼支撐自己在這裡像胡楊林一樣紮根下來了呢?

《中國民間生存實錄》 怒族一家人

1992年,遼寧電視台導演高國棟和他的攝製組走進了雲南西北部的雲南大峽谷,在高黎貢山的魯門寨和怒族一家人生活了一段時間。十年後的2002年,攝製組再次來到這裡,映入他們眼帘的首先是飛架與大山之間的電線,光明來到了這個偏僻的山村。波益泗一家翻蓋了新房,老父親已經去世,大女兒已經出嫁,在這個半封閉的環境裡,現代化的腳步雖然緩慢,但是是那樣的堅定不移。

視頻

時間的重量中國民間生存實錄 相關視頻

1895年,世界第一部電影「工廠大門」
《定軍山》是中國自己拍攝的第一部影片,由譚鑫培主演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