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旋覆花的功效與作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旋覆花的功效與作用旋覆花別稱金佛花、金佛草、六月菊等,為菊科旋覆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山坡路旁、濕潤草地、河岸和田埂上,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華中及廣西等地,乾燥頭狀花序入藥具有降氣消痰、行水止嘔的功效,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旋覆花的功效與作用吧!

旋覆花的藥用功效

【性味】味苦、辛、咸,性微溫。

【歸經】肺、脾、胃、大腸經。

【功效】降氣、消痰、行水、止嘔,主治風寒咳嗽、痰飲蓄結、胸膈痞悶、喘咳痰多、嘔吐噫氣、心下痞硬。[1]

旋覆花的禁忌注意

1、陰虛勞嗽,津傷燥咳者忌用,又因該品有絨毛,易刺激咽喉作癢而致嗆咳嘔吐,故須布包入煎。

2、不良反應:曾有報道2例旋復花引起的接觸性過敏性皮炎,1例服後致暴瀉。

旋覆花的配伍應用

1、配代赭石:主治痰濁內阻,氣機升降失常,症見心下硬,噯氣頻頻,呃逆不止,噁心嘔吐等。代赭石平肝瀉熱,鎮逆降氣,涼血止血,旋覆花消痰平喘,降氣止嘔,宣肺利水。二藥伍用,宣降合法,共奏鎮逆降壓、鎮靜止痛、下氣平喘、化痰消痞之功。

2、配半夏曲:主治咳嗽氣逆、痰濕壅滯、咳吐稀痰而吐之不易等。半夏曲燥濕化痰,健脾和胃,旋覆花消痰行氣,降逆止嘔,宣肺平喘,半夏曲以燥為主,旋覆花以宣為要,二藥相配,一燥一宣,相互促進,共奏祛稀痰、止咳嗽之功。

旋覆花的藥用選方

1、治傷寒中脘有痰,令人壯熱,項筋緊急,時發寒熱,皆類傷風,但不頭痛為異:前胡三兩,荊芥四兩,半夏一兩(洗,薑汁浸),赤芍藥二兩,細辛一兩,甘草一兩(炙),旋復花三兩。上搗羅為未,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五片,棗子一枚,同煎至六分,去滓,熱服,未知再服。

2、治積年上氣:旋復花(去梗,焙)一兩,皂艾(炙,去皮。子)一兩一分,大黃(挫、炒)一兩半。上三味,搗羅為末,煉蜜九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九,溫湯下,日三服。

3、治肝着,亦治婦人半產漏下:旋復花三兩,蔥十四莖,新絳少許。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4、治痰飲在胸膈嘔不止,心下痞者:旋復花、半夏茯苓、青皮。水煎服。

5、治風痰嘔逆,飲食不下,頭目昏悶:旋復花、枇杷葉川芎、細辛、各一錢,前胡一錢五分。姜、棗水煎服。

6、治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噫氣不除者:旋復花三兩,人參二兩,生薑五兩,代赭石一兩,甘草三兩(炙),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視頻

參考文獻

  1. 農人健康 > 藥材功效. 旋覆花的功效與作用. 2016-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