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方格星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方格星蟲(學名:Sipunculus nudus Linne),別名光裸星蟲、沙蟲等,屬星蟲科方格星蟲屬沙蟲,其名不美貌不雅,但其營養、味道及醫藥與食療價值都不亞於其他名貴海產珍品,因而素有「海灘香腸」的美譽。方格星蟲的分布區域主要在中國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台灣沿海的泥灘上。因為對生長環境的質量十分敏感,一旦污染則不能成活,因而有「環境標誌生物」之稱[1]。閩南地區居民將沙蟲熬成濃稠湯汁,冷卻後成凍狀,稱「土筍凍」。

它的形狀很像一根腸子,所以又稱海腸子、沙腸蟲,呈長筒形,體長約10-20厘米,且渾身光裸無毛,體壁縱肌成束,每環肌交錯排列,形成方塊格子狀花紋。

生存環境

沙蟲多在沙內橫臥,穴口向下微陷,受驚即迅速縮入深處不易被採到。

沙蟲生存環境在惡化,1985年中國海岸調查結果表明,廣西是光裸方格星蟲(俗稱沙蟲)的主要產地,北海又是廣西的主要產地,廣泛分布於沿海沙質灘涂的中、低潮區及潮下帶,可捕資源面積為15.3萬畝以上,原存資源量為4027噸左右。

專家指出,由於不合理的亂捕濫采,加上屢禁不止的電魚炸魚現象,還有令人擔憂的環境污染,致使生物量銳減,種群結構畸變,可捕資源量大幅下降,生態平衡亦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同時,由於每天都有大批的人員在海灘上亂挖亂掘,致使與沙蟲一起生長的其它物種也遭到嚴重破壞,如果讓這種現象繼續下去,後果將不堪設想。

海灘上的挖蟲人也感嘆:沙蟲越來越難挖了!過去每天挖一兩個小時,就可挖到五六公斤的沙蟲,如今,挖上三四個鐘頭,只得0.5公斤,有時更少。沙蟲也特別小,收購商都不肯要。

廣西海洋研究所從事沙蟲生物學研究的蘭國寶教授直言不諱:完全不准農民到沙灘上挖沙蟲顯然是不現實的。但如果政府有關部門出面,在沿海的沙灘上劃出一塊相當面積的灘涂,作為沙蟲的繁殖產卵地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此外,政府應投入資金對沙蟲的人工繁殖種苗進行研究試驗(其實這項研究工作早在1990年就開始,並取得了初步成功,後因資金問題,項目被迫停止),採用人工育苗放流生長的措施,進行資源增殖[2]

主要分布

中國國內主要分布圖:煙臺匯泉灣平潭廈門大嶝島小嶝島、北海、沙頭角湛江、海口、白馬井、清瀾港潿州島、台灣。其中以廣西北部灣北海市的沙蟲為上品。

國外沙蟲主要分布圖:世界暖水中,分布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沿岸。

視頻

方格星蟲 相關視頻

挖掘光裸方格星蟲
【廣西】 科學培育方格星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