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方鳳富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方鳳富

出生日期;1937年9月

成就;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聯合國美術家協會藝術顧問

代表作品;《西域天賦》、《醉金秋》

、《期待》等

方鳳富重慶忠縣人,1937年9月生。現為重慶西南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聯合國美術家協會藝術顧問,中國文物學會書畫雕塑委員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旅遊聯誼中心理事,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理事,北京盤古藝術書畫院名譽院長。[1]

人物簡介

擅長中國花鳥畫,受業於著名畫家蘇葆楨李際科郭克等教授,對任伯年張書旗 等大師作品也有較深的研究,同時廣泛吸取大家之所長,自成一家。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力創新意,嚴謹樸實,清新典雅,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和濃郁的生活氣息;特別是所畫的白葡萄和白藤花,將寫意、勾勒、染色相結合,力創新意,實有心得。

主要成就

壬辰初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重點推出的《中國近現當代畫家》大型精品畫集,日前在北京出版。

這本畫集,是對近現當代中國畫的一種比較和研究。從中遴選三個時期,跨度從清末至今的十四位為中國畫的探索與發展,做出傑出貢獻的藝術家呈獻的200多幅精品畫作的集中展示。

畫集中包括: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張大千傅抱石葉淺予。亦囊括當今仍活躍在藝術教育和中國畫壇上的丹青高手:孫其峰黃永玉劉文西楊之光劉大為孔仲起等大家。其中,西南地區唯一入選的國畫家就是忠州人方鳳富(西南大學美術學院退休教授,中國美協會員)。

編者在畫集中選發方鳳富代表性畫作19幅。其中尤以《西域天賦》、《醉金秋》、《期待》等寫意葡萄畫最具亮點,惹人眼球。方氏能入編此列,實非易事。說明他在繪畫語言和筆墨關係上,取得了相對的獨立性和越來越豐富的審美內涵。在手法表現上,兼工帶寫,筆奏溢彩。一果一籃、一藤一葉、一枝一景、一筆一墨、如同音符。在畫面上形成自身節奏韻律,筆墨與對象形體的關聯性更為鬆散、更為概略、筆線與筆觸進一步放大;從小筆小墨、到大筆大墨、趨向大氣象。表現方法從小寫意發展到大寫意,在作品中通過筆墨章法直接抒發自己性格情懷的主觀成分越來越多,個性化的探索得以彰顯。

品讀方鳳富,解讀70多年的人生追求及作品。可用:「人生教育藝術勤奮愛心奉獻」12個字, 6個關鍵詞概括。方氏最可貴之處在於:勤學多思、志存高遠;不斷求新、求變、亦於晚年開闢了實驗方式,轉變創作思維,潛心於大寫意花鳥畫的創作與研究。並提出「七十起步破繭重生」的藝術主張。新的思維、新的理念;從頭越、往前走、天地寬。「衰年變法」,對方鳳富來說有里程碑意義,且具學術性。他的進取品格與抱負情懷難能可貴,並引起學術界關注。《美術觀察》載文刊發藝術批評家、西南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邱正倫教授的評論 《七十起步 晚來風急》縱論方鳳富這一觀點及其艱辛的探索之路。92歲高齡的孫其峰教授筆下的《西南畫派又一高峰》,藝術批評家邵大箴的評論《生靈脈動葡萄家園》,朗紹君教授的文論《碩果枝頭俏 墨遣萬里香》及陳丹青等學者的系列文章都對其畫作了述評。已故畫壇泰斗吳冠中先生也曾評價其成就「印證畫家治藝居人遊藝,爽德師門、內美靜中參、寫心畫文、圖新變道,民族性發揚,並以民族生生不息之心,畫民族生生不息之文。」

方鳳富在自己的實驗田裡,默默耕耘。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痕跡, 其大寫意花鳥畫己邁出了堅實的步伐。他是民族繪畫的繼承者和傳播人,擅長寫意花鳥畫,師法蘇葆楨。取法乎上、追溯先賢、並對任伯年張書旂的作品也有涉獵和研究。在此行程中,不是墨守成規,固守一家,而是廣益多師。

綜觀方氏早中期作品,坦率地說:摹仿痕跡較重。缺少個性化的繪畫元素、且過於秀美、過於甜潤。之後,有所感悟,並認真讀書,逐一深究、、融會貫通。其晚年所作葡萄、紫藤、荷花、雀鳥;藤蔓誇張,顆粒垂丹,花呈異彩,鳥為春鳴;頗具率真、飄意、靈動之風貌。

浩瀚藝術,探索無限。有德者高,善學者遠。

抽絲剝繭,尋綜覓跡。在中國葡萄繪畫的長河中,明代畫家徐渭、清末畫家吳昌碩、近現代畫家齊白石張書旂王雪濤蘇葆楨、方鳳富諸位先生都是不可迴避的人物。方鳳富從藝半個多世紀,畫得最多、用功最勤、影響最大的就數葡萄了。他愛葡萄、種葡萄、吃葡萄、畫葡萄,經年累月,樂此不疲,多有心得與感悟。多年來,他在縉雲山麓東風閣,潛心繪事,不求聞達(范迪安語),痴迷於經典翎毛花卉的臨摹,潛心寫生、創作、教學與研究。其筆下,畫了上萬張寫生稿和葡萄畫。如水墨葡萄、彩色葡萄、藤子葡萄、架子葡萄、盆栽葡萄、盤子葡萄、巴蜀葡萄、新疆葡萄、乃自羅馬尼亞白葡萄和法國葡萄。工者細緻入微,放者狂筆揮掃。總之,以大幅畫面憾人心魄,且形式多樣,畫留余香。

方鳳富先生退休後,專心研修繪畫同時心繫地處山區的家鄉,多次將自己的稿費數十萬元及畫作、圖書、畫冊、捐贈給60多年前就讀母校----忠縣官壩鎮鯉魚村小和官壩鎮中心小學修建校舍,設立獎學金及充實學校圖書資料。

麗日抒懷晚來香。70歲,是方鳳富藝術的又一轉則點。「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他勤耕不輟,日間揮灑夜間思,早起晚睡、一天工作8小時、手不停筆、心不離畫、始終保持堅軔不撥的進取精神。其教學舞台、事業舞台、藝術舞台與日俱增。用方鳳富自己的話說:「我的創作高潮期和成熟期是在退休後這10多年間」。從美術教育崗位退下來後,他倍加勤奮、不懈求索、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並長期深入生活,背起沉重的行李和畫具、步行於動物園、植物園、公園、果園、採風寫生。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及10多個歐亞國家港澳台地區。

在他的腳下沾滿了泥土,在他的額頭浸潤着晶瑩的汗珠。其筆下葡萄亦如歌,秋實垂丹,婀娜多姿,給人以寧靜與悠揚。正是:果香飄萬里,人物倍風流。

成就及榮譽

方鳳富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重大展覽和大賽,多次獲獎。近30多年來作品先後赴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加拿大、美國、法國、澳大利亞、日本、泰國、菲律賓、新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香港、台灣、澳門等國家和地區以及天津、北京、南京、深圳、廣州、成都、重慶展出。作品《秋色爛熳》、《蒼藤蔓架滿綴明珠》、《春暖》、《碩果清香》等30多件畫幅作品分別為日本中央勞動者福利協議會、北京人民大會堂、天安門城樓、中南海、毛主席紀念堂、國務院紫光閣、北京四川飯店、鈎魚台國賓館、人民大會堂賓館、國務院管理局北戴河總理接待廳和部長會議室、湖北武漢市東湖賓館、中央電視台、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總政、總後、武警總部和多家紀念館、博物館等收藏。同時,多幅作品被作為外交禮品贈送美國前蘇聯莫斯科大學,意大利波倫亞大學、德國日本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一些政界要人及社會賢達人士收藏。北京榮寶齋常年展示作品。

方鳳富出版有《方鳳富畫集》大小三個版本,《怎樣畫紫藤》、《寫意花鳥畫技法》、《白鶴朝陽》、《方鳳富葡萄畫集》等畫冊。曾多次擔任全國美術展、書法展評委,個人小傳和學術成果先後被《世界名人錄》、《國際當代書畫名家教授辭典》《世界美術集》(華人卷)、《中南海紫光閣藏畫集》、《毛主席誕辰100周年紀念畫集》、天安門城樓畫集等40餘部《名典》載入。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有《方鳳富葡萄畫集》,西南師大出版社推出有《寫意花鳥畫技法》,貴州教育出版社為他出版了《怎樣畫紫藤》技法叢書。人民出版社、中國美術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榮寶齋出版社等國家重點出版社先後為他出版的畫集、畫冊、作品集、技法書達60餘本(部),(其中有三人、五人及多人合集)。

2008年8月27—9月6日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展覽。2010年8月,國畫作品在上海世博會獲金獎。

2011年8月參加在法國巴黎舉辦的「第十一屆中國文化藝術交流展」,被授予「當代傑出藝術家」稱號,同時榮獲金獎,又獲得「中國文化藝術交流突出貢獻獎」。

目錄

相關視頻

CCTV-老故事 魅力人物 方鳳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