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中國國宴:周恩來用鹹菜招待外國貴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新中國國宴:周恩來用鹹菜招待外國貴賓,新中國故事。[1]

故事內容 

原圖鏈接新中國國宴


人民大會堂的總建築面積17.18萬平方米,相當於二十四個足球場大小,是十大建築的重中之重。為了完成這一宏偉的建築,施工組調集了全國各地七千多名能工巧匠,所有的建築材料和施工設備來自於二十三個省、市、自治區。1959年9月24日,歷時僅十個多月,人民大會堂正式竣工並交付使用,堪稱中國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蹟。


六天後,就在這裡,毛澤東、劉少奇、宋慶齡、董必武、朱德、周恩來,同應邀前來參加國慶十周年慶典的國內外貴賓五千餘人,步入了燈火通明的宴會廳,舉辦了一次史無前例的盛大國宴。


從此以後,一年一度的國慶招待會由北京飯店移師到人民大會堂宴會廳舉行。


一場國宴,賓主盡歡。


無論是1949年的「新中國第一宴」,還是1959年的五千人國慶招待會,都無疑是一場足以震撼人心的盛宴。


此後,上千人甚至上萬人的國宴開始頻頻出現,於是在人們的普遍印象里,國宴似乎成了大規模、高規格的象徵。但是國宴所形成的中華特色、普通食材中精工細作的傳統,典雅而又樸素的基調,卻一直延續至今。


1957年:毛澤東盛情款待伏羅希洛夫


無論前蘇聯還是之後的俄羅斯,中蘇(俄)關係一直是中國外交領域的重點之一。因此,新中國成立至今,最富戲劇性的國宴也大多發生在中蘇之間。前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伏羅希洛夫的來訪即是經典一例。


1957年4月17日,中南海懷仁堂,毛澤東在此等候他的貴賓伏羅希洛夫。當晚,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林彪、鄧小平、彭真等中共最高領導人全部出席了宴會。


當時的情勢應是最重要的原因:蘇共二十大召開後,赫魯曉夫對斯大林的批判引發全球社會主義陣營激烈震盪,中蘇有必要以高調的友誼來穩固陣腳。


據記載,當晚,各部委各黨派各團體及各國駐華使節和經濟代表團團長等270多人前來赴宴。「18時30分左右,伏羅希洛夫主席及其隨行人員在朱德副主席的陪伴下,從勤政殿漫步走到懷仁堂,毛主席、劉少奇委員長、周總理在門前迎接。」


外交部解密檔案提供了當晚的菜單:冷盤,清湯白燕、紅燒魚翅、冬菇圍扁豆、炸雞腿、松鼠鱖魚、蓮茸香酥鴨、冬瓜帽,另有點心、時令水果。當晚的標準是「六(熱)菜一湯」,不只突破周恩來定下的「四菜一湯」標準,而且以魚翅待客,在60年間都是較高規格。


當晚,毛澤東在宴會發言中熱情讚揚了伏羅希洛夫。之後毛和伏羅希洛夫乾杯時,伏面含微笑說:「你這樣誇獎我,將來不是要成個人崇拜嗎?」


「個人崇拜是什麼?不能沒有,也不可多有。」毛回答。


「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見。譬如,我就尊敬毛澤東,我沒有什麼理由說毛澤東不好嘛。」伏動情地說。「有時不能不崇拜,如對馬克思、列寧等,就不能不崇拜。」毛回答。


「對呀,不能不崇拜。」伏堅定地揮動了一下手臂,重複了這句話。兩位領導人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


伏羅希洛夫在華3周時間裡,還到訪了上海、廣州。除早飯外,每頓飯都有中國副總理以上領導陪同用餐。赫魯曉夫到華3次,都沒有受到過這樣高規格的禮遇。在中蘇關係惡化期間,他多次抱怨:「(訪問中國時)從來就沒有誰來陪我吃飯。」甚至認為,中國對伏羅希洛夫的高規格接待,是故意要貶低他。


1965年:大寨醃鹹菜宴請阿部長


上世紀60年代,中國國宴上重要的外交內容,常常是外援以及與之同步建立的第三世界「兄弟國」友情。


1960年11月,切·格瓦拉率古巴革命政府經濟代表團來華訪問。11月18日19時,周恩來和陳毅李富春李先念三位副總理在人民大會堂上海西廳,專設國宴30桌,宴請格瓦拉一行。


當時的格瓦拉只是古巴國家銀行行長,級別遠遠不夠為外國元首來訪而設的國宴。對他的破格款待,是中共對古巴這個在美國後院點燃革命星火的社會主義國家的聲援和鼓勵。


不過,隨着國內經濟陷入嚴重困難,之前接待前蘇聯領導人的高規格國宴再也沒有出現過。


1965年5月21日,阿爾巴尼亞部長會議副主席(當於副總理)科列加、工礦部長蒂奧多西一行來華訪問。周恩來特別選定了一條參觀路線,帶他們去大寨。


為了招待好「歐洲反修前線」的貴賓,當地省市領導專門組織廚師、服務員,提前帶上原料、飲料、餐具、酒具來到大寨準備。不料,周恩來交代:給客人吃「大寨飯」。於是,周總理一面以大寨高粱白、土豆絲、醃鹹菜待客,一面向科列加等人介紹中國人民的艱苦奮鬥、自力更生歷程,並勸勉阿走「自力更生為主,依靠外援為輔」的道路。


此後,一直到70年代,周恩來常以這樣的方式招待來華的阿爾巴尼亞及其他國家領導人。


有一次,來訪的阿代表團又向中國提出不切實際的援助要求,第二天周總理即指示帶阿代表到大寨訪問,並命令只以小米粥、玉米及幾個簡單素菜、一個葷菜待客。之後,周對阿代表說:「你看中國目前的情況還是比較艱苦,我們多送給你阿爾巴尼亞一噸米,我們就要勒緊自己的褲帶。」阿方只好降低要價。


這一時期,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國宴不斷精簡。


1972年:茅台紅遍全世界


1972年2月21日上午11時30分,美國總統尼克松的專機在首都機場準點着陸。


中美關係解凍及至建交,是整個中國外交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周恩來向當時的外交人員下達指令:不卑不亢,不冷不熱,以禮相待。


2月21日19時,周恩來在人民大會堂舉辦國宴,標準是「四菜一湯」:芙蓉竹蓀湯、三絲魚翅、兩吃大蝦、草菇蓋菜、椰子蒸雞。


早在1971年底尼克松訪華前,周恩來打聽到美國人喜食海味,吩咐準備1000公斤新鮮鮑魚。為了拿出中國品質最好的黃海野生鮑魚,國務院將采捕鮑魚的命令層層下達至遼寧省大連市長海縣漳子島人民公社的潛水隊。


從不在這一季節捕鮑的潛水隊員,冒着零下20攝氏度的嚴寒和被鯊魚襲擊的危險,經歷上百次深海捕撈,終於趕在1972年1月底前完成了這一政治任務。鮑魚如期出現在尼克松一行在京期間的宴會上。


2月28日,尼克松結束訪華、準備返美當天,周恩來為他舉行了熱情的歡送宴會。喝高了的尼克松激動不已,在發言最後,即興發揮出一句嚇壞基辛格的話:「美國人民要和中國人民一起,將世界牢牢地掌握在手中。」基辛格只能慶幸當天隨行的美國記者們也被茅台酒灌醉了,竟然沒有對這句話挑眉挑眼。倒是茅台,這次一炮而紅,紅遍世界。翌日,《中美聯合公報》發表,中美關係由此取得突破。


視頻 

國家記憶 人民大會堂的第一次國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