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文藝理論與批評

文藝理論與批評(期刊)原圖鏈接來自 中國知網 的圖片

文藝理論與批評》創刊於1986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主管、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的文藝理論類刊物。

據2020年第01期期刊內頁顯示,《文藝理論與批評》編輯部有特約編輯2人、責任編輯3人、技術編輯1人。

據2020年4月3日中國知網顯示,《文藝理論與批評》共出版文獻6156篇、總下載1053713次、總被引15055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466、(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296 。

據2020年4月3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文藝理論與批評》共載文2725篇、基金論文量354篇、被引量為8374次、下載量為33918次,2017年影響因子[1]為0.28。

目錄

辦刊歷史

1986年,《文藝理論與批評》創刊,刊期為雙月刊。

1996年,該刊在北京召開創刊十周年座談會。

2006年9月21日,該刊在中國藝術研究院多功能廳舉行創刊二十周年座談會。

2014年12月,該刊入選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主要欄目

《文藝理論與批評》設有作家作品研究、當代文藝評論、中外文藝交流、理論探索、商討與爭鳴、目的論壇等欄目。

讀者對象

《文藝理論與批評》的讀者對象是專業文藝理論工作者、大專院校師生、作家、藝術家、文藝評論家以及文藝理論愛好者。

人員編制

據2020年第01期期刊內頁顯示,《文藝理論與批評》編輯部有特約編輯2人、責任編輯3人、技術編輯1人。

據2020年4月3日中國知網顯示,《文藝理論與批評》共出版文獻6156篇。

據2020年4月3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文藝理論與批評》共載文2725篇、基金論文量354篇。

收錄情況

該刊是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報告(2014年)文學類核心期刊、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19-2020)來源期刊(含擴展版)、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被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數據庫、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維普中文期刊網收錄。

影響因子

據2020年4月3日中國知網顯示,《文藝理論與批評》總下載1053713次、總被引15055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466、(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296。

據2020年4月3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文藝理論與批評》被引量為8374次、下載量為33918次;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該刊影響因子為0.28,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670種)中排第5100名。

榮譽表彰

該刊曾被評為「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

該刊倡導以左翼的、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框架來觀察、分析和評論當代中國以及世界的文藝現象和思潮,為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建設作積極貢獻。

投稿指南

一、投稿要提供100—200字的摘要、3—5個關鍵詞,用分號隔開。文章字數以2500—4500字為宜。

二、投稿要提供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別、工作單位、郵政編碼、職稱職務、學歷、主要研究方向等(研究生須註明博士研究生或碩士研究生)[2]

三、文章注釋序號(上標)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字表示,附於文末。

四、非正式出版物(如博士或碩士學位論文)、未正式發表的講話等不能作為參考文獻引用。

五、參考文獻的格式:1、參考專著:[序號]作者.書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2、參考報紙、期刊:[序號]作者.文題.報刊名,出版年,卷(期、版次),起止頁碼(具體情況可以參照中國國家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

六、資助項目需註明資助者、項目編號。

七、投稿體例要求:以「一」「1」「(1)」作為文章層次,(1)之下以小標題方式提煉主要觀點。

八、投稿圖表要求:表格:將表名置於表上方居中;圖:將圖名置於圖下方居中。表、圖內文字統一用楷體。

九、為便於稿件的修改及聯絡,作者需提供聯繫方式:通信地址、郵編、電話、手機、電子信箱等。

十、投稿一律通過電子郵件(WORD文檔附件)發送,嚴禁抄襲,文責自負,投稿必復。

視頻

文藝理論與批評 相關視頻

《文藝理論》導學課
2020中國藝術研究院文藝學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考研參考書解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