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故鄉的土地(許衛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故鄉的土地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故鄉的土地》中國當代作家許衛國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故鄉的土地

故鄉的土地,廣袤而富饒,承載着活潑歡笑的湖泊,靈動勤奮的河流,以及所有的長壽的,短壽的植物和動物,以及這裡的人們創造的一切文化。

在這片曾經深重災難的土地上,經過歷代勞動人民不息的不懈地創作描繪修改,如今基本達到「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為橋」的詩畫境界。說她返老還童不是誇張,說她充滿活力,正是恰如其分,說她前程遠大,也無人懷疑。勞動人民曾經把「耕地不用牛,點燈不用油」當做神話,在進入機械化、自動化時代的今天,這片土地上很多勞動不僅不要牛了,連很多人都快不要了。這片土地隨着人們的心意生長莊稼,流水隨着人們的指向到該去的地方,旱澇保收已經不是難事,高質量,高標準,大豐收的現代化農業藍圖也在這片土地上完成了初稿。

大自然給這片土地披上的外衣是無數的野生植物,和後來人們借題發揮的新的品種。在水中具有代表性的蘆葦、蓮花、蒲草、菰、篙苗等為挺水群落;野菱、芡實、、荇、水鱉等浮葉水生群落;紫萍、滿江紅、槐葉萍為優勢種的漂浮水生群落;狐尾藻、黑藻、金魚藻、竹葉眼子菜等為優勢的沉水植物群落,它們如塊塊錦緞分布於洪澤湖西岸的沼澤、盪地、灘涂和邊緣,織成了氣象萬千,四季變換的迷人色彩和景象。諸如念珠藻、水綿、地錢、地皮菜、葫蘆蘚、毛蕨、井欄邊草、海金沙、魚腥草、水花生、三棱、水竹葉、水蔥、菖蒲、水蜈蚣、荸薺、白茅、香附子、蒲棒、茜草、水浮蓮、鴨舌草等等,有上百種,它們有的有食用價值,有的有醫藥價值,有的已經很珍稀了。至於浮游植物和浮游生物更是不計其數,大地可以全盤收藏,我們可以忽略不計,還有長年隱居水下如:蝦、蚌、蛭、蚓、螺、蟹等的異類,基本屬於自治,人們不必多管閒事,做好保護生態即可。

陸地上的野生植物,能充飢的救過無數窮人饑民,難以下咽的也能成藥一樣救命。這些植物名稱多是乳名、別名和綽號,和學名或外地稱呼有的相同,有的各異。比如花,名字也形象,但具體什麼樣,也令很多人茫然:什麼胭脂花,山芝麻,大頭花,虎皮菊,蝴蝶花,鬼臉花,老鼠花,拐磨花,一丈紅,小桃紅,羊鬍子花,鈴鐺花,掃帚菜,金錢草,忍冬花,喇叭花,雞冠花,大蜀黍花,枸杞子,月月紅,馬齦菜,黑風花,黃鳳花,紫鳳花,水水紅,野麻花,虞美人……;野菜中薺菜至今地位不低,雖有人工種植,有人還是去挖野薺菜,果然味道大不一樣。另外還有婆婆香,雞冠菜,驢打滾,豬耳菜,旱酸溜,野臘菜,綠蒿芽,草鞋底,小鬼蒜,爛腳丫,灰灰菜,婆婆丁,羊蹄菜,剪子股,豆瓣菜,蛇端端,燈籠棵,父母秧,鴨子嘴,貓貓眼,狗奶針,七個牙,掐不齊,小鬼針,大雁爪子,老鴰筋,野貓耳,鲶魚頭……這些野菜中不少都借人們熟悉的動物器官來取名,既象形,又直觀好記,也帶點葷腥解饞吧;亦草亦菜亦花亦藥的還有決明子,何首烏,黑不醜,節節草,癩咕棵,紫七菜,蠍子草,玉大黍,穭苘,大麻籽,香喇叭,小米蒿,穭豆子,艾葉,牛舌棵,戧拉子,通骨草,螞蟥豆,大馬泡,毛草胡……;很多草已經被人為驅趕到很遠的地方,而有的草儘管屢遭打擊,斬草除根,用草坪覆蓋,它們依然堅持抗爭,很快吞沒草坪。地方勢力向來不可小覷,比如那些什麼抓衣草,巴根草,穇草,鬼頭針,蓑衣草,茅草,鼠耳草,小鐵匠,毛骨骨,茅草……

至於樹木,前言裡已經說過,這裡再說顯得我樹老根多,人老話多。總之,這些花草樹木,若說功能,它們在關鍵時刻可充飢;比如很多野菜和榆樹葉子,危急時刻能救命,比如很多草藥;不驕不躁時刻可以做柴火,可以餵豬羊,有的還可以觀賞,自然美樸素美已成珍稀;有的除了自身美麗,還有神話色彩,比如馬齦菜拔起來放在烈日下數日不死,問為什麼?神話告訴你,據說太陽當年被后羿追殺時,躲在馬齦菜下逃過一劫,為了報答,任何草木斷根都可以曬死,唯有馬齦菜不會。故鄉的花草樹木,它們的名字既有詩情畫意,也有三教九流,既像水滸好漢,也像紅樓人物;既像三國將士,也有西遊的神魔,形形色色,成百上千在這裡爭取地位,竭力繁衍,點綴空地,有時也不自覺地侵入農田,不受待見。

而農田裡的植物,原來和它們都是遠親近鄰、家族血統,在被人們改良馴化以後,服務人類,就得到保護和尊重。諸如傳統的白小麥,紅小麥,孔麥,大麥,稻子,蕎麥,大蜀黍(早收的叫六熟子)小蜀黍,黃豆,青豆,豌豆,綠豆,蠶豆,豇豆,扁豆,赤豆,爬豆,山芋,胡蘿蔔,能榨油的是花生芝麻,棉花,蓖麻,葵花(轉蓮),這些土著很多不求進步,生育能力減退,產量不高,逐漸被引進品種取代,僅五十年來,小麥、水稻就有幾十個品種更迭,不作主糧(大集體時五斤算一斤糧食)的山芋也增加了紫山芋,黃山芋,洋山芋,糖心山芋等,這些品種有的是國內,有的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傳統蔬菜白菜,辣椒,茄子,蘿蔔是故鄉的飯桌上四大家族,絲瓜,葫蘆,冬瓜,南瓜,豆角緊隨其後;各種甜瓜不需油鹽煙火,可直接入口,有的瓜名字很詩意很誘人,比如天鵝蛋,顏色和形狀像天鵝蛋;羊角蜜,形狀像羊角,甜的像蜜,一種面瓜叫老媽哼,青皮泛黃帶不規則白條紋,渾圓個大肉厚,吃起來像煮熟的薯類食物,又甜又面又水。旅人買一個既當飯又當飲料,至於為什麼叫「老媽哼」,大家去理解吧。在瓜果蔬菜中,蔥蒜生薑芫荽等都是飲食的配角,飢餓年代它們可有可無,小康社會它們不可或缺。

飛在天上,最終還要落在這片土地的鳥有上百種,有土著,有外賓,有連濕地都一天也不曾離開的,也有漂洋過海趕來的暫住又各奔前程的。布穀鳥、白頭翁、斑鳩、雲雀、啄木鳥、大杜鵑、四聲杜鵑、烏鴉、喜鵲、黃腰柳鶯、春葦鳥、大山雀、麻雀、翠鳥、雉、燕子、野雞、野鴨、鴿子、竹雞鷺、獵頭鷹、鸕鶿。鵪鶉牛背鷺、池鷺、蒼鷺、白鷺、雞鷯等等這些都是土著;丹頂鶴、白鸛、黑鸛、、灰鶴、大鴇、大鴇、白鸛、黑鸛、天鵝、震旦鴉雀等海外來客,一看那樣子就有點洋人的形容,叫聲也有外語的發音。在故鄉的天空和大地上,共有190多種珍稀鳥類到此繁衍生息,它們也得益於洪澤湖濕地的自然生態和人類環境保護的良苦用心。

這裡有鳥類194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鳥類4種、國家Ⅱ級保護鳥類26種,每年冬季在此越冬的候鳥多達200萬隻。此外,這裡還有浮游水生植物165種、水生高這裡有鳥類194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鳥類4種、國家Ⅱ級保護鳥類26種,每年冬季在此越冬的候鳥多達200萬隻。一些候鳥途中受傷生病,到了洪澤湖濕地就得到很好的養護治療,大多數得以康復,它們很多留戀濕地,感謝救命之恩,就不願再做候鳥,一生一世陪着故鄉泗洪的這片水陸兼備的大地。

故鄉常見的魚有䱗子 、鯿魚、草魚、翹嘴紅、白魚、鯉魚、鯽魚、鲶魚、鱖魚、銀魚、黃鱔、刀鰍、泥鰍、昂刺魚、青魚、鰻魚、烏魚、毛刀魚、梅 鱭,還有魴,還有魷,還有鱅等等,有的名字很具地方特色,而且都是小魚,比如黃瓜魚,肉頭羅漢魚,趴地虎,死光皮子、賣大麥等,這些魚長不大,很可能幾十年如一日,一寸長不算小,五寸長那絕對是其中姚明。還有那螺絲、蝸牛、河蚌、牡蠣、針烏賊和蜆子等等。蚯蚓、水蛭雖不能普遍食用,可它們也是上等藥材,身價看漲。當然,龍蝦、螃蟹、老鱉它們擔任主角時間最長,螃蟹一度成為泗洪的名片,那些養螃蟹發了大財的人,不少走路姿勢都受到了螃蟹的影響。肉,鮮中帶甜;黃,肥而不膩的泗洪螃蟹,確實也給他們不少自信。近年,國外國內珍稀魚類在這裡研發養殖,享受優厚生活待遇,只是不能在湖河溝塘自由暢遊。

故鄉的土地上,也有豐富的沒生命卻充滿活力的寶物,比如凹凸棒土,我們常說,人和人不一樣,而這土和土也不一樣,凹凸棒土,號稱千土之王,世界上萬物能稱王就不簡單。果然凹凸棒土很不一般,它幾乎是工業的萬金油,石油、化工、軍事、環保、食品、建築,醫藥、紡織……在這裡面,它不是萬能的,但離開它則萬萬不能。別說是土,一個人混到這個份上不稱王,群眾也不服啊。

前面提到的重崗山,梅花山,別看個頭不高,內涵深厚,很像英國詩人 1.37米亞歷山大·蒲柏、英國女王 1.52米的維多利亞、英國詩人 1.54米的約翰·濟慈、法國小說家1.57米的巴爾扎克、蘇聯宇航員 1.57米的尤利·加加林,就說我們中國的雷鋒身高1.54米,孫中山身高1.58米,鄧小平身高1.56米……偉人不在於個頭大小,而在於精神高度。人民舉起的高度。

重崗山、梅花山的石英砂使這兩座小山形象高大起來,它比凹凸棒土更進一步。它的物理和化學特性,在航天航空電子機械和當今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它從下里巴人到陽春白雪的每一個領域,都有它老少咸宜,雅俗共賞的存在,它既可作用於我們百姓的普通生活,也可以助力未來高端科技的發展,人們只看到街上掛牌的銀行,而比起這個地下無牌銀行,他們那點錢真是有點囊中羞澀了。

故鄉的地下水不是比喻,它就是仙露甘泉,一是這裡含水層是新生代玄武岩,地質結構複雜,水質好,水源豐富,雙溝出名酒,沒有這水,再好的釀酒技術也好似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另外,要感謝「落後」,是它讓這片土地潔身自好,守身如玉,也感謝當今開明的領導杜絕一切化工企業涉足,保住了這片瓊漿玉液的處女地。這個巨大寶庫也將在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中有序滋潤人類。

還有令人意外地這平原水鄉,地熱竟是那麼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在洪澤湖邊上,深井出水溫度都在50攝氏以上,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在全省同類比較中均為第一。尤其是水中鍶含量之高,為全國罕見。據說這東西具有增強免疫力、抗癌,抗氧化能力,預防皮膚衰老,有美容、美體等特殊效果。如果它是一個男人,估計很多女人會奮不顧身嫁給它。

故鄉是一個福地,地上物產豐富,唯獨沒有惡毒之物,莊稼和野菜都帶有母性的慈愛賢惠,地下寶藏都是溫潤清新的寶物,若是富含石油、煤炭、重金屬什麼,還真有點煩人。故鄉的地下寶物取之不毀大地皮肉,無傷環境大雅,更不有損人類健康,即便凹凸棒土、石英砂被挖走,還會留下清澈的水體,小的叫池塘,大的就叫什麼湖,養魚養蟹,划船戲水,種藕採蓮,無所不能。挖走的是金銀山,留下的就成了聚寶盆。

僅此,泗洪能成為世界人類發源地之一地區,順理成章,當然,必然,自然……[1]

作者簡介

衛國,中國作協會員、中國戲協會員,作品散見《中國作家》、《春到上塘》、《奮鬥西南崗》等著作多部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