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接古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網絡 的圖片

接古草,莖呈方柱形,少分枝,四面均有淺縱溝,長50~100厘米,直徑2~5毫米;

表面黃綠色或稍帶紫色,節處紫色明顯,有白色茸毛;質脆,易折斷,髓部中空。

葉對生,多皺縮,展開後呈披針形或長圓形,邊緣有鋸齒,上表面黃綠色或灰綠色,

下表面有棕色腺點,兩面均有短毛。花簇生於葉腋成輪狀,

別名

地筍提婁水香矮地瓜兒苗野麻花虎蘭龍棗(《本經》),虎蒲(《別錄》),小澤蘭(《雷公炮炙論》),地瓜兒苗(《教荒本草》),紅梗草(《滇南本草》),風藥(《綱目》),奶孩兒(《綱目拾遺》),蛇王草蛇王菊捕斗蛇草(《嶺南採藥錄》),接古草(《植物名匯》),地環秧地溜秧(《河北藥材》),甘露秧(《中藥材手冊》),草澤蘭(《陝西中藥志》)。

入藥部位

唇形科植物毛葉地瓜兒苗Lycopus lucidus Turcz.var.hirtus Regel的地上部分。

性味

味苦;辛;性微溫。

①《本經》:味苦,微溫。

②《吳普本草》:神農黃帝岐伯、桐君:酸,無毒。李氏:溫。

③《別錄》:甘,無毒。

④《藥性論》:味苦辛。

歸經

入肝、脾經。

①《滇南本草》:行二經。

②《雷公炮製藥性解》:入小腸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2g或入丸、散。

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水熏洗。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可達1米餘。根莖橫走,呈圓柱形,淺黃白色。

莖直立,四棱形,不分枝,沿及節上有白色細軟毛。

葉交互對生,具極短柄或近於無柄;葉片披針形,先端長銳尖或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銳齒,

並有緣毛,上面密被細剛毛狀硬毛,下面具凹陷的腺點,在肋及脈上被剛毛狀硬毛。

輪傘花序腋生,無梗,多花密集;花萼鐘形,先端5齒裂,具刺尖頭,邊緣有毛;

花冠鐘形,白色,稍露出於花萼,外面在冠檐上具腺點,內面在喉部具白色短柔毛,冠檐不明顯二唇形,

上唇近圓形,下唇3裂,中裂片較大;子房長圓形,4深裂,花柱伸出於花冠外,柱頭2裂。

小堅果倒卵圓狀三棱形,暗褐色。花期6~9月,果期8~10月。[1]

主治功效

活血化瘀;行水消腫;解毒消癰。主婦女經閉;痛經;產後瘀滯腹痛;症瘕浮腫;跌打損傷;癰腫瘡毒。用於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後瘀血腹痛,水腫。

①《本經》:主乳婦內衄,中風余疾,大腹水腫,身面四肢浮腫,骨節中水,金瘡,癰腫瘡膿。

②《雷公炮炙論》:能破血,通久積。

③《別錄》:產後、金瘡內塞。

④《藥性論》:主產後腹痛,頻產血氣衰冷成勞,瘦羸,又治通身面目大腫,主婦人血瀝腰痛。 [2]

⑤《日華子本草》:通九竅,利關脈,養血氣,破宿血,消癥瘕,產前產後百病,通小腸,長肉生肌,消撲損瘀血,治鼻洪吐血,頭風目痛,婦人勞瘦,丈夫面黃。

⑥《醫林纂要》:補肝瀉脾,和氣血,利筋脈。主治婦人血分,調經去瘀。

⑦《嶺南採藥錄》:治蛇傷,散毒瘡。[3]

禁忌事項

血虛無瘀者慎服,孕婦禁服。

①《本草經集注》:防己為使。

②《得配本草》:血虛枯秘者禁用。

採收炮製

夏季採收。揀去雜質,用清水洗去泥沙,撈入筐內,上蓋濕布次日取出,切片2分長,曬乾。若系鮮品,當時洗淨切片曬乾為佳。[4]

《雷公炮炙論》:"澤蘭,須細銼之,用絹袋盛懸於屋南畔角上,令干用。"

臨床應用

1.用於症瘕結塊,瘡瘍腫痛,跌仆傷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後瘀滯腹痛等症。

澤蘭辛散溫通,功能活血祛瘀,行而不峻,為婦科調經要藥,

常與當歸丹參芍藥等同用。又能消散瘀滯,用治傷痛,

還能散癰消腫,配合當歸、川芎桃仁紅花等治跌仆損傷;配當歸、銀花、生甘草等治瘡癰腫塊未消。

2.用於產後小便不利、身面浮腫。

澤蘭既能活血祛瘀,又有利水消腫作用,故可用於產後小便淋漓、身面浮腫等症;因其利水之力較緩,單用力薄,故常須配伍防己等利水消腫藥同用。

①治經閉腹痛:澤蘭、鐵刺菱各9克、馬鞭草益母草各15克,土牛膝3克。同煎服。(《浙江民間草藥》)

②治產後血虛,風腫,水腫:澤蘭葉、防己等分。上為末,每服6克,溫酒調下。不能飲者,醋湯調亦可。(《婦人良方》引張氏方)

③治水腫:澤蘭、積雪草各30克,一點紅25克。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④治產後陰翻(產後陰戶燥熱,遂成翻花):澤蘭120克。煎湯熏洗二三次,再入枯礬煎洗之。(《瀕湖集簡方》)

⑤治瘡腫初起及損傷瘀腫:澤蘭,搗,封之良。(《瀕湖集簡方》)

⑥治一切乳癰初起:澤蘭30克,青皮9克,白及15克,橘葉三十片。上水煎半盞,加酒半盅。沖服立消。(《仙拈集》澤蘭煎)

⑦治癰疽發背:澤蘭全草60~120克,煎服;另取葉一握,調冬蜜搗爛敷貼,日換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⑧治蛇咬傷:澤蘭全草60~120克,加水適量煎服;另取葉一握搗爛,敷貼傷口。

(《福建民間草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