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拉賈豬籠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拉賈豬籠草(學名:Nepenthes rajah),又名王侯豬籠草、馬來王豬籠草及豬王豬籠草,

是婆羅洲馬來西亞沙巴坦布幼崑山附近及基納巴盧山特有的熱帶食蟲植物

拉賈豬籠草僅生長於蛇紋石土壤基質中,特別是有地下水滲出、土壤鬆散且長期濕潤的地區。

其海拔分布範圍為1500米至2650米,因此馬來王豬籠草被認為是高山或亞高山植物

由於其分布局限,拉賈豬籠草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評估為瀕危物種,列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中。

命名由來

但由於其數量稀少,價格昂貴且種植要求苛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少有私人植物收藏家種植。然而,在組織培養技術出現後[1], 其價格大幅度下降,已成為種植相對廣泛的豬籠草物種。

形態特徵

拉賈豬籠草以巨大的瓮形捕蟲籠而著名。

其捕蟲籠可高達41厘米,寬至20厘米。容積可達3.5升,

其中的消化液可達2.5升[2],為豬籠草屬中捕蟲籠容積最大的物種。

拉賈豬籠草另一個形態上的特徵為葉片與籠蔓的盾形銜接方式,

其籠蔓並不由葉尖伸出,而是從距離葉尖2至5厘米處的葉片下表面伸出。該特徵僅出現於少數豬籠草屬物種上。

食蟲性

拉賈豬籠草的捕蟲籠偶爾可捕獲脊椎動物甚至小型哺乳動物,曾在其捕蟲籠中發現過淹死的老鼠

拉賈豬籠草與萊佛士豬籠草是僅有的兩種有捕獲哺乳動物野外記錄的豬籠草屬物種。

拉賈豬籠草偶爾能捕獲青蛙蜥蜴甚至鳥類等小型脊椎動物,但這些個案涉及的動物可能患病,所以並不具有普遍性。

昆蟲,特別是螞蟻,是其上位籠及下位籠的主要獵物。

雖然拉賈豬籠草以捕食和消化動物而著名 但其捕蟲籠中仍生活着大量其他生物體。

這些生物體被認為與拉賈豬籠草之間存在着互利共生的關係。

其中許多動物專門生活在其捕蟲籠中,離開即無法生存。這些動物被稱之為依豬籠草底內動物。

有兩種蚊類即得名於拉賈豬籠草:王侯庫蚊和王侯巨蚊。

視頻

拉賈豬籠草 相關視頻
世界最大的肉食植物,拉賈豬籠草,吃老鼠不吐骨頭
拉賈豬籠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