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戈裕良故居

來自 新華網 的圖片

中文名稱: 戈裕良故居

地理位置: 常州市

著名景點: 環秀山莊

面積: 約80餘平方米

戈裕良故居原有平屋2進,硬山造,磚木結構,與左右民居建築相連,均二開間,進深6楹,面積約80餘平方米。後屋主變更,現頭進改建為樓房。[1]

目錄

人物簡介

戈裕良(1764-1830),字立山。武進洛陽鎮尚湖墩戈家旦(村) 人。戈家世代務農,家境清貧。他早年曾學過繪畫,後以造園為業。20 多歲時,父親亡故,就背井離鄉外出謀生。乾嘉年間,社會安定,經濟繁榮,江南官宦商賈更是置屋造園,成為他一顯身手的大好機遇。他善於學習,刻苦鑽研,並將繪畫藝術與園林設計結合起來,經過長期實踐和深人研究,在造園疊山技藝上有了不少創新,造園藝術達到新的境界,凡假山洞壑、亭台池榭,一切布局裝潢,均稱擅長。特別是所堆假山,採用大小湖石鈎帶聯絡,連石壁上挑出的懸崖也用湖石鈎帶而出,造山洞則採用穹窿或拱頂結構方法,"頂壁一氣,渾然天成"。《江蘇鄉土志》上稱:"戈氏所堆假山極著名,不落常人窠臼……誠奇手也。"清代著名畫家錢泳在《履園叢話》中曰:"近有戈裕良者, 常州人,其堆法(指疊石堆山)尤勝諸家。就園林整體而言,宛若山水巨卷。"因此,很得園主讚賞。

大江南北,很多名園都出自其手,見於記載的就有:南京五松園、五畝園、蘇州一榭園、環秀山莊;常熟燕園燕谷;揚州意園、小盤谷;如皋文園、綠淨園;儀征朴園等。其中尤以"環秀山莊",更是聞名遐邇,是享譽世界的園苑。在同時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之中的中國古典園林,只有"環秀山莊"這一處。

"環秀山莊"則因園中有座湖石大假山而名揚海內外。該湖石假山面廣約300餘平方米,峰高僅7米餘,但主峰突兀,雄奇峻峭,主山在東偏南,次山在西北,池7乂縈繞於兩山之間,山以湖石構築成峭壁、危崖、水谷、岩洞,下樑、曲磴等,組合巧妙,變化錯綜,使人如入真山野壑。該山整體注重寫意,細部追求逼真。砌疊特注重石質紋理,而石洞洞頂和洞口,皆用大小湖石相互勾帶,自然而無人工痕跡。現代園林專家劉敦楨先生贊曰:"就藝術水平而言,蘇州湖石假山,當推此(指環秀山莊)第一。"著名建築園林專家陳從周先生認為:"園中疊石(指環秀山莊大假山)系吳中園林最傑出者,是研究我國古代疊山藝術的重要實例。""造園者不見此山,猶如學詩者未見李、杜……"可見其推崇之意。清人俞樾言環秀山莊:"丘壑在胸中,看疊石流泉,有天然畫本;園林甲吳下,願攜琴載酒,作人外清游。"因而,美學家、園藝家一致稱譽它為國內園林疊山中"法天貴真"的美學範本,雖由人作,宛若天開的藝術傑構。

嘉慶八年(1803),戈裕良為洪亮吉(清代我國著名方志學、地理學、人口學家和詩人)築"西園"花園疊過一座玲瓏假山,洪亮吉非常滿意,並在戈裕良的扇面上題詩絕句三首贈之,詩曰:

奇石胸中百萬堆,時時出手見心裁;

錯疑未判鴻蒙日,五嶽經君位置來。

知道表遲欲掩關,為營泉石養清閒;

一峰出水離奇甚,此是仙人劫外山。

三百年來兩軼群,山靈都復畏施斤;

張南垣與戈東郭,移盡天空片片雲。

這是對戈氏疊山藝術的高度讚譽。可惜,戈氏在家鄉留下的唯一傑作也湮沒了 。曾有人評論說:"戈裕良的故去,標誌着我國古典園林疊山藝術的最後終結。"古今名家如此推崇,可見其技藝非同一般,堪稱神妙矣!

故居簡介

戈裕良故居位於常州市武進區洛陽鎮戈家旦村。

戈裕良故居原有平屋2進,硬山造,磚木結構,與左右民居建築相連,均二開間,進深6楹,面積約80餘平方米。後屋主變更,現頭進改建為樓房。據從洪亮吉的贈詩看,戈氏後來遷居常州城東郊玄妙觀附近,隨着時代的變遷,城東故居現已被拆除。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