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愛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愛河 [1]  ,古名硫磺水打狗川高雄川一號運河,為臺灣高雄市境內運河和小型河川。

地方特色

臺灣的重要河川大多以「」為名,如大甲溪濁水溪曾文溪等,如以「」為名的河川還有淡水河基隆河等。流源於高雄市仁武區八卦寮,流經高雄市中心後於高雄港出海。經長期改造後,現已成為高雄市重要旅遊景點,尤其是河畔的夜景。曾在2001年和2002年兩次作為臺灣燈會主場地;也是之後高雄燈會藝術節的舉辦地點。除了固定的節慶,河畔也有常態性的街頭表演舞台表演。愛河現已多用於觀光,並有鴨子船愛之船貢多拉可提供遊客遊覽愛河風光。

汙染整治

  • 1960年代因為高雄市的工業發展,以及隨就業機會而來的移民大量湧入,加上當時的高雄市污水下水道系統尚未普及,使原本具有排水功能的愛河無法負荷這些污染源,成為一條受到嚴重污染的河川,甚至使得原本在此舉辦的龍舟競賽在1971年遷移到高雄市北邊的蓮池潭。高雄市於1977年完成愛河整治的規劃,分階段陸續動工。
  • 「仁愛河污染整治及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階段工程」計畫(1979年-1986年)工程費:28億8千萬元。當時通過單程工程費用最高的一項,工程7年多,歷經四任市長(王玉雲楊金欉許水德蘇南成)。
  • 第一階段工程計畫於中游治平橋(中華路)以下河段至出海口河岸共11處的污水截流站,在污水流進愛河前預先攔截,並將污水導至旗津中區污水處理廠(位於中洲)處理,後續再以3公里的海洋放流管排至外海。此外,底泥也是惡臭來源,當時以土法煉鋼方式,將怪手固定在浮桶架上進行河面作業,順利將38萬立方污泥,用駁船運至外海指定區拋棄。1987年3月,輿論隨即報導「愛河整治成功、淡水河仍髒臭」。就在當年高雄地方舉辦龍舟競賽,也再度回到愛河舉辦。
  • 污水處理廠第三期工程規劃(1990年-1994年)改善進水抽水站設備,前處理設施及初沉池的擴建並興建水肥投置站。並於民國83年底陸續完成,使中區污水處理廠具備有每日50萬公噸的污水初級處理的能力,其中進流抽水站及前處理設施也已達成100萬公噸之容量。
  • 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階段第二期計畫(1992年-1997年)工程費:約89億元(配合六年國建)由於中區污水處理廠當時每日最大容載量只能處理50萬噸污水,下水道系統並未將地表逕流水污水分流,到了雨季,夾雜雨水超過日處理量,因此各截流站必須打開閘門,宣洩大量雨水。因此每年到了5月到9月,愛河下游水質容易惡化。
  • 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階段第三期辦理(1999年-2003年) 工程費:約71億 原訂由1989年至1994年辦理,但因高雄市政財源籌措困難,無法按計畫推展,仍延後在民國81年至86年配合六年國建辦理。完成污水管線126公里包括凱旋路、成功路、擴建路及過港段等主幹管舖設、1050公頃的用戶接管工作,並興建[鼓山加壓站]]、寶珠溝截流站及檢測和修護污水管線51公里工作,使高雄市污水下水道系統的普及率提高佔規劃區總面積7%,為高雄污水區總面積的11%。1999年開始,次幹管的埋設。自1999年後,每年以約4~5%速率往上累進,直至2001年底達20%,2002年達25%,至2003年底達28%。完成50,000戶,30公頃的接管工作。

整治開發

  • 2000年,謝長廷為落實「高雄是適合人居的港都」願景圖騰,推動愛河成為友善親水的環境,除了河川空間的規劃,將愛河納入整體城市規劃的一環,完善周邊交通、改造河畔景觀、提升親水性、夜間照明、沿岸土地在開發。
  • 2001年並配合台灣燈會,將愛河行銷出去。2003年,市民在愛河甚至發現一隻迷途海豚,成為當時的話題。

名稱由來

關於「愛河」這個名稱的由來,最早可能是來自1948年的一則事件,當時的高雄川河畔有一家愛河遊船所,在颱風過後招牌損壞,只剩下「愛河」二字,之後不久又發生了情侶跳河殉情的事件,而採訪事件的記者拍攝照片時將招牌上的愛河二字入鏡,透過報紙的傳播,使愛河的名稱開始流行。

歷史名稱

大約最晚在1950年7月時,「愛河」已經取代「高雄河」成為公認名稱,如《中央日報》自1950年7月以後的報導便使用「愛河」,而高雄市政府在1950年10月辦臺灣省運動會時,新聞稿裡也是使用「愛河」二字。不過這時「愛河」主要是指中正橋到高雄橋之間的河段,後來逐漸擴大,曾玉昆《高雄市各區發展淵源(上冊)》中即說明愛河是建國橋高雄橋之間的河段,後來又逐漸成為整條河的名稱。

1968年,前任高雄市長、當時臺灣省政府民政廳廳長陳武璋因先前擔任市長時將壽山從軍事管制區開放為公園,轉任省府工作後,以替當時的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祝壽的名義,將高雄市內的壽山以及柴山等名稱改為萬壽山。 太子欽點的好風光 高雄後花園壽山].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電子報.2011年1月1日第八期,以及當時先總統夫人宋美齡仁民愛物之意,將愛河改名為仁愛河,不過另一種說法則是改名之事乃為當時的高雄市市長楊金虎所提出一說。

另有一說是立委黃玉明以高雄市民身分於1968年8月9日向高雄市議會請願建議將壽山與愛河更名,市議會通過更名案後轉交市政府辦理,市政府再轉告臺灣省政府,由內政部在1970年核准後於該年10月31日公告實施。

然而,市民常用的名稱依舊是愛河。直到1991年高雄市議員陳光復書面提案、議員張益郎李復興以臨時動議方式分別提案恢復壽山和愛河的舊稱,此三個提案併案後,市議會同意恢復舊稱,市政府向內政部報備後,於1992年1月1日正式恢復壽山愛河之名。

創新亮點

2018年4月12日,韓國瑜在國民黨高雄市長初選政見發表會上表示其振興高雄經濟與觀光的政見是爭取迪士尼以及在愛河畔興建世界唯一的巨型摩天輪摩鐵 韓國瑜拚市長搞觀光 喊愛河蓋摩天輪摩鐵,提出發展愛河蓋摩天輪、爭取迪士尼到高雄帶動人流,創造經濟活絡。對發展經濟與觀光,韓國瑜提出爭取迪士尼及發展包裝愛河為愛情之河,興建全世界唯一的「愛情摩天輪」,把摩天輪和汽車旅館結合,歡迎亞洲各地年青人來,「上去一小時做愛做的事」,花一分鐘就可以完成結婚,把愛情之河美化起來,「右岸有羅密歐與茱麗葉、左有梁山伯與祝英台」,相信可帶動人流、創造經濟產值。 2018年10月,愛河整治歷經30年,經歷多位高雄市長(王玉雲、楊金欉、許水德、蘇南成、吳敦義、謝長廷及陳菊),僅剩源頭整治工程尚未完成,代理市長許立明表示相關都市計畫案已獲內政部都委會審議通過,愛河全線整治即將完成。

節慶活動

元宵節

  • 高雄燈會藝術節是每年高雄市吸引最多觀光人潮的慶典。在2001年以前,高雄燈會原本是在市立文化中心舉辦,直到2001年謝長廷市長任內因為台灣燈會選擇在高雄,作為第一次在台灣的首都臺北市以外的地方舉辦的地點之後,愛河畔的燈會才成為傳統。2001年的燈會主題為「鰲躍龍翔」,當年以魚與龍合體為造型的主燈,至今依然在愛河畔。高雄燈會通常會在元宵節的前幾天便開始進行,並且跨過2月14日的西洋情人節,在元宵節之後結束。燈會的內容包括水舞煙火、主燈與其他的大型、小型燈籠
  • 2008年高雄燈會藝術節在愛河流域盛大舉行,從第一年高雄燈會首度在愛河舉辦至今,愛河透過燈會不斷地展現其風采多變的樣貌,今年將化做水漾愛河,讓台灣各地的民眾來到高雄燈會,飽覽港都水漾城市的景緻。該年燈會特別在河東路中段設置一個愛.幸福祈福區,並與公益團體合作,在祈福區內不限金額的樂捐,即可得到祈福許願卡一張,可將祈福卡掛在祈福區的樹繩上,而情侶及夫妻們亦可將祈福卡貼在愛的小屋裡,然後敲響幸福鈴鐺並許下心願。
  • 近年來高雄市政府為了進一步維護愛河整治的成果以及活化公共空間的機能,在三年多前,便開始委外管理愛河兩岸園道,透過民間專業導入軟硬體服務,使愛河兩岸的內容能更加多元及豐富。民間公司在去年三月取得委託管理權之後,以過去在城市光廊維護管理的經驗,以及尊重愛河主題與社區的前提考量下,為高雄市民量身訂做了一處具現代設計感的活動區塊,已於2007年6月15日正式開幕,因愛河的漣漪細浪如波紋般搖動,故取名為「水漾愛河」。水漾愛河座落於河東路與民生路鰲耀龍翔主燈旁,設計構想源起「船之隱喻造型」為主體構思概念以配合愛河與港都意象,改變了舊有平面廣場形式,讓民眾可登高一覽愛河美景,更添加另一番風趣。

端午節

  • 端午節是臺灣的重要節慶,許多城市都會有龍舟競賽的活動,愛河則是高雄市的舉辦地點,在近幾年開始有臺灣地區以外的隊伍參加比賽,在2009年世運會納入比賽。
  • 2018高雄市市長就職典禮 2018年12月25日,在愛河畔舉辦高雄市市長就職交接典禮,新任市長韓國瑜正式上任。開放120個夜市攤位,以美食嘉年華形式行銷高雄在地小吃特產。

相關影片

愛河愛之鯨宣傳片長版
高雄愛河風光 愛之船 國賓飯店 愛河夜景
20170601高雄愛河之心(4K)
【另個角度。旅行】漫步愛河 - 高雄夜景空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