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德清縣城鄉規劃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德清縣城鄉規劃所主要服務範圍是城鄉建設規劃設計服務,企業所在地位於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主要經營行業其他公共服務業。

相關資訊

學習取真經!德清縣城鄉規劃所參加第十三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近日,德清縣城鄉規劃所一行四人前往蘇州參加為期兩天的2018(第十三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本次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以城市設計引領綠色發展與文化傳承為主題,邀請國內外城市規劃專家,圍繞國際生態城市理論前沿與實踐進展、生態宜居城市規劃建設、中外城鎮化發展進程比較等議題進行專題學術研討。

規劃界300餘位權威專家及眾多知名規劃企業、設計院代表圍繞蘇州城市設計、國際生態城市理論前沿與實踐進展、生態宜居城市規劃建設、中外城鎮化發展進程比較、綠色交通與綜合交通體系、智慧城市建設最新進展、城鄉規劃改革與城市轉型發展等當前規劃前沿議題進行專題學術研討和專業解讀。通過本次學習,每個人都受益良多。

學習與分享

此次蘇州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之行,結合自己今年跟進杭德軌道交通線站位的工作內容,感觸較深的是軌道站點周邊地區步行環境的優化。

軌道交通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在注重軌道交通和小汽車的同時,卻忽視了以人為本的步行空間環境。好的公共交通體驗必須要有好步行體驗,軌道站點周邊地塊的可步行性直接影響地塊商業價值,步行的不方便會直接限制城市功能的發展。

步行空間的優化,已經成為城市空間轉變的重要觸媒,人流密集地應該是城市雙修的重點地區,步行空間質量改善要把補短板和品質提升結合起來,不要只注重綠化景觀的提升,而是要回歸步行的本質,避免消極環境的影響和提高安全性。

希望我們德清的智能生態城在軌道交通的背景下,能夠充分的考慮步行空間,讓人們願意去「走」,愛上去「走」。

——費利凱

參加了在蘇州舉辦的第十三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大咖雲集,每個分會場都是擠滿了人,自己先後聽取了關於歷史建築保護、濱水空間景觀燈方面的內容。

從《蘇州古城城市設計》的演講報告中體會到,對於古城古鎮的設計需要從三個方面入手,分別是軟硬兼施、人車和諧、高成低就。

軟硬兼施指需要把握業態與建築之間的關係,利用古建築的特色形態,結合業態進行發展,做好公共空間的共享性。

人車和諧需要解決人和車之間的矛盾,做好公共交通體系,提供便捷的交通,緩解私家車過多帶來的交通壓力。

高成低就需要對該區塊的基礎設施進行完善,通過改造使得舊城有新貌,使得城市更有活力,同時通過建築的改造,吸引高人才的入駐,從而可以進一步帶動舊城的發展及有機更新。

從李鳳禹老師的《城市濱水空間》的演講報告中,學習到濱水空間是一個包含自然屬性、功能屬性、社會屬性的載體。

單一的濱水空間綠化,將會顯得乏味。在濱水空間的設計當中,需要研究周邊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將這些資源在設計中體現出來。

應該強調公共活動,將濱水空間與社區[1]相聯繫,通過城市設計把空間整合起來,創造停留、遊憩、學習等功能的空間,把濱水空間更多的還給居民,創造生活和河流的關係,打造公共藝術空間,不同空間之間利用符合當地特色藝術性的橋樑進行連接,將不同的空間進行聯繫,豐富濱水空間的實用性與美觀性。

——房斌炫

特色小鎮建設規劃是惠及千家萬戶的民生工程,是立足現實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小城鎮全面發展的必由之路,是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有力支撐。

通過城鎮(特色小鎮)特色風貌塑造專題的學習,我對於如何塑造特色小鎮有了更多的認識,以張蔚文教授的報告《特色小鎮融入城市群發展的路徑研究》為例,對於如何建設好特色小鎮,她分享了五條經驗:

1、是因勢而建,在特色產業的選擇上應充分考慮當地社會經濟情況及歷史因素。

2、是乘勢而起,特色小鎮包含「小而精」「小而美」的規劃設計理念,以及政策提供的土地要素保障、財政支持,為這些產業轉型升級提供重要的機會。

3、是借勢而興,特色小鎮模式更為強調「市場化」運作模式,需充分借力企業家能人、業內領軍企業及社會資本等力量,以確保產業可持續發展。

4、是順勢而為,特色小鎮的創立和運行,要求更為立體、豐富的政府角色,要求政府有更高的認識能力、細緻的管理能力和靈活的調整能力。

5、是聚勢而成,特色小鎮的終極發展目標是惠及當地居民,而當地居民的積極參與、支持又是特色小鎮健康、可持續發展[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