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德州站位於中國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迎賓路,處於京滬鐵路與石德鐵路交匯處,隸屬於北京鐵路局滄州車務段,現為一等站。目前每天有110餘列旅客列車在德州火車站停靠,運轉部分承擔着天津、石家莊、濟南三個方向貨物列車的通過、到發和部分貨物列車的解體、編組作業以及地區車流的取送作業,貨運辦理整車普通貨物到發[1]

目錄

車站結構

站房

德州站目前使用的站房是第三代站房,總建築面積9993平方米,於2017年投用,年發送旅客350萬人次。第三代站房由地下一層和地上兩層組成,地下一層與車站廣場地下工程相聯通,地上兩層為候車廳。新站房整體分為A-C三個區域,A區為候車室南部,包括地下出站廳、一樓南部商服區域、辦公休息區域、一樓夾層、二樓辦公及二樓夾層辦公及其他消防、機房等設備設施;B區為候車室中部一樓、二樓候車區域;C區為候車室北部,包括地下行包辦理廳、一樓售票、公安制證、貴賓室、二樓商服區域等。

站場

T31次旅客列車停靠在德州站,可見站台。上銷售德州扒雞的攤點(2014年)。

德州站作為一等區段站,主要分為客運車站和貨運車場兩大塊,設有上行、下行、直通、調車、客站等站場,南、北兩個貨場和糧食、木材等19條專用線。貨運車場又稱運轉場、編組場,南北長約3000米、東西寬約200米,占地約60萬平方米,分為上下行兩個系統,京滬鐵路正線中穿,每個系統均為二級五場縱列布置。上行調車場、上行直通場、下行到發場和下行調車場橫列布置,位於客場和下行到達場之間,其中上行調車場設有13條股道(含7條編發線)、上行直通場設有3條到發線、下行到發場設有4條到發線、下行調車場設有6條調車線;上行到達場和下行直通場位於站場最南端,均設有5條到發線[2]

德州站客場位於貨運車場北側,設有10條股道,包括4條正線(其中京滬、石德上行正線兼用旅客到發線)、3條到發線和3條機走線,辦理天津濟南石家莊方向旅客列車的客運業務。客場各站台和站房間設有2座地道和1座天橋連接。

歷史

德州站始建於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最初僅有5股道、2座站台,隨津浦鐵路通車而開始運營。1913年2月車站因德州更名德縣而更名德縣站。1938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德縣站為日軍所占作為中轉站使用。石德鐵路通車後,車站增設3條股道,新建貨場和機車調頭轉盤各1處。1948年車站復名德州站。

為阻止國民黨軍隊對中共控制區域的重點進攻,車站線路、辦公室、候車室、機務段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被毀,1948年短暫恢復通車。1959車站升為一等站,次年車站重建站房,面積2518平方米。站場設有5條到發線和3座站台。1971年增設下行場軍用線2條、軍用站台1座。1973年建新貨場1處,線路2條。

1983年車站第三站台,同時延長既有兩座站台、修建連接3座站台的地道兩條同時擴建既有站房,建造了行包房和售票廳,次年又在3座站台上增建了風雨棚。至1985年,車站站房面積3990平方米,站外廣場4342平方米;編組場為二級三場規模,其中上行場19股道、下行場11股道,位於編組場南側的上行到達場設5股道。1989年8月貨場改擴建,1991年9月竣工。

為進一步緩解德州站客貨運輸緊張問題,車站於1990年代進行了大規模站場改造工程。1991年上行場駝峰改造為自動化駝峰,調速系統設備為減速器和減速頂;1997年又新建下行直通場,設5條股道;同時改造下行場駝峰和上行調車場股道。

德州站原為分局直屬一等站,2005年後曾劃歸天津車務段管轄,2013年3月31日劃入重新成立的滄州車務段。

2014年9月11日,德州站第二代站房停用,在15個月的改造期內使用臨時站房。2017年11月10日,德州站第三代新站房啟用,原臨時站房停用。

視頻

德州站 相關視頻

德州站黨總支標準化黨支部建設紀實片《奮進》
高鐵時代的京滬普速神車 SS9牽引1461次中途駛入德州站停靠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