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德州市第三中學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德州市第三中學始建於1964年,設有高標準的理化生實驗室、圖書室、閱覽室、語音室、微機室、多媒體電教室、練功房、音像庫和電子備課室、美術畫室等。學校被評為山東省新世紀中學生優秀團校、山東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德州市規範化學校、德州市現代教育[1]技術示範學校[2]

目錄

學校簡介

德州市第三中學  共有28個教學班,在校生1500人;在職教師98人,其中本科學歷85人,專科學歷13人;中學高級教師35人,中級教師50人,初級教師3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國家、省、市級骨幹教師13人,省、市、區級教學能手18人,市級百佳教師10人。

學校設有高標準的理化生實驗室、圖書室、閱覽室、語音室、微機室、多媒體電教室、練功房、音像庫和電子備課室等。學校以「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求知、學會健體」為培養目標,以「辦特色、鑄精品、創名校、育英才」的發展思路,與時俱進、奮力拚搏,學校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逐年提高。學校以英語教學改革為突破口,在初一年級率先聘請外教,增設英語口語課程,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歷史沿革

德州市第三中學始建於1964年,目前,該校被確定為全國基礎教育外語實驗學校、山東省英語特色教育重點實驗區、山東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基地,並先後被評為山東省新世紀中學生優秀團校、山東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德州市規範化學校、德州市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

德州三中賦

千載悠悠,有德之州。九達天衢,文脈傳流。禮義之邦,山東門戶。古運河明珠,蘇祿王永留。昔日漕道繁盛,聚集萬千商賈。接京津冀經濟圈,踏燕趙而居齊魯。物華天寶,歲有豐物。人傑地靈,賢良輩出。民風淳樸,敬師尊儒。學子勤勉,讀書刻苦。

起步艱難,六四創建,二十世紀,租借校園。思路明確,不甘落後,強筋壯骨,步步發展。農職鋪路,又改工讀。七一定名,德州三中。九二今址選,呂家街四十四號,寶地建校,居德之中,舊貌換新顏。一屆屆班子,甘守清貧,勇斗艱苦,增磚添瓦,回首往事,感嘆萬千。廣納賢才,魅力無限。三中名氣,州城相傳。

德州三中,美如畫卷。漫步校園,景隨步移。心曠神怡,學習求知,興趣昂然,實驗室里,聚精會神,理化生物,一一展現;如饑似渴,圖書閱覽,開卷有益,知識海洋,學而不倦;運動場裡,龍騰虎躍,姑娘小伙,身體強健;清風晨露,書聲朗朗,夜幕降臨,繁星相伴;語音室里,精讀泛讀,口語發音,聽力訓練;微機、多媒體電教、練功房、音像庫、電子備課室、美術畫室等,春夏秋冬巧安排,一應俱全。

德州三中,立意高遠。培養目標,品質優良,誠信為先,做人做事,求知體健。辦學思路,以人為本,特色凸顯,鑄造精品,培育英才,名校百年。與時俱進,學習第一,以國內外名校做典範,拼搏追趕,水平質量,受人稱讚。改革教學,課堂率先。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學生進步,尋根求源,家長教師,會中相見,打開心扉,促膝長談。莘莘學子,激揚文字,立德立仁,頤養浩然,求知求善,現代教育做示範,國家省市,授予牌匾。

德州三中,快馬揚鞭,解放思想,再創新篇。昔日榮譽,後人觀瞻。制定規劃,宏圖大展,構師德、強師能、鑄師魂,敢於承擔。教學模式,精心提煉。鼓足幹勁,團結實幹。三中輝煌,永久恆遠。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