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家界景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Zhangjiajie National Forest Park

位於湖南省西北部張家界市武陵源區境內,整個景區面積非常大,分為黃石寨金鞭溪袁家界楊家界天子山索溪峪幾大區域[1]。是1982年由國務院委託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旅遊景區圖國家計委批准成立的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1992年12月因奇特的石英砂岩大峰林被聯合國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2004年2月被列入世界地質公園。

公園自然風光以峰稱奇、以谷顯幽、以林見秀。其間有奇峰3000多座,這些石峰如人如獸、如器如物,形象逼真,氣勢壯觀。峰間峽谷,溪流潺潺,濃蔭蔽日。有「三千奇峰,八百秀水」之美稱。

景點介紹

旅遊指南開放時間旺季(4月1日-11月15日):7:00-18:00 淡季(11月16日-次年3月31日):8:00-17:00 門票價格 門票100元,包含洞內遊船費用 在校學生和60歲以上老人憑證60元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所屬地區張家界市下轄地區武陵源區電話區號0744郵政區碼427000地理位置湖南省張家界市面積4810公頃著名景點金鞭溪,金鞭岩,黃石寨,楊家界,袁家界,水繞四門,天子山機場張家界荷花機場車牌代碼湘G榮譽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世界地質公園最高峰斗蓬山1890米 目錄

1歷史沿革 2地理位置 3自然資源 4景點介紹 5景點保護 6旅遊指南 7風土人情 8節慶介紹

歷史沿革

1934年11月24日,紅軍第二、六軍團,解放大庸縣,建立了「大庸縣革命委員會」。張家界屬大庸縣革命委員會轄地。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大庸縣政府設張家界鄉,後撤張家界鄉,屬板坪鄉。 1958年,大庸縣政府在張家界辦林場,命名為國營張家界林場。 1982年,國務院將國營張家界林場命名為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文稱「湖南大庸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之稱謂被中央政府首次認定。 1989年,國務院批准張家界市,增設武陵源區(縣)人民政府,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屬武陵源區轄治。 1992年12月,以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為核心的武陵源地區因奇特的石英砂岩大峰林被聯合國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2004年2月,被列入世界地質公園。 2007年,被授予中國首批5A級旅遊區。 摺疊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摺疊位置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地處武陵山脈東段,境內多山,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桑植縣境西北的斗蓬山海拔1890米為市境最高處。 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均氣溫17℃,1月平均氣溫5.1℃,7月平均氣溫28℃,年降水量1400毫米。枝柳鐵路縱貫境內,幹線公路縱橫過境,有張家界機場。旅遊景點有:武陵源風景名勝區,桑植縣九天洞、八大公山,永定區茅岩河漂流、天門山,慈利縣五雷山,永定區玉皇洞石窟、普光禪寺等。有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索溪峪自然保護區、天子山自然保護區、八大公山自然保護區、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等。紀念地有紅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賀龍故居、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員會、省軍區舊址等。美國好萊塢曾到張家界來拍照取景,照片被卡梅隆導演看上,用在了電影《阿凡達》上了。 公園有奇峰3000多座,森林植物和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98%,被稱為「自然博物館和天然植物園」,形成完美的自然生態系統。 公園屬於中亞熱帶氣候區,高山峽谷,茂密的森林,使公園冬暖夏涼,年平均氣溫12.8℃,夏天平均最高氣溫16.8℃,冬天平均最低氣溫9.6℃,公園空氣清新,含負氧離子高,身臨其中,人體感覺特別舒適,是休閒避暑的理想之地。 自然氣候張家界的砂岩峰林地貌是一種獨特的地貌形態和自然地理特徵,發育於泥盆系雲台觀組和黃家磴組,峰林集中分布區面積86平方公里。它是在特定的地質構造部位、特定的新構造運動和外力作用條件下形成的一種舉世罕見的獨特地貌。在園內有3000多座拔地而起的石涯,其中高度超過200米的有1000多座,金鞭岩竟高達350米,個體形態有方山、台地、峰牆、峰叢、峰林、石門、天生橋及峽谷、嶂谷等。公園以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觀為核心、以岩溶地貌景觀為襯托,兼有成型地質剖面、特殊化石產地等大量地質遺蹟,構成獨具特色的砂岩峰林地貌組合景觀。 公園屬於中亞熱帶氣候區,高山峽谷,茂密的森林,使公園形成了獨特的森林小氣候——冬暖夏涼,年平均氣溫12.8℃,夏天平均最高氣溫16.8℃,冬天平均最低氣溫9.6℃,公園空氣清新,含負氧離子高,身臨其中,人體感覺特別舒適,是休閒避暑的理想之地。公園交通十分方便,距市城區、飛機場、火車站僅28公里。景區內已建成58公里的國際標準游道、安全舒適的索道和開通了環保車。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裡面有環保車,環保車車型為考斯特型,是柴油 == 動力,對環境污染小,有利於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的環境保護。

自然資源張家界

僅木本植物這一項,就有93科,517種,比整個歐洲還多出一倍以上。從珍貴樹種來看,屬國家一級保護的珙桐(外國人又叫「中國的鴿子花」)和屬國家二級、三級保護的鐘萼木、銀杏、香果樹以及鵝掌楸、香葉楠、杜仲、金錢柳、貓兒屎(第三紀殘遺樹種)、銀鵲、南方紅豆杉等等,這裡都有,而且很多,是實實在在的森林寶庫。

從植物分類來看,世界上的五大名科植物,如菊科蘭科豆科薔薇科禾本科,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都有。就地方樹種來看,張家界公園占湖南全省樹種的27.67%。從隸屬科數來看,也占湖南全省科數的81.78%,足見它的富有!在這裡,屬地方鄉土樹種的還有苦木科的刺樗、楊柳科的大葉楊、川鄂楊;屬樟科的宣昌楠、潤楠、宣昌木姜子、猴樟;屬槭樹科的尖葉槭、房縣槭,屬沽油科的膀胱果;屬榛科的山白果;屬木蘭科的紅花木蘭、白花木川楠、巴東木蓮、地枇杷;屬杜英科的仿栗、茶茱;屬茹科的無須藤;屬忍冬科的雙盾木;屬大風子科的加利樹等等。此外,還有裸子植物中屬三葉杉科的篦子三尖杉。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內的植物大約可分為七大類,即油料植物、藥用植物、纖維植物、芳香植物,及澱粉糖類植物、草鞣料植物、觀賞植物等。油料植物有油茶]、[仿栗、檀栗]、[光皮樹]、[野核桃]、[水青岡]、[光葉水青岡等]。[油料植物],除食用部分外,還有工業用油,[如油桐]、[烏桕]、[野槭樹]、[馬桑樹]、[鹽膚木、木姜子、山蒼子、猴樟等。藥用植物有天麻、[杜仲]、[黃柏]、厚朴(山荷花)、[黃蓮]、七葉一枝花、鵝掌金星等數百種。纖維植物有楊樹、梧桐、[]毛瑞香]]、[木芙蓉]、[小枸樹]、[化香]、[楓陽][、野核桃]、[青樟木]、[山油麻]、[葛藤]、[串果藤]、[木通]、大白藤以及多種竹類等。糖料及澱粉植物主要有葛、蕨、[獼猴桃]、[野葡萄]、[四照花]、[板栗、仿 栗、尖栗、櫟屬、山白果]、[川棒]、[榆樹]、[桑樹]、金纓子等。鞣料植物主要有鹽膚木、[紅膚楊]、[化香樹]、栓皮櫟、黃蓮木等。

觀賞植物有 五色花、杜鵑花、巨荊化、厚撲(山荷花)、慶福花白玉蘭與紅玉蘭花、[龍蝦花]、山茶花菊花桃花、李花、還有野花等等。

森林公園景點介紹

張家界的砂岩峰林地貌是一種獨特的地貌形態和自然地理特徵,發育於泥盆系雲台觀組和黃家磴組,峰林集中分布區面積86平方公里。它是在特定的地質構造部位、特定的新構造運動和外力作用條件下形成的一種舉世罕見的獨特地貌。在園內有3000多座拔地而起的石涯,其中高度超過200米的有1000多座,金鞭岩竟高達350米,個體形態有方山、台地、峰牆、峰叢、峰林、石門、天生橋及峽谷、嶂谷等。公園以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觀為核心、以岩溶地貌景觀為襯托,兼有成型地質剖面、特殊化石產地等大量地質遺蹟,構成獨具特色的砂美麗的張家界自然風光(13張)岩峰林地貌組合景觀。 境內峰奇岩險,谷深澗幽,水秀林碧,雲繚霧繞。集雄、奇、幽、野、秀於一體,匯峰、谷、壑、林、水為一色。有已命名景點90多個,標準石板游道6條,總長42公里。森林公園向社會開放後,先後建成了黃石寨索道、百龍天梯等交通遊覽設施。從1991年起,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開始舉辦國際森林保護節,吸引了大量遊客。峰林奇異,是張家界景觀的一大特點,包括:黃石寨之雄、金鞭溪之幽,袁家界之奇、腰子寨之險,琵琶溪之秀,砂刀溝之野等6個小景區遊覽線。

黃石寨

相傳漢留侯張良隱居此地受難被其師黃石公搭救,故名黃石寨。黃石寨海拔1200米,占地面積250畝,為張家界森林公園外最大、最集中的觀景台,主要觀景點有20餘處,有「不上黃石寨,枉到張家界」之說。 摺疊袁家界 位於杉刀溝北麓,是以石英岩為主構成的一座巨大而又較平緩的山嶽。是張家界公園又一處風景集中地。自金鞭溪紫草潭左入杉刀溝可上袁家界,順袁家界台地邊沿,繞荒徑小道亦可下至金鞭溪千里相會處,亦可從袁家界去天子山、楊家寨。

天下第一橋

自杉刀溝上袁家界,沿絕壁頂部邊緣遨遊,至於中坪「觀橋台」遙望千米之外,只見石橋凌空飛架兩峰之巔,氣勢磅礴,奇偉絕倫,被稱為「天下第一橋」。石橋寬僅3米,厚5米,跨度約50米,相對高度近400米。天下第一橋與夫妻岩並稱「張家界雙絕」。 明初土家族領袖農民起義領袖向大坤自號「向王天子」,而得名。天子山東臨索溪峪,南接張家界,北依桑植縣,是武陵源區四大風景之一。它位於「金三角」的最高處,海拔最高1262.5米(崑崙峰),最低534米(獅蘭峪)。景區總面積67平方公里,環山遊覽線有45公里。年平均氣溫12攝氏度,年降雨量1800毫升,年無霜期240天,年冰凍期60到80天左右。

十里畫廊

位於索溪峪景區,是該景區內的旅遊精華,在這條長達十餘里的山谷兩側,林木蔥籠,野花飄香;奇峰異石,千姿百態,像一幅巨大的山水畫卷,並排懸掛在千韌絕壁之上,使秀美絕倫的自然奇觀溶進仙師畫工的水墨丹青之中,人行其間,三步一景,如在畫中游。

金鞭溪

金鞭溪是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核心景點,因流經金鞭岩而得名,全長5710米,金鞭溪沿線是武陵源風景最美金鞭溪的地界,從張家界森林公園門口進入後, 往前步行300米左右就是金鞭溪的入口。主要景致有醉羅漢、神鷹護鞭、金鞭岩、花果山、水簾洞、劈山救母、千里相會、楠木坪、水繞四門等。

金鞭岩

金鞭岩張家界數以千計的奇峰怪石中又一典型,它從山間拔地而起,三面筆陡,有稜有角,金光閃爍,氣勢雄偉,因形同古代兵器中的鞭而得名。相傳,秦 始皇趕山填海到此,因醉酒不慎將金鞭墜落,化作石峰。

楊家界

楊家界景區位於武陵源風景名勝區西北部,東接張家界,北鄰天子山,總面積3400公頃。有香芷溪、龍泉峽和百猴谷三個遊覽區,景點二百餘處。景區管理處駐中湖村,距張家界市城區43公里,有公路相通。景區屬石英砂岩峰林峽谷地貌,景觀雄渾、險要、清秀、幽靜、原始,最高峰一步登天海拔1130米。境內溝壑縱橫,溪水長清,植被茂密,森林覆蓋率達95%。已開發的香芷溪、龍泉峽兩個小景區內有車行游道2.5公里,楊家界山明水秀,風光如畫,有精華景點200多個,以「天下第一奇瀑」龍泉瀑布最為著名;香芷溪峰高天遠,澗深水清,斜陽古道,鳥叫蟬鳴,似世外桃源;龍泉峽絕壁羅列,是天然的屏障,宛若壯觀的古城牆;百猴谷是獼猴和白鷺的家園,成隊的獼猴出沒於懸崖溝谷之間,成群的白鷺棲息於蒼枝綠葉之中……。這裡還有被人嘆為「神州第一藤」的「絕壁藤王」;奇異的五色花……相傳,北宋楊家將圍剿向王天子曾在天子山安營紮寨。後因戰爭曠日持久,楊家便在此地繁衍後代,使這裡成了「楊家界」。如今,楊家界還保存有《楊氏族譜》和明清時代的楊家祖墓,有「六郎灣」、「七郎灣」、「宗保灣」、「天波府」等地名。

烏龍寨

烏龍寨是楊家寨景區中最為奇險的一個去處,也是一座舊社會的土匪寨,入內還需經過四道「鬼門關「,或鑽洞而行或沿崖縫而行或自絕壁岩道上側身而行。寨高300餘米,四周均是陡峭的石壁,只有前面一條長達1000米長的小徑可通上寨頂,小徑沿途有多處天然關卡。一段處不足1米,僅通一人。過橫道後,鑽過一個亂石洞,兩邊石山形成窄洞,有30米長,一段僅半米寬,是上寨的必經之路,人非側身而不可通過。將到寨頂時,西南兩個山之間有一條不足半米寬的石縫,是去東北山頭的通道,道旁是幾米高垂直的石壁。這幾道關卡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烏龍寨在清末民國時為土匪盤據,27步石階和土匪窩等殘痕仍依稀可辯。但你若歷盡艱險登上烏龍寨的觀景台,遠眺近望卻有極難得的收穫,萬千景象皆入眼中,妙不可言。

鷂子寨景區

鷂子寨景區面積12平方公里,遊覽線路全長13.5公里,徒步旅行全程約需要5個小時,只遊覽寨頂遊覽線需要2.5小時,擁有精華景點近百個,她是湖南攝影家協會張家界創作基地的創作區,是國家級青少年戶外體育活動營地,歐美團隊和自助游者首選線美麗的路,山中建有可供遊人餐宿的小木屋,有為遊人提供服務的景區值班人員數名、值班點5個,有登臨鷂子寨,看遍張家界之說。 又名竭功山。位於森林公園東南,距老磨灣5公里,因形似腰子(腎臟)而得名。海拔1050米。寨頂為一狹長嶺脊,長約1400多米,寬100米左右,是一座屹立雲天,西、北、東三面絕壁深達300餘米的扁狀觀景台,以奇險著稱。有天橋、層岩涌塔等主要景點。

留賓岩

自老磨灣南行約500米,溪谷右邊斜坡上有上下兩處岩壁凹陷似屋,重疊似樓。下岩屋位於路邊,面積約50平方米,內鋪紅色石板,置石凳,可坐20餘人。入內如置身洞府,向外仰望,群峰環列,青天如圓盤;俯視則密林。 溪石如牛似馬。左繞半固至上岩屋,岩屋長約30米,寬約10米。後壁陡峭,前面開闊,右側深谷靜幽。其間一瘦峰如柱,高約20米,峰頂一棵大松樹,風吹枝搖,颶颶有聲。

寶玉哭靈

過留賓岩前行約百米,眺望南坡,綠叢中一座灰色石柱頂端擱一巨石似棺。前不遠處一石柱傾斜似人跪拜於地,衣衫拂地,痛不欲生,恰似賈寶玉痛哭林黛玉西歸。後千米外亂峰如樓、台、亭、閣掩映於林木之間張家界(15張),似賈府大觀園。

回音谷

位於上腰子寨山路的終端。谷兩側崖壁緊夾,高200餘米。於谷下呼叫,[聲盪谷頂],[清晰洪亮];[於谷頂呼叫][,音旋谷底][,波及對山]、[東谷]、[西坡],[聲如洪鐘],[餘音迴蕩]。[如上下齊吼],[吃喝聲此起彼應],[如陣鼓轟鳴],[山搖地動]。

花谷幽徑

位於回音谷東頭,系一條兩山相夾的山道,長約150米,寬約30米。仰望兩壁,灌木蔥籠,藤蔓懸掛。右坡上有株大珙桐,分生兩主幹,每逢仲夏,花開如鴿,風動似飛。而道邊多龍蝦花、[蘭草花]、[金銀花],[谷風徐吹],[花香撲鼻]。

天橋

回音谷南向千米處,有一面綠叢如幔橫掛天宇的斜坡,坡上部一孔呈半月形洞開,似橋拱,長約40米,高20餘米。拱上有一道約200米長的石樑有如橋面。此橋凌空飛架,兩端微翹,頂面寬4米,長滿青松灌木。登橋賞景,清風拂面,薄霧繞膝,碧天遼闊,橋下幽谷中七八座青峰如小樹靜立足下,遠望周邊,山巒奔踴,群峰翻騰。橋之西端凌空突出岩峰十幾米,似啄向天空的鷹嘴,鷹頭滿布常青灌木,如鷹毛茸茸。鷹顎頷為灰白色岩體。鷹之嘴尖上長一古松,飛出十多盤青枝。登鷹嘴撫松極目,山色盡覽。

岩涌塔

位於腰子寨頂北沿,有數處懸崖凌空凸出如台。立台鳥瞰,深谷陡如切,深達300多米的谷內數十座石峰拔地而起,比肩而立;有如塔林。峰壁有的儲紅,有的灰白,均有節理橫斷,層次重疊。峰體直徑大者百米,小者數米,或高或低,參差錯落。有的上粗下細,有的下大上尖,有的渾圓平齊,陽光照射下均館輝閃爍。峰頂或老松一叢,蒼勁挺拔,或灌木一片,蒼翠簇擁。雨天雲霧如濤,峰頂懸浮。此景即清乾隆《永定縣誌》所記之「層岩涌塔」。 竭功廟舊址沿腰子寨頂東行,途中有一凹地,面積約 400平方米,密林覆蓋,野藤纏繞,露出幾堵石牆,即為明代竭功廟遺址。相傳此廟是為紀念土家族起義首領向大坤竭力建功而建。全盛時,廟有兩進一殿,面積250多平方米,木石結構,青瓦蓋頂。民國年間,焚於兵火。今牆內殘留石門、石柱、石墩、瓦片等。

蟒松

腰子寨脊嶺東北端,有一塊灌林扶疏、戴草叢生的小台地,面積約100平方米,長有武陵松10餘株。其中一株胸徑約35厘米,自地面向上80厘米處彎曲東伸2米,再折回呈弧形北. 向下傾,繼而彎曲向上,高達10餘米。樹身斑駁如鱗,宛若蟋體昂首的巨蟒。 摺疊梭鏢岩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自回音谷東下黃蓮灣約50米,山還林中一細長峰,形如梭縹。頂端約5米長,錐體如矛頭;矛頭下細圓如長柄;圓尖相接處,有節理若 == 箍,箍上小灌木叢生如纓。突兀聳立,直指蒼穹。從黃蓮灣沿陡山盤旋而下,左邊石峰簇擁,峰壁峰頂林木蒼鬱,梭鏢峰更顯挺拔。

鷂子寨

景區因有老鷹嘴似一隻展翅飛翔的雄鷹和長年棲息着很多的鷂子而得名。位於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的核心部位。該景區面積為12平方公里。是張家界核心景區內面積最大,線路最長,景點最多的遊覽區。景點名稱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將軍命名、題寫。景區建設注重環保,健身和民族風情的結合,融生態文化與民俗風情的結合,旅遊專家和遊覽景區的業內人士均該稱「鷂子寨是探險、健身、休閒的最佳場所。」 鷂子寨以險,奇、雄、野為特色,其「險讓您領略」無限風光在眾峰「膽顫心驚、有其回味無窮的驚險經歷,「凌空驚魂」等景點讓您感慨萬千,是人生旅途難以忘懷的亮點。「奇」更是讓您感嘆造物主的生氣和偉大,惟妙惟肖的「梭鏢峰」,能上能下的「天橋」等景點。給您走南闖北的增添新的閱歷和記載。「雄」的氣魄讓您飽嘗一覽眾山小豪邁,「萬筍爭春」, 「將軍閱兵」等景點,將您帶入了萬里江山盡收眼底的「居高臨下」的氣勢。「野」讓您遠離城市的喧囂,在清泉石上流,「山花爛漫」四季香,鳥語蟬鳴,猴戲水中魚徜徉。 「花香溪」、「萬花爭妍」等景點,給您沒的享樂,花的芬香,天簌的聲音。 鷂子寨景區以自然生態給您以「身在何處」、「今夕是何年之感」。而提供給您的服務設施,讓您感受到土家建築的精華,獨有武陵山區風格設計各種建築小品的「魅力」。「鷂鷹堡」給您展示原始的土家先民的古樸, 「弈棋坪」的象棋正給您運籌帷幄的開局,「鷂鷹石」待時飛,「化石游道」感嘆滄海桑田的巨變,蘑菇游道實現您童年蹦蹦跳跳的樂趣,「軍樂路」迴蕩着向前進的激情,「腳印」伴隨着您步步登高, 「喜」字路喜氣洋洋,木棧道承載着千年遺蹟。 鷂子寨景區為您舒適旅行,在有驚無險、處處舒暢的狀態下,開發了169個最佳觀景台,觀景台上共和國將軍悶「獨具將心」墨寶,蘊藏不同時代將軍的風采,濃縮着軍路旅文化的樂章。15公里游道,給不同的遊客以不同的感受, 30多處給你小憩、放鬆、觀景的設施,讓您或伴清風、或邀明月、或觀紅日,或看雲起霧靄,在 觀賞中不受驚擾,在品味中不感到煩惱。在遊覽中不感到有任何困難。特別是百應谷餐館,土家特色的建築隱在萬綠從中,是人居更是仙境,土家人飲食,讓您大開眼界,大飽口福。若攜友到此,捧茗而觀遠近群峰,執酒而品嘗土菜更別具一番情味。有緣在深山品奇味,其樂無窮。或醉於萬花叢中,或臥於青石板上,或伏於月光之下,快哉,爽歪。遠方的您,眼到不如身到,心動不如行動,不可想象的鷂子寨。等您悄悄而來,給您另一個天地、另一中享受、另一種收穫。 猴山樂園湖南張家界張家界森林公園的獼猴(13張)國家森林公園通過對動物的有效保護,獼猴增加相當快,現有獼猴22群1000多隻。為了滿足遊客嬉猴之趣,於1992年在公園門票站附近特地開闢了獼猴的棲息地——猴山樂園,每天都有幾百隻獼猴聚集在這裡。

參考來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