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仁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仁願
大臣
宰相
國家 唐、武周
姓名 張仁願
位階 正一品
封爵 韓國公
族裔 漢族
籍貫 華州下邽(今渭南市臨渭區下吉鎮)
初名 張仁亶
出生 不詳
逝世 714年

張仁願(7世紀?-714年),中國唐朝華州下邽人,本名張仁亶,後為唐睿宗諱,改為張仁願,名將、宰相武則天在位時曾任殿中侍御史、檢校幽州都督,唐中宗時期任朔方軍總管等職,拜同中書門下三品,封韓國公。「將軍天上封侯印,御史台上異姓王」的典故正來源於此。

人物生平

張仁願少有文武之才。武則天時期任殿中侍御史、檢校幽州都督。當時,東北營州的東突厥逐漸強盛,尤其是長壽三年(694年)默啜自立可汗之後,便成為威脅唐朝北疆的大患。突厥常常入寇騷擾,攻城略地,攪得邊疆百姓幾無寧日,無法正常生活、生產。武周聖歷元年(698年),突厥默啜率兵攻打媯、檀等州,揚言欲取河北,進陷定州、趙州。朝廷派狄仁傑知帥事擊突厥,默啜掠大量財物北歸。路過幽州時,張仁願率兵截擊,與默啜大戰。仁願身士卒驍勇無比,廝殺時手上中箭,血流不止。他的毫不退卻,堅持指揮,突厥大敗。神龍二年(706年)十月初九,調回京城,任左屯衛大將軍,兼檢校洛州(今河南洛陽東北)長史,一時「遠近震慴,無敢犯者。」[1]時人都說:「洛州有前賈(賈敦頤)後張,可敵京兆三王。」

唐中宗神龍二年(706年)十二月,默啜入寇鳴沙(黃河青銅峽南),進掠原州、會州等地,奪走牧馬余匹,情況十分危急。707年,中宗命張仁願為朔方軍總管,統帥大軍禦敵。仁願臨危受命,跟蹤默啜掩殺,大破突厥,奪回被掠去的牧馬和財物。張仁願擊潰突厥後,立即部署北疆防務。中宗景龍二年(708年),張仁願乘默啜悉率其眾西擊突騎施、營州一帶空虛之機,奏請朝廷奪取漠南並沿黃河北岸築「受降城」,加強防禦,首尾相應,斷絕突厥南寇之路。當時人多認為把城築於突厥地界,興師動眾,勞民傷財,最後還要被突厥奪走。張仁願力排眾議,陳明利害,經獲中宗同意,他僅用兩月時間,築好三城。中城在拂雲祠,這裡是黃河北岸(今包頭西南)原來突厥向南出兵,都要在拂雲祠舉行禱告儀式,然後點齊兵馬,渡河南下。張仁願正好把中受降城築於他們誓師之地。東城建於今內蒙托克托。西城築於五原西北。三城各相距四百餘里,占據黃河北岸險要之地,遙相呼應,「據虜要衝,美水草,守邊之利地。」[2]構成一道堅強的防禦屏障。仁願又向北拓地三百餘里,在牛頭朝那山設置烽火台一千八百所。自此,擋住突厥南犯之路,「突厥不敢渡山畋牧,朔方無復寇掠。」唐朝減裁鎮兵數萬,每年節省軍費數億計。仁願築城一反常例,無壅城、曲敵、戰格等城防禦建築,但人們仍然敬重張仁願禦敵於千里之外的英雄氣概。張仁願善於用人,號令嚴明,以功論賞罰,將士無不誠服。他戍邊多年,為大唐北疆百姓帶來和平和安樂,邊疆人民愛戴他。開元二年(714年)年六月初十(7月25日),因病去世。張仁願死後,人民在受降城立祠,對他表示深切的懷念。子金吾將軍張之輔,孫張通儒、倉部郎中張通幽(後改名張知微)。

注釋

  1. 《新唐書·張仁願列傳》
  2.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