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開普勒空間望遠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開普勒空間望遠鏡原圖鏈接[lianjiedizhi 來自 搜狐 的圖片]

開普勒空間望遠鏡英語:Kepler Mission)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設計來發現環繞着其他恆星類地行星太空望遠鏡。使用NASA發展的太空光度計,歷經九年多的時間,在繞行太陽的軌道上,觀測10萬顆恆星光度,檢測是否有行星凌星的現象(以凌日的方法檢測行星)。為了紀念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這個任務被命名為開普勒任務。

開普勒是NASA低成本的發現計劃聚焦在科學上的任務。NASA的艾美斯研究中心是這個任務的主管機關,提供主要的研究人員並負責地面系統的開發、任務的執行和科學資料的分析。開普勒任務進度的處理是由噴射推進實驗室執行,貝爾太空科技公司負責開普勒任務飛行系統的開發。

開普勒太空船於美東時間2009年3月6日22時49分57秒從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已確認了130多個系外行星和發現了超過2700顆候選行星

2013年5月15日,開普勒空間望遠鏡由於反應輪故障,無法設定望遠鏡方向,因此被迫停止其搜尋系外行星任務。同年8月15日,NASA宣布放棄兩個故障的反應輪,以替代計劃使用剩下兩個正常的反應輪重新開始工作。

2018年10月中旬,開普勒空間望遠鏡飛行燃料已出現燃料即將用罄訊號[1],正式進入退役倒數階段,科學家們正盡力將所有數據回傳地球。至10月30日,其燃料已完全耗盡,無法再受指令控制。後續任務將由同年4月成功發射升空的「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TESS)」接手。

成果

開普勒空間望遠鏡於2010年4月1日宣布的第一個主要研究結果。正如天文學家預期,最初發現的行星都是短周期行星。隨着任務持續繼續,更多長周期行星候選逐漸被發現。2011年12月,總共有2,326顆候選行星被發現。其中207顆與地球大小相似、680顆是超級地球、1181顆為海王星大小、203顆為木星的大小、55顆則比木星更大。此外,48顆候選行星被發現位於可居住區。開普勒空間望遠鏡團隊估計,大約有5.4%的恆星擁有地球大小的行星候選,而17%的恆星則有多顆行星。

2011年12月,兩顆候選行星開普勒20e與開普勒20f被證實環繞類太陽的恆星開普勒20。

2016年5月10日,NASA宣布開普勒空間望遠鏡已經發現1,284顆新行星。根據大小推測,約有550顆可能是岩石行星,其中九顆位於行星適居區[2]

截至2018年,天文學家發現超過18,000顆系外行星候選者,大約3,800顆已被確認,2,325顆由開普勒空間望遠鏡所發現。

視頻

開普勒 太空望遠鏡

天文視頻 珍貴視頻:回顧開普勒望遠鏡發射全過程 讓人懷念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