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開封市汴梁婚俗文證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開封市汴梁婚俗文證博物館是一家致力於收藏、保存、研究紙質文物的歷史類專題性民辦博物館[1],位於河南省開封市禹王台公園紅樓。它由開封市民間收藏家張洪軍創辦,並於2015年1月獲批民辦博物館資質,是開封市首批成功申報的民辦博物館之一。

汴梁婚俗文證博物館是傳播紙質文物收藏、鑑定知識和技術,訴說紙上的歷史與文化,繁榮開封市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為宗旨,推進了相關研究及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加的文化需求。

概述

汴梁婚俗文證博物館原址位於河南省開封市龍亭區卷棚廟街21號,即張先生住所,後遷址開封市禹王台公園紅樓,並正式對外開放

博物館展廳面積共200㎡,館藏文物20000餘件,收藏時限從清代延續至近現代,藏品種類涵蓋婚書、契據、筆記、書表、票據、歌影、證書、毛主席詩詞語錄、軍事材料、印章模類,其中尤以婚書富有特色。

創辦人

張洪軍,男,漢族,1948年生,開封火電廠退休職工,民間收藏家,許昌學院中原農耕文化博物館特聘顧問。自幼愛好收藏,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嘔心瀝血,足跡遍及祖國四方,收集藏品數萬件,形成了一定的體系和規模。收藏事跡在鳳凰網、騰訊網、中國新聞網、開封網等多家網絡媒體及《中國新聞報》、《中國日報》、《大公報》、《世界經濟報》、《中國老年報》等數家報刊[2]報道。

2013年7月在河南省電視欄目「華豫之門」舉辦的民間鑒寶評選活動中獲「開封市十大民間國寶」稱號。原國家文物局呂濟民局長早在20世紀90年代亦給張先生題詞:「婚書收藏為華夏婚俗研究提供了寶貴的歷史依據」。

創辦歷程

1、文革前夕,20世紀60年代初,開始集郵,在集郵過程中發現票據、婚書等紙質材料,從此對它們產生濃厚興趣,於是開始了有意識的收藏徵集歷程。後在積累交流的過程中,開始在家庭展示交流。

2、21世紀初,婚書材料曾赴香港某婚慶公司展示。

3、2010年左右,開始四處奔走,尋找辦展機會,並得到開封市文物局及開封市博物館大力支持。

4、2010年起,婚書、文證交替於翰園碑林展出,展期兩月。

5、2013年,婚書材料於開封鐵塔公園展出,展期兩月。

6、2014年春,啟動民辦博物館申辦,館舍定名汴梁婚俗文證博物館,開始藏品整理及材料書寫。

7、2014年5月,館舍由住地河南省開封市龍亭區卷棚廟街21號遷至開封市禹王台公園紅樓,重新布展,設婚書陳列、文證陳列。

8、2014年8月,汴梁婚俗文證博物館申報成功,成為開封市第一批成功申報的民辦博物館之一。至此,汴梁婚俗文證博物館正式面向社會開放

館舍布局

紅樓,坐東朝西,占地面積600㎡,建築面積300㎡,是一座具有歐洲建築風格的兩層小樓,紅色磚牆、紅色木質地板、紅色屋脊,從內到外,從上到下均以紅色為主調,故名紅樓。作為開封市文物保護單位,它見證了中國革命歷史和古城開封發展,建築本身就包含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汴梁婚俗文證博物館陳列主體為婚書,喜慶的主題與紅樓的外觀相呼應。受紅樓建築內部格局限制,展廳分間,共上下兩層10間展廳。其中婚書展廳9間,文證展廳1間。

視頻

開封市汴梁婚俗文證博物館 相關視頻

張洪軍:收藏往日記憶 弘揚雷鋒精神
張洪軍

參考文獻

  1. 艱難前行——民辦博物館創辦思路初探(一),搜狐,2018-07-10
  2. 報刊分類表 ,道客巴巴,2012-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