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建功神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建功神社
此特殊的鳥居為「三輪鳥居」與
「兩部鳥居」的綜合體,
圖片來自隨意窩日誌

建功神社設立於昭和3年(西元1928年),是台灣日治時期位於臺北州南門町的一座神社,位在今日之臺北植物園內。

二戰後,建功神社在民國44年(西元1955年)被改建為南海學園內的國立中央圖書館總館,直到民國75年(西元1986年)國立中央圖書館總館遷至中山南路的新館,神社建築移交給國立教育資料館,現今改為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南海書院。

神社歷史

建功神社是祭祀因公殉職的人員,其設立自官方至民間皆極為重視,故而有台灣的靖國神社之稱。在建功神社設立以前,臺灣尚無祭祀因公殉職人員的固定場所,最初於明治35年(西元1902年)在臺南市 舉辦招魂祭,第二次則是於明治41年(西元1908年)在台北舉辨。之後每年以濁水溪為界,以北在台北圓山公園,後移至新公園,以南在台南舉辦招魂祭。

臺灣神社宮司山口透大正2年(西元1913年)即向臺灣總督府提議設立招魂社,但其提議並未被採納。直到大正14年(西元1925年),簑和律師再次提議建立神社,又適逢台灣始政三十周年,故臺灣總督伊澤多喜男發表了將建立官祭招魂社作為始政三十周年的紀念事業,以設立永久的社殿,並配置神職人員,使遺族和一般民眾亦能夠隨時參拜。為此台灣總督伊澤多喜男親赴東京日本首相加藤高明國庫編列預算,並選定臺北州南門町(今日之台北市植物園)約四千坪的土地建設招魂社。

昭和元年(西元1926年)4月30日靖國神社例祭日時,神社舉行地鎮祭動工,而此招魂社的名稱(社號)於昭和3年(西元1928年)1月12日由臺灣總督府公布為「建功神社」,並同時公告了可入祀者的資格。昭和3年(西元1928年)3月舉行上棟祭,同年7月14日舉行鎮座祭,15日舉行臨時例祭

建功神社的社格屬無格社,供奉日本自明治28年(西元1895年)領臺以來在台灣的戰死者、準戰死者、殉職者、準殉職者、殉難者,不分臺日及地位高低,在經總督府籌組的「建功神社合格者資格審查會」審核通過後才可入祀。

昭和20年(西元1945年)的臺北大空襲中,建功神社的神橋南側遭空襲損毀。

神社現況

建功神社在二戰後由教育處接收,許多日本象徵物品被移除,建功神社參道大門、鳥居、參道兩側石燈籠等設施皆已不存。

民國43年(西元1954年),教育部在此處籌建的一系列總稱為「南海學園」文化設施──博物館群的建立。今日建功神社原址所見建築是於民國44年(西元1955年)改建而成。 日治時期的神社建築外觀雖已遭大幅變動,但大致維持原有的格局,而建功神社主建築神池玉垣亦保留,並於民國102年(西元2013年)以「國立中央圖書館舊址」之名列為臺北市歷史建築

神社建築

建功神社由台灣總督府營繕課技手井手薰設計,本殿及拜殿浦田永太郎承攬施工。建功神社整體皆為鋼筋混凝土及磚造建築,主要設施為本殿、拜殿、鳥居、神橋及神池。社殿外牆使用了北投窯業會社生產的小口四丁掛面磚及洗石子,本殿屋頂為銅板瓦,向拜、側廊(參集所)及鳥居的屋瓦為鶯歌莊生產的中國式青瓦,本殿內部使用了阿里山產的扁柏,瑞垣及神橋至拜殿間的地板使用了士林產的板石做亂石砌。鳥居高約六公尺,頂部鋪設屋瓦,外表為洗石子。神橋長約20公尺,外表為洗石子。昭和4年(西元1929年)10月增建瑞垣、西參集所、神職宿舍。昭和5年(西元1930年)增設東參集所、神池南側的兩座燈籠。

神社平面呈南北長軸向,由外至內依序為參道、鳥居、神橋、手水舍、拜殿乃至最深處之本殿,其他附屬空間,如休息室與社務所則於拜殿兩側延伸,配置與一般神社並無太大差異。

建功神社[1] 建築形式極為獨特,主體結構為日本式,但外觀則採「漢、和、西洋混合」的建築樣式。圓頂設計及中國牌坊式的鳥居,為日本傳統神社未有之建築式樣,也多少影響台灣本土建築樣式的變革。

社徽

建功神社的社徽為八咫鏡內的對向鳳凰,中心上部有一「台字紋」。八咫鏡代表日本國體的精神,鳳凰為臺灣傳說中最吉祥的鳥,台字紋則是代表臺灣。

歷任社掌

  • 豐福長人:任期為昭和16年(西元1941年)-昭和20年(西元1945年)。

參考文獻

  1. 象徵台灣的五座神社,Yahoo新聞,202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