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廣州市劬勞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廣州市劬勞中學(劬勞中學)——始建於一九六八年,前身叫瀝滘中學。一九九二年由海珠區政府、原新滘鎮政府、香港著名愛國人士何善衡先生以及社區群眾共同集資在現址建成,並定名為「劬勞中學」(「劬勞」取自《詩經小雅》「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意為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1]

學校設施

劬勞中學位于海珠區南洲路與廣州[2]大道交叉地段,學校占地總面積達15036平方米,現有24個教學班,設有各種教育教學場室並配備先進設備、實驗室及電子閱覽室,,學校建成了海珠區中學首家智慧自助圖書館,太陽能風能環保供電系統(風力發電),校園智能廣播系統、校園錄像監控系統、圖書管理系統,1730平方米的體育館、200米環形跑道、橡塑運動場、獨立籃球場、活動排球場、羽毛球館、乒乓球館、游泳池等體育場地設施。圖書館、地理園、生物園等均具備,無線有線網絡已經全面覆蓋校園。

教學資質

劬勞中學教職工中多數以中高級職稱教師為主,因地處城鄉結合部,造成生源薄弱的現象。學校提供優良的教育教學氛圍,連續多年在各類辦學成績中穩居區內同類學校前列,綜合成績穩定提升。

教學風格

劬勞中學主要注重校園文化環境建設,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完善環境育人的功能;經常開展傳統文化教育,貫徹德育特色、嚴抓校風,特別是結合校名「劬勞」進行一系列的「信」、「禮」、「孝」文化教育,加強對學生的感恩教育

劬勞中學貫徹其「德育為先、夯實基礎、發揮個性、體驗成功」的辦學理念,以改革為動力,以質量為目標,形成以德育為主線的學校、家庭、社區三位一體定得教育結構,為在校學生提供優質初中教育服務

學校文化

育人目標

培養知書達理、健全人格的新一代合格公民

校風

尊師 愛校 守紀 文明

學風

刻苦 善思 感恩 進取

辦學理念

在新一代領導班子的帶領下邁出了時代的步伐,確立了「以人為本,激發興趣、發展個性、體驗成功」的辦學理念,並加強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實幹型、創新型」 的教師隊伍,以改革為動力,以質量為目標,形成以德育為主線的學校家庭、社區三位一體的教育結構,並結合國家級子課題的開展,逐步成為一所高效優質、自具特色的市一級品牌學校。

辦學特色

恩澤教育(感恩教育)

辦學規模

學校1997年即被評為海珠區區一級學校,是首批區一級學校之一。現在全校有25個教學班,教職工83人,專任教師77人(其中中高級職稱教師51人),校級領導3人(支部書記1人、校長1人、副校長1人),教師中碩士學歷6人、占7.2%;大學本科61人、占79.2%;大專學歷12人,占15.6%。專任教師學歷全部達標。

視頻

廣州市劬勞中學 相關視頻

廣州市海珠區劬勞中學-2019屆初三畢業生送考
劬勞中學大課間跑操活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