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珠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海珠區隸屬廣東省廣州市,曾榮獲全國城鎮市政養護示範設施最高獎項「扁鵲獎」。

海珠區位於廣州市區南部,北部與荔灣區越秀區天河區隔江相鄰,東部、西部、南部分別與黃埔區、荔灣區(原芳村)、番禺區相望。全區總面積90.40平方公里,著名景點有海珠濕地、黃埔古村、孫中山大元帥府舊址等。1950年7月,成立河南區人民政府;1980年7月,稱海珠區人民政府至今。

歷史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廣州市政府於1950年7月,將原海珠區城區部分的3個區(蒙聖、洪德、海幢)合併,成立河南區人民政府。

以後30年間,其稱謂多次變動,1980年7月稱海珠區人民政府至今。

行政區劃

1991年,全區共有19個行政街、1個鎮,設303個居民委員會、18個村民委員會。19個街道是赤崗新港、曉港、小港、江南中、濱江、素社、紡織、基立、寶崗、躍龍、二龍、海幢、南華西、洪德、鳳凰、沙園、昌崗中、南石頭,1個鎮是新滘鎮。新滘鎮設18個行政村:聯星、石溪、五鳳、瑞寶、三滘、瀝滘、鳳和、東風、紅衛、龍潭、土華、小洲、赤沙、北山、侖頭、琶洲黃埔官洲村

1991年7月,新滘鎮從鳳和村劃出一部分成立桂田村;1996年8月,增設石基村

1996年9月,成立鳳陽街道辦事處,下設15個居民委員會。

1998年7月,行政街調整為12個:赤崗街、南石頭街、新港街、沙園街行政區域不變;鳳陽街行政區域擴大至整個五鳳村;寶崗街、海幢街、躍龍街合併,取名海幢街;南華西街、洪德街合併,取名南華西街;紡織街、濱江街合併,取名濱江街;基立街、素社街合併,取名素社街;小港街、江南中街合併,取名江南中街;昌崗中街、曉港街合併,取名昌崗街;鳳凰街、二龍街合併,取名龍鳳街。調整街道行政區域後,行政工作按屬地管理。五鳳村劃歸鳳陽街管理;聯星村下屬28個經濟社,行政工作屬所在街道管理,聯星村合作經濟歸口區鄉鎮企業局管理。是年12月,成立瑞寶街,管轄新滘鎮的瑞寶村和瑞寶第一、第二居民委員會。

1999年1月,成立江海街,管轄新滘鎮的紅衛村和大塘、新村、台涌、石榴崗4個居民委員會。

截至2000年,全區共有14個行政街、1個鎮,設389個居民委員會、20個村民委員會。

人口分布

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市場經濟的建立,海珠區的人口數量變化比較大。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時全區總人口為776679人,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時全區總人口為1237273人,10年間共增460594人。

2018 年末,全區常住人口 169.36 萬人,增長 1.8%;戶籍人口 105.78 萬人,增長 1.5%。全區戶籍人口出生率 10.95‰,死亡率 7.00‰,自然增長率 3.95‰。政策生育率 97.98%, 出生性別比 113.84。

海珠區6 圖片來源於搜狗圖片網]

地理環境

海珠區位於廣州市區南部,四面為珠江廣州河段環抱,北部與荔灣、越秀、東山、天河區隔江相鄰,東部、西部、南部分別與黃埔、芳村番禺區相望。區域的主體為海珠島(河南島),此外還有官洲島和丫髻沙島。

海珠區氣候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由於瀕臨南海,受溫濕的熱帶海洋氣團影響,具有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溫暖濕潤、全年溫差較小、乾濕季節明顯的氣候特徵(本節實測數據資料均取自番禺區,因兩區氣候有較大的相似性)。

日照

海珠區位於北回歸線以南,一年中太陽先後2次直射,因此光熱資源充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503.6小時,年日照率34%。日照時間下半年大於上半年,其中10月最長,平均為180.1小時,3月最短,平均為55.6小時。

氣溫

年平均氣溫為22.4℃,最熱月為7月,平均氣溫為28.7℃,最冷月為1月,平均氣溫為14.0℃。1991—2000年極端最高氣溫為37.3℃,極端最低氣溫為0.0℃。由於受城市「熱島效應」影響,東北部人口稠密區比東南部果林區氣溫要高。

海珠區的風受季風支配,其主導風向是冬半年(9月至次年3月)盛行北風和偏北風,夏半年(4—8月)盛行東南和偏南風。每年的4月、9月為季風的轉換月份。在夏季風盛行季節,特別是7—9月常受熱帶風暴侵襲。

降水

1991—2000年年平均降水量為1783.8毫米。受季風氣候的影響,降水量的季節變化明顯。每年4月上旬開始進入雨季,至9月底結束,雨季長達6個月,集中了全年80%以上的降水量。一年中降水6月最多,達328.1毫米,11月最小,只有25.8毫米。前汛期(4—6月)主要由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帶來降水,後汛期(7—9月)則多受颱風(熱帶氣旋)等低緯度熱帶天氣系統影響帶來降水。而冬半年(9月至次年3月)受極地大陸氣團控制,帶來低溫、乾燥、少雨天氣,此間降水量一般小於年降水量的20%。

自然資源

區內的森林植被主要是分布在村落附近台地上的雜木和人工栽種的馬尾松林、小葉桉林、台灣相思林、竹林和一些被稱作「風水林」的樹木。

雜木林

這類林木主要生長在漱珠崗低緩崗地和台地上,是以常綠闊葉樹為主的次生林。樹種主要是潺膠木、破布葉、陰香、朴樹、鹽膚木等。也有一些人工栽培的鳳凰木、銀合歡等混生,林下灌木有九節木、算盤子、羅傘樹、了哥王、黑面神等。草本植物有土牛膝、地膽頭、野莧、鳳尾蕨、腎蕨等。一些古老的村邊林多作為「風水」樹保護下來,林相較密。

馬尾松林

主要分布在侖頭、北山等崗地。喬木以馬尾松為主,林下灌木稀疏,以桃金娘、野牡丹、白背葉、算盤子、黃牛木等為主。草本植物常見的有芒箕、鷓鴣草、野古草等。

小葉桉林

主要分布在北山、黃埔、赤沙等崗地,林下灌木主要有桃金娘、崗松、梅葉冬青、山芒麻、金纓子等,草本植物有咸蝦花、鬼針草、鴨嘴草、狗尾草等。

台灣相思林

主要分布在琶洲、石榴崗等崗地。林下灌木有山芝麻、馬纓丹、排錢草等,草本植物有馬鞭草、土荊芥、海芋、蟋蟀草等。

竹林

主要分布於赤沙、北山、侖頭、官洲、琶洲、紅衛、鳳和、石溪等村,其中以赤沙、官洲較多。常見的是粉單竹、勒竹、撐篙竹、青皮竹等。此外,曉港公園竹樹品種達103種。

庭園植被

主要有喬木樹種榕樹、大葉榕、木棉、南洋杉、樟樹、陰香、鳳凰木、白蘭花、木麻黃、桉樹、紫薇、肢腸樹、假檳榔、南洋楹、石粟、羅漢松等。灌木主要有桂花、茶花、含笑、黃蟬、大紅花等20多種。草本花卉有長春花、金粟蘭、蘭花、龍吐珠、五色椒、百日紅、夜合、秋海棠仙人掌等。藤本植物有爆仗花、綠蘿、使君子、爬牆虎、夜來香等。海幢公園和曉港公園等花圃還盛產鮮花和盆景。

經濟發展

1991—2000年,海珠區經濟建設始終保持在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軌道上,工農業和商業服務業都得到長足發展。1991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7.95億元、工業總產值10.57億元、農業總產值1.66億元;截至2000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56億元、工業總產值41.42億元、農業總產值1.98億元。經濟的持續發展,為全區各項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

據初步核算,2018 年,全區生產總值(GDP) 達到 1881.48 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同)增長 6.7%,高 於全國(6.6%)、全市(6.2%),增速位居全市第四。其中,第一 產業增加值 1.44 億元,增長 3.9%;第二產業增加值 283.48 億元, 2 增長 15.9%;第三產業增加值 1596.56 億元,增長 4.6%。產業結構 優化為 0.1:15.1:84.8,現代服務業比重達 51.3%,經濟密度達 20.81 億元/平方公里,人均 GDP 達 112103 元。

第一產業

1991—2000年,區農業生產主要集中在新滘鎮。由於實施「科技興農」,推廣果菜優良品種,發展「無公害蔬菜」生產和科學養殖,在農業生產可用土地不斷下降的情況下,蔬菜水果禽畜水產品的生產取得豐產,新滘鎮是市農副產品基地之一。2000年,蔬菜總產量5.8萬噸,水果總產量1.2萬噸,牛奶產量7214噸,「三鳥」出欄量19.7萬隻。其中鳳和韭黃、新滘豆苗、泉塘芥藍等優質蔬菜及石硤龍眼、尚書懷荔枝、紅嘴雞心黃皮等優質果品每年大量出口。

果園主要分布在轄區東部和東南部,在新滘鎮的瑞寶、東風、土華、小洲、官洲、侖頭、北山、龍潭、黃埔、琶洲、赤沙等村,連綿不斷,新滘鎮素有「嶺南佳果之鄉」的美譽。栽培的果樹主要有楊桃、荔枝、龍眼、香蕉、甜橙、番石榴、黃皮、木瓜、菠蘿、烏欖、柿、李等。

2018 年,全區農業總產值 2.26 億元,按可比 價格計算,增長 3.9%。全年蔬菜產量 1.33 萬噸,增長 20.7%;水 果產量 0.40 萬噸,下降 34.3%;水產品產量 0.33 萬噸,增長 44.8%。

第二產業

1991—2000年,區工業經濟經歷了高速增長和在調整中穩步發展歷程。1991—1994年,城區工業繼續處於高速增長階段,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達50.4%,1993年達到最高峰,為72.9%(按可比價計算)。1995年,城區工業進入調整時期,增長速度明顯放緩,1996年罕有地出現負增長。1995—2000年,工業總產值平均增速為11.1%(按可比價計算)。

1992年,區委、區政府為改變區街工業規模過小的局面,提出大力發展規模經濟的戰略思想。各街道迅速掀起上大項目、辦大企業的熱潮。到1993年,全區工業系統中上馬和試投產的年產值超千萬元項目有30個以上(含達億元項目8個)。其中城區工業系統規模項目有PP萬用瓦通塑料板、避雷器、PVC印刷收縮薄膜、特種印刷、ABS箱包、通信電纜、冷媒罐、穗海噴塗、椰汁飲料、傳真機等。後由於技術、資金、人才、管理等因素限制,部分項目失敗,有些街道因此背上沉重的債務負擔。

為將區街工業遷出「橫街窄巷」,1992—1995年,各街興建一批工業小區,合計占地面積24萬平方米,主要分布在燕子崗、石溪、南洲路、琶洲村、大幹圍及番禺市、白雲區等地。

其中最具規模的是南華西第五工業區,位於工業大道南大幹圍38號,占地140畝,截至2000年,建成標準廠房13幢約14萬平方米、員工宿舍4幢約2萬平方米,集團下屬企業23家和招租引進12家私營企業進駐,其中有廣州市特種變壓器廠、廣州華盛避雷器實業有限公司、南華工商貿易公司、廣州市恆暉實業有限公司等骨幹企業,成為南華西經濟發展的重要基地。該區共有員工3000多人,其中外來員工2200人,2000年被定為市外來人口管理工作示範點。

1995年,區工業系統着力推進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實施「抓名牌、促效應,抓科技、促水平,抓重點、促全局,抓投入、促產出,抓改革、促發展」的「五抓五促」思路,達到「緊中求活、穩中求進、加強管理、有效增長」。是年,南華西集團公司被市政府確定為重點扶持的大型企業集團之一。1996年,全區工業積極推進名牌戰略的實施。一是創名牌。共6種產品獲省、市名牌產品稱號,其中城區工業有4種,分別是南華西中央空調設備有限公司的ZK系列組合式空調機組、華盛避雷器實業有限公司的南華西牌6~22kV金屬氧化物避雷器、廣東阿波羅潔具有限公司的阿波羅牌電腦蒸汽房以及特種變壓器廠的山海牌樹脂繞注乾式變壓器。其中山海牌樹脂繞注乾式變壓器還獲得省名牌產品稱號。獲得省、市名牌產品稱號數量居全市8個老區之首。二是靠名牌。20世紀70—80年代,區原有不少企業是市縫紉機、自行車公司的配件廠家,隨着產業結構的調整,這些企業積極向新興的名牌產品、企業靠攏,及時從加工縫紉機、自行車零件向加工摩托車、汽車配件轉、投產。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0年,區內生產摩托車、汽車配套產品的企業有40餘家,其中具有一定規模和加工技術水平的有16家,年產值達3.1億元,創利稅超過2000萬元。

1999年,區工業局建立重點工業企業跟蹤制度,每年定出30家左右的區重點企業進行重點扶持和服務。是年確定29家重點企業,占全區工業企業數量的2%左右,但工業總產值、利潤、上繳稅金卻分別占全區工業企業的42.4%、41.1%和50.0%。重點企業中屬城區工業的約占60%。經過幾年的培育,重點企業的規模不斷壯大,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也不斷擴大,在區工業經濟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2000年,區科技園作為高新技術產業的承載體已初具規模,並成功引入廣州市精工電子有限公司項目。華盛避雷器公司等5家企業被認定為市的高新技術企業。此外,出現大元實業有限公司的新產品技術研究所等技術創新機構,以及海華空調設備有限公司項目內部招標制等形式的企業內部技術創新機制。技術創新活動促進了城區工業產品結構的調整和行業結構的優化,提升了產品的技術含量,湧現出一批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高並具有一定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產品。新技術研究院的高科技電子通信產品、特種變壓器廠的乾式變壓器、華盛避雷器實業有限公司的避雷器、第一水泵廠的水泵、阿波羅潔具有限公司的休閒潔具等產品的出現和不斷更新、提高,改變了區終端產品少、技術含量低的情況。

2018 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在中石 油天然氣南方公司增長 74.8%帶動下,實現產值 464.36 億元,增長 44.7%。新引進中石化天然氣華南銷售中心,智能製造巨頭三一重 工、工業互聯網平台樹根互聯等落戶海珠,成功舉辦中國工業互聯 網大會、廣州市人工智能產業大會。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穩 步提升,企業營運效益良好,利潤和收入持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態 勢,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 468.28 億元,增長 25.1%;利 潤總額 11.74 億元,增長 33.3%。 建築業產值保持增長。2018 年,全區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實 現總產值 637.82 億元,增長 10.3%,其中省內產值 565.08 億元, 7 增長 2.3%。從構成分析,建築工程產值 587.83 億元,增長 9.4%; 安裝工程產值 29.55 億元,增長 32.7%;其他產值 20.44 億元,增 長 10.0%。

第三產業

2018 年,全區海關進出口總值 269.25 億元, 增長 1.6%。其中出口 192.77 億元,增速 9.2%,增速位居全市第二; 進口 76.48 億元,下降 13.6%。新增培育 10 家優質市場採購貿易試 點企業,全區市場採購貿易試點企業達 20 家,合共拉動出口增長 49.9 個百分點。一般貿易出口前 20 企業中民營企業占比達 55.0%, 企業數量增加 37.5%,出口額 21.08 億元,增長 38.7%。全區合同 利用外資 4.90 億美元,下降 6.5%;實際利用外資 4.00 億美元,下 降 26.7%。服務外包全口徑執行額為 7.38 億美元,增長 51.6%,增 速位居全市第一;其中離岸執行額為 3.02 億美元,增長 0.4%,增 速位居全市第二。

創新發展

2018年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出台海珠區 創新引領高端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 年),與廣東財經大 學、廣州市科技金融服務中心共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金融和數字經 濟協同創新研究院,推動創建琶洲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創新試驗 8 區。白俄羅斯國家科學院廣州創新中心落戶海珠,國科大灣區創新 城選址琶洲,將建成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及產業基地。琶洲入 選省首批人工智能產業園,進入廣州十大價值創新園序列,正式成 為中國商務區聯盟成員,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創新步伐加快,77 家重點招商企業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 182.42 億元,增長 94.5%。 中大國際創新谷正式掛牌,10 個 IAB 企業進駐首個啟動園區鷺江 園區,廣東道地中藥材紅珠膠囊成果實現 2000 萬價值技術轉化。 海珠創新灣城市設計及控制性詳細規劃獲批通過。 創新載體加快完善。唯品同創匯、粵科華南檢測技術裝備園、 YEC 聯合立方青年創業城、保利 1918 智能網聯產業園、邦華 BIG 大幹圍藝術園區先後開園運營。新增 10 家科技企業孵化器、2 家 眾創空間;目前全區有科技企業孵化器 45 家,總孵化面積 66.72 萬平方米;眾創空間 22 家,初步建成了以國家級孵化器為龍頭、 省市級孵化器為主幹、各類眾創空間為基礎的梯度化孵化育成體 系。廣州啟盛會展產業孵化器、中山大學科技園入選首屆中國孵化 器 50 強。 創新主體加快培育。2018 年全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突破 700 家。發明專利申請 3716 件,增長 54.1%;發明專利授權 775 件, 增長 7.2%。艾美網絡、有車以後、巴圖魯入選德勤-2018 廣州 20 9 強,速道信息、易尊網絡上榜廣州明日之星,睿科研究院正式掛牌。 [1]

市場主體

2018年,全區持續深化營商環境改革, 2018 年末全區各類市場主體 16.31 萬戶,同比增長 4.7%,註冊資 金 4639.14 億元,增長 26.0%。其中新增註冊資本 5000 萬元(含) 以上企業 253 戶,增長 156.4%;新增註冊資本 1 億元以上企業 29 戶,減少 23.0%。新登記從事 IAB 行業的企業 4337 家,占新登記 企業的 29.0%;新登記從事 NEM 行業企業 412 家,占新登記企業 2.8%。新增「四上」企業達 544 戶。 招商引資成效明顯。落實首席服務官工作機制,做好重點招商 企業從落戶選址到紮根海珠發展的全生命周期服務。2018 年,全區成功引進落地神馬搜索、樹根互聯、省廣股份、盒馬鮮生等 77 個優質企業,其中包含 8 家世界 500 強投資企業、16 家中國 500 強投資企業。200 余個重點招商項目實現營收 486.1 億元、稅收 20.5 億元,分別增長 26.1%、12.1%。 總部經濟穩步發展。區重點總部企業從 2017 年的 161 家增加 至 2018 年的 175 家,實現增加值 453.37 億元,占 GDP 的 24.1%, 稅收貢獻占全區總額的 41.1%。

城區建設

2018年編制海珠區發展戰略大綱(2017-2035 年) 和數字化現狀圖,劃定生態控制線、城鎮開發邊界、永久基本農田 保護線等三條控制線。完成海珠生態城功能片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2013-2020 年)調整完善方案編制工作,劃定海珠區永久基本農 田 447.3 公頃,新增建設用地規模 302 公頃。有序開展石溪、龍潭、 琶洲南等 7 個片區策劃項目。推進老舊小區微改造項目 87 個,龍 武里、蘭蕙園等 36 個微改造項目完工,惠及人口 44 萬餘人。啟動 512 棟老舊樓道項目改造,完成 110 宗舊住宅樓宇加裝電梯。實施 村社集體物業升級改造工作方案,全區 50 余萬平方米村社集體舊 物業改造升級成科技創新園區。積極推進城中村改造,瀝滘村村民 房屋補償安置方案表決通過率達八成,鳳和新市頭村完成公開選擇 合作企業工作。

環境質量

2018 年全區 空氣質量達標天數 306 天,占比 83.8%;PM2.5年平均濃度為 34μg/m³,下降 5.6%,創歷史新低;PM10年平均濃度為 55μg/m³, 下降 1.8%,順利達標。基本完成海珠濕地三期建設,中國濕地綠 色聯盟創新空間正式揭牌。清理淘汰高污染燃料小鍋爐 74 台,完 成 144 家揮發性有機物源排放清單,在全市率先開展機動車維修行 11 業揮發性有機物深度治理。制定海珠區強化「散亂污」場所清理整治 行動方案,清理整頓「散亂污」場所 2089 家。完成 2 個地塊共計 8.17 萬立方土壤修復。開展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調查生活源鍋爐 19 台,移動源加油站 26 個,實際清查工業源企業 34159 家。落實 中央環保督查「回頭看」,市交辦的 106 宗主辦件、3 宗協辦件全部 辦結。全年出動環保執法人員 18820 人次,檢查排污企業 9410 家 次,調處涉環保信訪投訴 6246 件,下達整改通知書 4468 份,作出 處罰決定 208 宗,移送法院強制執行 114 宗。

城區環境

2018年編制海珠區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地鐵 11 號線開工建設,優化客村立交、廣州塔、天慕廣場等周邊地區 交通路網,環島路(濱江西路—厚德路段)正式通車,新建主幹路 約 0.6 公里。完成新港東路、新港中路、新港西路等主幹道的品質 提升工作。推進城市主題花景建設,全年新建 2 公里綠道,綠道總 長度達 171.7 公里,在海珠濕地、珠江南岸、廣州塔南側等區域營 造花卉花境,完成主題花樹種植 5500 株。完成 13 條河涌 199 個排 水口整治工程,完成磨碟沙涌、康樂涌等 6 條河涌支管完善工程及 黑臭河涌整治工程。全面實行水環境整治責任制,建立三級河長責 任體系,設立河長 169 人,全年區、街道級河長累計巡河超過 5000 次,村居級河長基本實現每日一巡。實施珠江沿線堆場專項整治, 12 累計清拆違法堆場占用堤防護岸約 3100 米,拆除違章建構築物約 1800 平方米,清理現場堆土約 5 萬立方米,拆除河涌沿線違建 1765 宗,累計拆除面積約 62.08 萬平方米。

2018年全區榮獲 2018 年營商環境創新獎,全國 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綜合考評分數排名全省第一,試點工作 情況及成果被中國政府網、《人民日報》等媒體共 30 次報道。首 創的 CSO 首席服務官制度獲納入省「民營經濟十條」並全省推廣。 出台助企培優「明珠十二條」,開展「即照即營」改革,全面實行「二 十四證合一」,31 項涉及市級權限的審批服務事項納入琶洲分中心 受理,可「馬上就辦」的政務服務事項達 363 項,68%的非現場勘查 類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非現場勘察類事項實現「馬上就辦」率超 50%,創新「容缺受理」機制,公布 150 個事項的「容缺受理」事項。 在琶洲分中心打造「一站式」通關服務平台,提供 57 項海關業務服 務,平均通關時間加快 18%,並打造全市首個政務中心涉稅事項「全 國通辦」窗口,為區域內集中管理模式的企業提供涉稅事項「全國 通辦」服務。持續簡政放權,做好 91 項行政職權下放承接落實工 作,取消行政許可、備案事項 14 項,調整行政許可事項 80 項,清 理規範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 53 項。加快打造「數字政府」,新增 證照 100%實現電子化,存量證照轉化率達 55.4%,實現全區 21 個 13 部門 238 個事項紙質營業執照免提交,全區應用電子證照事項達 310 個,在全市率先推出無人服務「政務智慧小屋」。落實涉企收費 減免優惠措施和減稅政策,全年減稅 67.10 億元,降費 1650 萬元。

2018年制定「廁所革命」三年行動計劃,整修提升 184 座環衛公廁。持續加強「六亂」整治,組織各類專項執法整治以 及市容環境保障行動 340 次,出動執法隊員 6.7 萬人次。開展「五類 車」打擊整治工作,查扣「五類車」6 萬餘輛。積極開展查處違法建設 攻堅戰行動,累計拆除違法建設 273.9 萬平方米。推動垃圾分類回 收處理體系構建,累計清運各類垃圾 85 萬餘噸,無害化處理率達 100%。加快推進管道燃氣「三年提升」計劃,全年新增管道燃氣覆 蓋用戶 2.74 萬戶。全區登記來穗人員 98.7 萬人,登記出租屋 9.3 萬棟、56.7 萬套,分別增長 2.3%、9.5%,出租屋內刑事案件同比 下降 2.5%。大力開展打假治劣工作,全年共出動執法人員 13.15 萬人次,檢查單位 2.11 萬家,搗毀制假窩點 90 個,立案查處 504 宗。檢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 2.76 萬間次,檢查藥品、醫療器械、 化妝品生產經營單位 2327 間次,受理群眾舉報投訴 4426 宗,辦結 回復率 100%,立案查處各類食品藥品違法行為 596 宗。

社會治安

2018年刑事治安警情、立案數同比分別下降 20.9%、22.4%,破案率上升 6.9 個百分點,街面「兩搶」、公共場所 14 盜竊和傷害類警情同比分別下降 43.9%、24.9%和 31.6%。信訪總 量持續減少,全年受理和錄入信訪系統案件 2186 件次,同比下降 22.2%。各級人民調解組織共調解糾紛 10149 宗,調解成功率為 99.95% ,調解案件履行率 100%,成功調處群體性糾紛 67 宗。全 區社區服刑人員和安置幫教人員總體平穩,社區服刑人員無重新犯 罪,安置幫教人員重新犯罪率保持低水平。全區安全生產形勢保持 平穩,無發生較大以上安全生產事故。

教育事業

20世紀90年代,海珠區的教育事業有了較大的發展。1993年,被評為「廣東省掃除青壯年文盲達標區」;1994年被評為全國「普九」(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先進區和廣東省、廣州市特殊教育先進區;1998年,區屬公辦中小學全部通過廣東省中小學等級評估管理辦法規定的「達標學校」評估驗收。

1991—2000年,被評為省一級學校(園)的有:市第五中學、同福中路第一小學、萬松園小學、區實驗小學、寶玉直街小學、曉港中馬路幼兒園。被評為市一級學校的有:南武中學、市第九十七中學、前進路小學、昌崗中路小學。被評為區一級學校的有:鶴鳴五巷小學、土華小學、濱江中路第二小學、大江苑小學、濱江西路第一小學、後樂園街第一小學、五鳳小學、江南新村第一小學、劬勞小學、江南新村第二小學、昌崗東路小學、寶賢大街小學、劬勞中學。

區內適齡兒童全部入學;初中教學質量比前有所提高,初三升高中考試平均分在全市排名中名列第五名,合格率第六名。2000年高考544人上本科線,比上一年增長17%,是廣州市目標預測值的1.71倍(1999年1.23倍),933人上省大專線,比上一年增長19%,是廣州市目標預測值的1.87倍(1999年是1.34倍)。市第五中學、南武中學、市第九十七中學和市第四十一中學,都獲得廣州市高三畢業班工作一等獎。

2018年初三、高三畢業班工作取得重要突破,獲 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 6 項,居全市首位。初步形成 9 個立體學區 布局,新組建海珠區第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進一步擴大 5 個教育 集團輻射帶動作用。新開辦廣州市執信中學琶洲實驗學校(初中部) 等 8 所學校、幼兒園(校區),新增優質學位 5845 個。截至 2018 年 9 月,全區共有公辦幼兒園、中小學、職業學校、特殊學校 130 所,民辦幼兒園、中小學、職業學校(不含培訓機構)150 所,在 校學生、幼兒 17.49 萬人。學前三年兒童毛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 適齡兒童少年毛入學率均為 100%,戶籍內適齡殘疾兒童毛入學率 100%。2018 年共安排 53 所公民辦中小學的 761 個學位用於參與積 分入學工作,提供 2350 個公辦幼兒園小班新生派位學位。完成 5 15 個校園改擴建工程和 6 個校園功能微改造項目。

文化藝術

海珠區的文化工作在堅持「兩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繼續落實廣東省《南粵錦繡工程》和廣州市《金穗工程》發展文化事業的各項要求,較好地完成了《海珠區「八五」「九五」文化建設計劃》的主要任務。於1995年被評為「全國文化模範區」,1997年區文化局被評為市「掃黃打非、社會文化管理先進集體」;1998年被評為首批「廣東省實施《南粵錦繡工程》文化先進縣(區)」和市「群眾文化模範單位」稱號;1999年區圖書館被評為「國家一級圖書館」、「廣東省文明圖書館」,區文化館被評為「省一級文化館」,南華西街文化站被評為「廣東省十佳特級文化站」;區文聯先後在省文聯及全國文聯工作研討會上介紹經驗。全區文化事業的發展進入新階段。

2018 年,圓滿舉辦第五屆嶺南書畫藝術 節、2018 廣東鹹水歌(漁歌)歌會等活動,組織「羊城之夏」2018 廣州市民文化節等群眾文化活動 430 場,流行舞分館受邀參加 2018 年央視春晚演出和全國廣場舞集中展演。穩步推進省市文化館、圖 書館總分館試點建設,文化館分館實現 18 條街道全覆蓋,圖書分 館達 16 個;區圖書館總藏書量 85.8 萬冊(含電子圖書),進館 104.7 萬人次,借閱量首破 100 萬冊次,書刊文獻 112.4 萬冊次。小品《幸 福路上》、快板《盼》分別榮獲省第九屆群眾戲劇曲藝花會金獎、 銅獎。完成省級文保單位鄧氏宗祠保養維護工程,穩步推進南洲大 街 12 號蚝殼屋等歷史遺蹟保護修繕工作;許熾光等 2 人入選國家 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昌崗東路小學等 11 個單位入選廣州市非遺 傳承基地。嚴格規範文化市場秩序,深入推進「掃黃打非」,2018 年出動執法人員 3769 人次,搗毀非法出版物窩點 5 個,收繳非法 出版物 19446 冊(本),立案查處案件 18 宗。

體育事業

2018年高水平舉辦中國 10 公里錦標賽暨廣州 10 公里路跑賽、9 球國際公開賽、2018「走讀自然」海珠濕地徒步大會 等,組織1500餘名選手參與廣州塔登高公開賽,承辦市第十二屆「市 長杯」系列預選賽等。組隊參加橫渡珠江等市級體育活動,首次獲 16 22 人標準龍男子公開組冠軍。區屬體育場館堅持「雙 14」惠民開放, 承接各類活動近百場,惠及群眾 151 萬人次。加快基礎體育設施建 設,建設健身路徑 65 條、乒乓球檯 38 張、籃球場 1.5 片,羽毛球、 網球場、五人制足球場各 1 片。

民生保障

2018 年,全區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為 61744 元,增長 8.2%,其中工資性收入 36941 元,增長 6.0%; 城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 44365 元,增長 4.3%,恩格爾係數為 33.3%。

2018年打造「海創季」創業大賽、「海創驛站」「海 珠眾創孵化聯盟」三大創業服務品牌,提供全生命周期創業服務, 2018 年共舉辦創業大賽 2 季,扶持 19 家創新創業載體建設成為創 新創業(孵化)基地,累計促進創業 3721 人,帶動就業 1.35 萬人。 琶洲成為廣州市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核心園區。2018 年, 全區舉辦就業專場招聘會 15 場,組織就業創業指導進社區活動 34 場,開設創業培訓班 8 個,創業培訓及創業輔導 1144 人次。完成 各類勞動者職業指導和技能培訓 9698 人次,資助勞動力技能晉升 培訓 3173 人次。全區新增就業崗位 8.24 萬個,幫助 3.03 萬名城鎮 登記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就業率達 75.43%,實現就業困難人員 再就業 2.30 萬人,「零就業家庭」實現動態清零。轄內登記失業的應 17 屆高校畢業生就業 126 人,就業率 100.0%。

2018 年區財政安排用於民生和各項公共 事業的支出為 89.6 億元,增長 8.6%,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 81.6%。 其中教育支出 29.26 億元,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 14.09 億元,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 14.05 億元,城鄉社區支出 16.20 億元。 社會保障持續完善。2018 年末,五大險種參保人數達 290.94 萬人次,其中參加養老保險 51.02 萬人,失業保險 54.12 萬人,醫 療保險 89.88 萬人。低保標準提高到 950 元/月/人,城鎮「三無」人員 補貼發放標準提高到 1721 元/月/人;孤兒養育標準提高到 2263 元/ 月/人。共為 54261 人次發放低保金 5588 萬元,為 91 人發放臨時 救助資金約 36 萬元,為 12 萬人發放醫療救助 4698 萬元。共計向 各類優撫對象 1563 人發放定期撫恤金、優待金、生活補助約 3924 萬元,為優撫對象申請醫療補助共計 3 萬元。全年全區流動救助服 務隊共勸導流浪乞討人員 1835 人次,護送至市救助管理機構 152 人次,派發衣物、食品等 609 份。

2018年區老人公寓大樓投入運營,全區共新增養 老機構 3 家,新增床位 1113 張。大力推進 「銀齡安康」行動,共投 入 441.94 萬元為戶籍 60 周歲及以上老年人購買意外傷害綜合保 險,惠及 22.1 萬老年人。共為 125.5 萬人次核髮長壽金近 8000 萬 18 元。進一步提升「平安通」服務,共辦理平安通資助服務申請約 1.45 萬人,其中 80 歲以上老年人約 1.33 萬人,合計完成安裝 1.25 萬人。 繼續推進社區大配餐工作,投入 285 萬元提升全區 52 個長者飯堂 和配餐點助餐配餐服務水平。開展 2018 年海珠區廣東扶貧濟困日 活動暨深化「羊城慈善為民」行動,共接收善款約 1859.12 萬元;打 造全市首條 7.7 公里慈善列車運行線路,拍攝放映全市首部海珠慈 善主題微電影,舉辦首屆慈善午宴拍賣會,創建海珠區各類慈善標 志 43 個,區域慈善指數綜合發展全市第一。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 累計為梅州大埔縣 35 個村籌集資金 1.68 億元,脫貧率達 95.6%, 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幫扶前增加 5222 元。

醫療衛生

2018年全區共有各類衛生機 構 306 間,包括醫院 19 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40 間,門診 部 109 間,衛生所、醫務室、診所 132 間,公共衛生機構 6 間,其 中社會醫療機構達 238 間;擁有醫療床位 9307 張編制床位,10431 張實有床位。全區衛生技術人員 20055 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 5619 人,註冊護士 7824 人,藥師(士)890 人。深化分級診療機 制,深化醫聯體建設,建立 14 個專科聯盟,醫聯體共上轉門診病 人 33622 人次,下轉門診病人 543 人次,專家下沉基層坐診 200 人 19 次。區屬診療門診 640.96 萬人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急診 479.62 萬人次,增長 14.0%。區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保定點人數 41 萬人,同比增長 11.9%。持續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區全人 群簽約率 35.1%,重點人群簽約率為 82.5%。做好婚前醫學檢查和 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工作,全年婚檢人數 3678 人,孕前優生健康檢 查 7851 人,為 5257 戶提供三大重點病種篩查。

旅遊景區

將軍廟清代,河南有天后廟、關帝廟等頗有聲名,但至當代均已毀。倒是一座紀念勇衛鄉梓義士的「將軍廟」至今猶存。此廟位於二龍街(今屬龍鳳街)將軍直街內,始建於明代中葉,重建於光緒三十年(1904)。據傳,有一位姓周的龍導尾鄉更夫(司保衛之職),在一次與盜賊的浴血奮戰中身亡,鄉民十分尊重他的勇敢,尊稱他為「將軍」,特把其駐地建成小廟,塑像祭祀,稱「將軍廟」。該廟面積為81平方米,是磚木結構平房,兩進深,中間有一小橫廳。正門有石刻陽文的對聯:「功冠虎賁昭大勇,恩垂龍導煥重光。」廟內有幾塊石碑鑲在牆上,字跡已經模糊。塑像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建築結構基本完好。

聖旨牌坊在海珠區龍潭村有一座「樂善好施」牌坊,因這座牌坊是秉承皇帝旨意修建、上刻「聖旨」二字,又稱「聖旨牌坊」。

南宋狀元井相傳是張鎮孫故宅的水井,人稱「狀元井」。張鎮孫(1236-?),別字鼎湖,南宋咸淳辛末年(1271)進士,欽點為狀元,先後任過秘書監正字、婺州通判、龍圖閣待制等官司職。他為人持正不阿,甚得時人稱頌,但又因此得罪了權貴,被罷官回到廣東老家。及至元兵入侵,南宋瀕危,又被起用廣東制置使兼經略安撫使(地方軍事長官),負責守備廣東。曾組織民眾在謝村、石壁一線同元兵打過幾場硬仗。後來元兵攻打廣州,他據城死守,但終因軍餉不繼,城破被擄,在押解京師途中,自殺殉國於粵北大庾嶺。當時文天祥聽到這個噩耗亦非常悲痛。他生前著有《名臣言行錄》、《見面亭集》和《四書析義》等書,是一位忠烈而且有學識的愛國將領。後人在其龍導尾故宅宅基上立廟塑像「千秋奉祀」紀念他,並稱他為龍導尾鄉開鄉之祖,把他遺下的水井稱作為「狀元井」。

黃埔村古港位於新滘鎮(現琶洲街)黃埔村和石基村一帶。明代,河對岸的扶胥港(波羅廟)淤淺,這裡河面寬闊,村裡有馬鞍崗,是天然避風良港。清康熙年間,這裡為外國商船碇泊所、粵海關的掛號口,一時船舶雲集,有駁船直達十三行。當時此處是住有數千人的市鎮,商旅輻輳,店肆鱗次櫛比,甚是興旺。如今尚有遺蹟可尋。一門樓石刻「海傍東約」、「咸豐四年仲秋」等字;一石碑乃道光十七年(1837)泐石,文字內容述及當時的交通情況;還有英文石碑等物。村中街道布局與建築風貌有古代濱海城鎮痕跡,殘存的洪聖廟、天后廟等顯着古港特徵。天后廟前對聯「跡著莆田恩流鳳浦,德敷海國澤被鳳洲」可證當時這裡航運發達。古時此村名凰洲、鳳浦,後才稱黃埔。今建有凰洲、鳳浦牌坊。居民在清代出洋不少,新加坡著名僑領胡璇澤原籍此村。這裡是廣州最早的僑鄉。[2]

文物古蹟

海珠區在工業大道與昌崗交界處、同福路海珠區少年宮對面分別發現恐龍蛋片化石,對研究海珠區的地質地貌、礦產資源以及史前生物史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1954—1955年,在新港西路的中山大學校園內紅岩土崗出土屬於新石器時期的石斧等物,證明廣州河南(今海珠區)範圍內早有人類居住。1996年7月,在海幢公園南門西側發現的漢代瓦窯遺址,可證明海珠地區早在漢代就有手工業。20世紀五六十年代在區內數處出土漢墓45座,墓中各類文物也可見今海珠地區在漢代社會經濟的發展。明代至民國時期的區內文物建築,反映了海珠地區建築藝術及社會發展的文明史。

從現存的舊址、名人故居、紀念雕塑,充分反映區內人民可歌可泣的光榮革命傳統和敬仰先賢的優良傳統。這些名勝古蹟已成為海珠區愛國愛鄉教育的基地,也是吸引旅遊者的可貴資源。

城市排名

2018年9月,《2018年中國百強區發展白皮書》發布,海珠區排第21名。海珠區是廣東省廣州市的老四區之一,在廣州市珠江的南面,古稱江南洲,廣州人稱其為"河南",處在廣州市的中部,由珠江水系廣州河段前後航道所環繞,是四面環水的天然良壤。海珠區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是一個素有廣州"南肺"之稱的綠色島區。

2005年12月31日起,海珠區轄18個行政街道:赤崗、新港、濱江、素社、海幢、鳳陽、龍鳳、沙園、瑞寶、江海、南華西、南石頭、江南中、昌崗、南洲、琶洲、官洲、華洲。

建制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廣州市政府於1950年7月,將原海珠區城區部分的3個區(蒙聖、洪德、海幢)合併,成立河南區人民政府。以後30年間,其稱謂多次變動,1980年7月稱海珠區人民政府至今。

參考文獻

  1. [https:/baike.so.com/doc/1973304-2088406.html | 海珠區]
  2. | 海珠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