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廣州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廣州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申報工作)原圖鏈接來自 廣州大學網站 的圖片

廣州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2004年,是由原廣州大學生物與化學工程學院的環境科學系、教務處環境教育教研室和土木工程學院的環境工程專業[1]等單位合併組建的二級學院。

學院設有環境科學系、環境工程系和環境檢測中心等機構,開設有2個本科專業,擁有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環境工程專業學位碩士點。

目錄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19年12月,廣州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下設環境科學系和環境工程系,開設有2個本科專業,擁有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環境工程專業學位碩士點。

師資力量

截至2019年12月,學院有教職工99人,其中雙聘院士1人,教授20人,副教授33人,包括國家傑青1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博士生導師8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特聘教授:侯立安

學科建設

學院擁有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環境工程專業學位碩士點。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是廣東省優勢重點學科,是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區域水環境安全與水生態保護」重點學科群,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獲C-等級。環境工程專業是廣東省內同類專業中,首家通過工程教育國際認證。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2018年上海軟科全國排名46位,位居全國前25%。

學術研究

建設成果

經過近10年的發展,學院已形成環境地球化學、資源環境化學、室內空氣質量健康、汽車尾氣治理與固廢資源化、污染環境生物修復與化學修復等方等特色的研究方向,已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各類研究項目30餘項。在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4項、國家973項目專題2項、省基金和省計劃項目等項目10餘項;曾獲廣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廣東省環保科技二等獎、廣州市科技進步三等獎等獎勵;近5年來,出版著作材和教學指導書近10部。

科研平台

學院擁有多個省部級科研教學平台。實驗室面積5000平方米,擁有高精度等離子體質譜儀、離子色譜儀、超低本底液閃儀等大型科研儀器,總價值1億元。

廣東省放射性核素污染控制及資源化重點實驗室、廣州大學固廢資源化與環境材料研究中心、珠江三角洲水質安全與保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廣州大學-林雪平大學城市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

科研團隊

界面微觀過程與水淨化研究團隊、環境健康研究團隊、環境微生物與水污染控制研究團隊、有害元素環境生物地球化學與污染修復研究團隊、水-土環境過程模擬與污染控制研究團隊、環境大分子材料研究團隊、固廢資源化與環境材料研究團隊、海洋全球變化生物學團隊、環境生物技術與資源化研究團隊。

視頻

廣州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相關視頻

廣州大學 2020迎新視頻 《New Boy》
廣州大學宣傳片2019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