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平頂山土特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平頂山市位於河南省中南部,北緯33°08′-34°20′,東經112°14′-113°45′之間,以中心市區建在「山頂平坦如削」的平頂山下而得名。北臨省會鄭州,東北接許昌市,向東為漯河市,西南與南陽市接壤,西北與汝州、洛陽市接壤。海拔最高2153米,最低68.5米;東西150公里,南北140公里,孟寶鐵路從中心城區穿過,東起漯河市孟廟車站,西至平頂山西車站,連接京廣線、焦柳線兩大幹線。全境東西長150公里,南北寬140公里,總面積8802平方公里。 平頂山,1957年建市,1964年改為特區,1968年設市。管轄寶豐郟縣魯山葉縣四縣,代管縣級[[舞鋼市]。轄新華衛東湛河石龍、[[新城五個區,面積7882平方千米。總人口約502萬(2011年),市區人口102萬,市區土地面積為453平方公里(2006年),市區建成面積80平方公里,以漢族為主。2003年,平頂山市被河南省確定為中原城市群九個中心城市之一。

產業

平頂山產業優勢突出,礦產資源豐富,擁有能源化工、裝備製造、特種鋼材、新型建材、農產品加工和現代服務業等六大支柱產業。平頂山擁有華東和中南地區最大的煤田,素有「中原煤倉」之稱;鹽儲量2300億噸,是我國第二大井鹽產地;鐵礦石儲量6.6億噸,是全國十大鐵礦之一。中國平煤神馬集團是河南省第二家營業額超千億的企業,旗下平煤股份公司是國家大型煤炭生產基地,神馬股份公司是世界三大帘子布公司;平高集團是全國三大高壓開關製造企業之一,舞鋼公司、姚電公司、中鹽皓龍公司、寶酒集團企業在全國都有較高知名度。

歷史文化

歷史文化深厚。西周時期為武王宗室應侯封地應國,應國以鷹為圖騰,因此平頂山又稱鷹城。境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5處,有千手觀音證道祖庭香山寺、千年古剎風穴寺、國家重大考古發現汝官窯遺址、蘇軾父子三人的安息地三蘇園、全國保存最完整的明代縣衙葉縣縣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馬街書會,是河南曲劇的發源地和世界葉姓、劉姓、應姓、沈姓的祖籍地。 平頂山是春秋戰國思想家墨子、葉姓華人始祖沈諸梁、唐代著名詩人元結、宋代名將牛皋、清代小說家李綠園等名家的故里,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崔琦先生的家鄉,世界劉姓和葉姓華人的祖地。寶豐縣一年一度的農曆正月十三馬街書會,綿延700餘年,是我國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觀,由此寶豐被中國曲協命名為「曲藝之鄉」,平頂山被命名為「中國曲藝城」。[1]

翟集米醋

河南特產之中原名醋---「陽柳牌」米醋,產於河南省寶豐縣翟集古鎮,已有3300多年的歷史。

歷史淵源

早在商代盤庚時期,翟集居民即借當地運糧河泉水打曲淋醋。遂形成集市。春秋戰國時期,楚太子在此築父城。至東漢,城池醋坊已成規模。據《後漢書馮異傳》記載: ;「馮異,字公孫,潁川父城(今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人。好讀書,通 ;《左氏春秋》、《孫子兵法》」。異隨劉秀征戰南北、蕩平天下。異不與諸將1,獨屏樹下,人曰 ;「大樹將軍」,被漢光武帝劉秀敕封為陽夏侯,後在明帝時追封為 ;「雲台二十八功臣」之一。據史志工作者考證,父城乃馮異故里。 馮異帶兵討匈奴,所帶家鄉士兵不服北方水土,染病者眾多。馮異命人急調家鄉陳醋萬桶,以醋佐餐,治好了士兵的疫病,打敗了匈奴,凱旋而歸。 明清年間,翟集醋之名愈盛,明成祖朱棣封翟集醋為「御用醋」,並親書「上乘佳佐、稀世精釀」。 大文學家程頤也曾讚嘆「酒香在寶豐、醋香在翟集」。 抗日戰爭時期,偉大的國際戰士白求恩大夫因聞寶豐翟集陳醋之美譽,於1936年托郟縣韓先生為其代購翟集醋數百斤。

榮譽

翟集醋系列產品先後於一九八六年榮獲「河南省食品行業名優產品金杯獎」,同年十二月通過省級鑑定,各項指標達到國家部級標準,一九九七年榮獲「河南省優質食品證書」,一九八八年獲「河南省重大科研成果獎」,一九八九年獲得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銀質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翟集醋達到鼎盛時期。[2]

坡河蘿蔔

蘿蔔又名萊菔、蘆菔,十字花科,蘿蔔屬,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質,為主要的食用器官,生熟食用皆宜,生食味辛性寒,熟食味甘性微涼,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素有「小人參」之美稱。在民間還有「蘿蔔上市、醫生沒事」「蘿蔔進城,醫生關門」「冬吃蘿蔔夏吃薑,不要醫生開藥方」「蘿蔔一味,氣煞太醫」「魚生火、肉生痰,白菜、蘿蔔保平安」之說。距郟縣城東15公里的長橋鎮,有一個名叫坡河的村莊,自古以來就有種植蘿蔔的習慣。

歷史傳說

清朝時期,坡河蘿蔔因康熙皇帝與鄉村郎中的一件軼事一夜成名。相傳,清康熙年間,康熙皇帝微服私訪,從京城一路南行,沿途尋訪民情,查問民生,不動官府,不擾黎民。一日,康熙一行來至郟縣長橋一帶,恰逢久雨初晴,艷陽高照,鎮上店鋪林立,商賈小販熙熙攘攘,熱鬧非凡。看到人民安居樂業,康熙不禁龍顏大悅,就在悅來酒店住下,品嘗美食,與民同樂,又貪寶豐酒之清美香醇,不覺微醺,加上舟車勞頓,秋風漸涼,偶染風寒之疾,臥病李家莊,茶飯不思,心煩意亂。 皇上有病急壞了隨從,太醫拿出御藥,盡平生所學仍不能醫。隨從太監悄悄外出訪醫,尋得鎮北十餘里大李樓村上的李郎中,名曰李太三,年方四十,醫術高超,人稱「小華佗」。但此人因侍奉老母,一心行孝,從不外出,凡有病之人皆上門尋診。康熙聞言,精神頓起,心想此人醫術高明又是至孝,可謂鄉野奇人,國之瑰寶,就親自登門拜望。李郎中看康熙天庭飽滿,儀表不凡,談吐機智,非尋常之人,經問切把脈,診斷為風寒染疾。李太三遂以冰糖、蜂蜜和「坡河蘿蔔」燉之為湯,奉康熙飲之,二日痊癒。 康熙帝龍顏大悅,不禁嘆道:「坡河蘿蔔真神也!」。然後,李太三從岐黃脈理、懸壺濟世到治國安邦、民生國計,與康熙侃侃而談,康熙聽到激動之處不禁血脈暢通,心情爽然,不覺中二人已成為好友,臨別相約日後到京城一聚。 幾年後,郎中李太三母親去世,服喪期滿,李太三便起了訪師遊學之心。他惦記朋友之約,就動身前往京城。一路上,走街串戶,免費治病,深得人們尊重。李太三進京正好被康熙當年的隨從太監看到,直接引見皇上,故人相見,又是徹夜長談,康熙欲封李太三為御醫,長留宮中,享受榮華富貴。李太三說自己過不慣宮中拘謹的生活,要像華佗那樣雲遊天下,為陛下醫治萬民疾苦。康熙見李太三如此大義,深為感動,當即封其「見職平」封號,並立牌坊於郟縣長橋鎮大李樓村東。又感念「坡河蘿蔔」醫己之功和其清凌剔透、甜脆爽口的絕佳品質,將其欽定為貢品,由當地鄉紳歲選上上之品送至皇宮,百年不斷。

產地

「坡河蘿蔔」產地分布於郟縣馬皇河兩側的鄭橋、坡趙、大李樓等八個行政村,是典型的平原低洼地帶,水位淺,水源充足,自然氣候濕潤,土質為典型的黑壚土,富含有機質和多種營養元素。優越的地理位置、優良的土壤結構、豐富的水利資源、高含量的有機質和適宜的氣候條件造就了「坡河蘿蔔」清脆甘甜、清香可口的獨特風格。正宗「坡河蘿蔔」,莖粗圓錐形,表皮光滑,以其皮色翠綠,肉質細嫩,味美多汁,口感脆甜而聞名,生吃脆甜爽口,可與水果媲美,用白糖等佐料醃製後風味更佳。據測定,「坡河蘿蔔」中含有天冬氨酸、蘇氨酸等18種氨基酸和蛋白質以及糖、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鋅、鐵、磷、鈣、鎂、鉀、鈉等營養成分,其中每千克中鈣含量比普通蘿蔔高出254毫克,鐵含量比普通蘿蔔高出6.9毫克,因而,「坡河蘿蔔」較普通蘿蔔有更高的營養和藥用價值。

品質與價值

由於「坡河蘿蔔」的獨特品質與價值,當地種植蘿蔔從古至今一直未斷,並保持着一定的種植面積。特別是近年來,坡河蘿蔔得到進一步保護和開發,種植水平不斷提升。目前,由郟縣鄭橋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牽頭,集坡河蘿蔔生產、加工、銷售、研發、文化於一體,實施規模化發展,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品牌化銷售。2009年底,合作社成功註冊「坡河蘿蔔」商標,2013年,「坡河蘿蔔」獲得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登記,2014年通過了綠色食品認證。目前,產品暢銷北京、上海、江蘇、武漢、西安、鄭州等10多個省市,成為當地的一大特色產業。[3]

魯山彌猴桃

形如梨,色如桃,俗稱陽桃。含維生素C較多,味甘而略酸。產於魯山縣。

食材特徵

獼猴桃為雌雄異株的大型落葉木質藤本植物。雄株多毛葉小,雄株花也較早出現於雌花;雌株少毛或無毛,花葉均大於雄株。花期為5—6月,果熟期為8—10月。 食材功效:果:酸、甘,寒。根、根皮:苦、澀,寒。果:調中理氣,生津潤燥,解熱除煩。可生食,或去皮後和蜂蜜煎湯服。用於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嘔吐,燒燙傷。可用該品絞汁,加生薑汁服。根、根皮:清熱解毒,活血消腫,祛風利濕。用於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絲蟲病,肝炎,痢疾,淋巴結結核,癰癤腫毒,癌症。用法用量:25~100克;果適量,鮮食或榨汁服。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

歷史文化

傳說在很久以前,在魯山北麓的一個小村莊裡,村北頭有一個聰明伶俐的小伙子,由於人長得機靈,人們叫他小猴。村南頭有一個啞女,人長得眉青目秀,機靈可人,名叫小桃。兩人在一次上山採藥中相識並相愛了。但是,卻受到了小猴家人的反對,原因小桃是個啞女。小桃整日以淚洗面,悲痛欲絕。而小猴卻整日被鎖在屋日,滴水不進。有一天,小猴趁家人不在時,逃出了家門,兩人相約在北宮相見。但是由於小猴幾日未食,腿腳不穩,在到達北宮時不幸墜崖身亡。隨後趕到的小桃目睹慘景,欲跳下懸崖與小猴死在一起,卻被上山採藥的鄉鄰相救並攙扶回家。在回家途經南宮時,小桃趁鄉人不注意,縱身跳入了懸崖。就在那年,北宮和南宮口上分別長出了兩棵奇怪的植物,每年夏初,開滿美麗的乳白色小花,年年如此。後來,魯山很多地方也長滿了這種植物。但是,人們卻驚奇地發現,這兩棵植物只開花不結果,人們為了紀念那一對忠貞不渝的年輕人,給這種樹起名叫彌猴桃。兩棵樹越長越大,在南宮和北宮日日相望,卻不能相守。[4] 

視頻

平頂山城市宣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