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希土戰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希土戰爭(英文:Greek- Turkish War,希臘文: Ελληνικό-Τουρκικό πόλεμο,土耳其文: Türk-Yunan savaşı )

1897年與1919~1922年期間希臘土耳其之間發生的兩次戰爭。第一次戰爭又稱三十天戰爭。第二次戰爭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爆發。當時土耳其政府接受協約國強加的喪權辱國條約。但土耳其人民拒不承認,在凱末爾的領導下奮起鬥爭。

第一次

1897年的希土戰爭指希臘和土耳其為爭奪克里特島而進行的戰爭。1896年5月,克里特島上的希臘人為擺脫土耳其的桎梏和併入希臘舉行了起義,同年11月,土耳其向克里特人宣戰來作為對此的回答。1897年2月希軍的一支部隊前來援助起義者。英、法、俄、德、意和奧地利宣布克里特在「歐洲保護」下實行自治,並於4月5日派遣登陸部隊占領該島。土耳其隨即對希臘宣戰。由德國教官訓練的土耳其軍隊在兵力和兵器方面大大超過希臘軍隊,並對戰爭作好了準備。土耳其在色薩利和埃皮魯斯擁有步兵9.4萬人、騎兵1660人、火炮234門,而希臘人只有步兵5.5萬人、騎兵970人、火炮144門。土耳其的作戰計劃是以主力進攻色薩利,並用兩個師的兵力防禦埃皮魯斯。希臘指揮部計劃在第一階段用兩個師的兵力防禦色薩利,並向埃皮魯斯實施進攻,以便解放該地區,同時還指望首戰告捷會引起反土起義。

但希軍在色薩利的邊境交戰中就遭到失敗,並於4月13日放棄了拉里薩城,撤往特里卡拉市。希臘對戰爭沒有做好準備,以康斯坦丁王儲為首的希軍指揮平庸無能,部隊的戰鬥力不強,以及土軍在兵力和技術裝備方面占據優勢—這一切造成了希軍在色薩利地區的法薩盧城、韋利斯蒂農城以及在埃皮魯斯地區的彭泰—皮加季亞城、阿爾塔和普雷佛扎等城附近的失敗。這次戰爭5月5日在多莫科斯告終。經過大國調停,於5月7日簽訂了停戰協定。根據1897年12月4日在君士坦丁堡簽訂的和約,希臘將色薩利的6個不大的、但在戰略上卻很重要的地區割讓給土耳其,並賠款400萬土耳其鎊。克里特島仍歸土耳其管轄,但在歐洲諸國的壓力下,不久,土軍撤離克里特島,該島成為國際保護領地。1898年建立自治政府。1913年簽訂的《倫敦條約》最後把克里特劃歸希臘[1]

第二次

1919~1922年期間,為了鎮壓人民反抗和防止意大利占領土耳其的士麥拿,協約國支持希臘對安納托利亞的領土要求,希臘於1919年5月15日占領士麥拿,導致第二次希土戰爭,1921年6月25日希臘政府拒絕協約國的和平調解。7月17日希軍占領屈塔希亞,並企圖攻占安卡拉。土軍撤退到薩卡里亞河東岸,連續激戰22天,阻止了希軍進攻。1922年8月26日土耳其18個步兵師和4個騎兵師發動反攻,希軍開始全線潰退,9月9日土軍奪回了士麥拿,16日將最後一批希軍趕出小亞細亞。1923年7月24日簽署了《洛桑條約》,希臘被迫將東色雷斯、伊姆雷斯島和特內多斯島歸還土耳其,放棄對士麥拿的要求。

希臘前首相古納里斯等6人被判處死刑,國王康斯坦丁一世(1913-1917,1920-1922在位)被迫讓位,流亡國外[2]。戰爭給希臘人民帶來巨大災難,使希臘的社會政治經濟長期處於危機和動亂之中。

視頻

希土戰爭 相關視頻

希土戰爭:一戰戰勝國希臘入侵戰敗國土耳其,反被土耳其狂虐
希土戰爭戰線變化

參考文獻

  1. 希臘與土耳其的新仇舊恨,看點快報,2018-05-26
  2. 一戰後的希土戰爭,騰訊網,2019-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