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工礦自動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工礦自動化》經新聞出版總署批准,自1973年創刊,國內刊號為32-1627/TP,本刊積極探索、勇於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工礦自動化》以「總結交流先進經驗,推廣科研成果,傳播專業知識及科技信息,推動和促進煤礦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為辦刊宗旨,主要面向煤炭行業[1]相關技術領域的設計研究人員、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及大中專院校師生等。

辦刊歷史

1978年,《煤礦自動化》創刊,為季刊,主辦單位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唐山分院。

1982年,該刊主辦單位變更為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常州自動化研究所。

1988年,該刊主辦單位增加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常州科試中心。

1998年,知網收錄五期,主辦單位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常州科試中心變更為兗礦集團常州科研所。

1999年,該刊由季刊改為雙月刊,大16開本,48頁。

2002年,更名為《工礦自動化》,主辦單位去除兗礦集團常州科研所。

2005年,該刊頁碼增加到64頁。

2006年,該刊頁碼增加到80頁。

2007年,該刊頁碼增加到112頁。

2009年,該刊由雙月刊改為月刊,1月頁碼由112頁變更為96頁,6月內頁由96頁變更為136頁,8月主管單位變更為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原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2015年1月,該刊主管單位變更為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主辦單位變更為中煤科工集團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報道內容:《工礦自動化》主要報道範圍有煤礦安全生產監測監控技術與裝備、煤礦動目標監測與管理技術與裝備、煤礦通信技術與裝備、煤礦生產過程自動化技術與裝備、煤礦電力驅動與控制技術與裝備、煤礦機電設備狀態監測與分析技術與裝備、煤礦搶險救災技術與裝備、礦用傳感器儀器、儀表、礦用產品防爆技術、礦山電氣節能技術、煤礦信息化、智能礦山與物聯網技術。

主要欄目

《工礦自動化》主要欄目有科研成果、實驗研究、綜述、問題探討、經驗交流、行業動態等,以及針對行業技術發展和熱點課題的特約專稿、專輯、專題等。

讀者對象

《工礦自動化》主要面向煤炭行業相關技術領域的設計研究人員、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及大中專院校師生等。

人員編制

據2018年9月《工礦自動化》編輯部官網顯示,《工礦自動化》編輯委員會責任編輯有4人,編務1人。

辦刊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18年9月20日中國知網[2]顯示,《工礦自動化》共出版文獻7404篇。

據2018年9月20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工礦自動化》載文量為2280篇。

收錄情況

《工礦自動化》被中國科技論文、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A)、 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煤炭數字圖書館、萬方數據、煤炭數字圖書館、英國《科學文摘》、美國《劍橋科學文摘》、俄羅斯《文摘雜誌》、波蘭《哥白尼索引》、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北京大學[3]《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1992、1996、2000、2004、2011、2014)等收錄。

影響因子

據2018年9月20日中國知網顯示,《工礦自動化》總被下載795002次、總被引26602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913、(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623。

據2018年9月20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工礦自動化》被引量為9070次,下載量為55445次;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工礦自動化》影響因子為0.87,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1338名,在自動化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礦業工程(163種)中排第30名。

榮譽表彰

《工礦自動化》曾獲Caj-cd規範獲獎期刊

視頻

工礦自動化 相關視頻

加快工礦企業轉型升級步伐
述說工礦歷史 再鑄精神價值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