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峨嵋龍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峨嵋龍屬
圖片來自easyatm

峨嵋龍屬屬名Omeisaurus,意為「峨嵋蜥蜴」)是種蜥腳下目恐龍,生存於侏儸紀中晚期(巴通階卡洛維階)的中國。牠們的屬名來自於峨嵋山,峨嵋龍的化石最初在1939年由楊鍾健等人在峨嵋山附近的榮縣發現,屬於沙溪廟組地層。

敘述

如同其他蜥腳下目恐龍,峨嵋龍是草食性動物,體型為中等大小的蜥腳類恐龍。牠們身長10到15.2公尺,高度為4公尺,重量約4公噸。與其他蜥腳形亞目恐龍一樣,峨嵋龍擁有典型的龐大身體與長頸部,頭部成楔形。然而,不像許多蜥腳下目恐龍,峨嵋龍的鼻孔位於鼻部前端,而非頭頂。由於後肢較長,峨嵋龍的背部最高點位在臀部,而非肩膀。

峨嵋龍的頸部長,頸椎數量多達17節,大於蜥腳下目的平均值。脊椎本身長且大。峨嵋龍可能是該時期中國最常見的蜥腳類恐龍。牠們可能與沱江龍重慶龍等草食性恐龍,都是以群體方式生存。

發現及物種

峨嵋龍的第一個標本在1939年發現,大部分的化石則是在70年代到80年代才出土。目前已有七個種被命名,包含:模式種榮縣峨嵋龍O. junghsiensis)、長壽峨嵋龍O. changshouensis)、斧溪峨嵋龍O. fuxiensis)、天府峨嵋龍O. tianfuensis)、羅泉峨嵋龍O. luoquanensis)、毛氏峨嵋龍O. maoianus)、以及焦氏峨嵋龍O. jiaoi),另有一批未定種化石在重慶雲陽普安發現。

牠們大多是以化石發現地為名。另焦氏峨眉龍以自貢恐龍博物館籌建領導小組組長焦政命名。其中以斧溪峨嵋龍最小,只有11公尺(35呎)長;天府峨嵋龍的頸部最長,長度約達9.1公尺(30呎),目前只有馬門溪龍超過這個數值。在一個化石挖掘地點,發現了一個尾棍,可能屬於峨嵋龍,可能當作武器使用。但後來該化石已證實屬於一個體型較大的蜀龍

分類

峨嵋龍一度被分類於鯨龍科,因為曾在同一個屍骨層發現了峨嵋龍化石與一個尾棒化石,這個尾棒化石現在被認為屬於一個巨大的蜀龍個體。斧溪峨嵋龍(O. fuxiensis)有時會與斧溪自貢龍Zigongosaurus fuxiensis)產生混淆,這兩種恐龍雖然有相同的種名,但其實是來自於不同化石材料。

峨嵋龍曾被歸類於峨嵋龍科馬門溪龍科盤足龍科。在1972年,楊鍾健趙喜進馬門溪龍研究中,曾提到了馬門溪龍科(Mamenchisauridae)。而在2002年,Wilson建立了峨嵋龍科(Omeisauridae)來取代馬門溪龍科,並包含峨嵋龍與馬門溪龍兩屬。但科學文獻中極少使用峨嵋龍科/馬門溪龍科這名詞。

有研究認為這兩個屬有許多特徵,類似不屬於馬門溪龍科的中國真蜥腳類恐龍,例如頭骨類似盤足龍,而應屬於盤足龍科。目前對中國的侏羅紀白堊紀蜥腳類恐龍所知甚少,且大多都沒有經過妥善的分類,因此沒有共識牠們是否形成一個演化支,目前無法確定盤足龍科是否僅包含盤足龍屬、或是其他屬[1]

參考文獻

  1. Wilson, Jeffrey A.; and Upchurch, Paul. Redescription and reassessment of the phylogenetic affinities of Euhelopus zdanskyi (Dinosauria:Sauropoda)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China.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2009, 7 (2): 199–239. doi:10.1017/S1477201908002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