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嶺後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嶺後村

中文名: 嶺後村

所屬地區: 浙江省建德市

地理位置: 距建德市新安江鎮10公里

面 積: 10 km²

下轄地區: 5個自然村

電話區號: 0571

郵政區碼: 311600

人口數量: 804人

嶺後村位於浙江省千島湖畔。東靠新安江水電站,西鄰淳安縣茶園鎮。距建德市新安江鎮10公里。水、陸交通便利。村境內有千島湖碼頭,上溯可至黃山市,下行可接新安江、富春江兩江旅遊線。新安江鎮至茶園鎮的水泥公路穿村而過,連接220國道線。有千島湖(嶺後)至金華的鐵路與浙贛線相接。[1]

簡介

1992年轄嶺後、洋田山、下塢底、朱家埠和淡竹嶺5個自然村,總面積10平方公里,其中山林14000畝,耕地220畝。255戶,804人。主要姓氏有楊、鄢、穆、衛、陳、徐、練、黃、嚴。嶺後自然村北有杭州市屬企業建德銅礦。朱家埠自然村有國家能源部所屬中專杭州電力經濟管理學校。建德市屬的一些工商、財稅、教育等單位也駐於村區。

名稱由來

嶺後村,居銅官山嶺之後,故名。從新安江鎮往西行約10里到朱家埠,由朱家埠而上,沿九曲十八彎的盤山公路約10里到嶺後,兩地高程相差100餘米。村落四周群峰環繞,島湖相伴,湖光山色,景色秀麗,有"天上人間"之稱。嶺後一帶礦產資源豐富。秦時即設官采銅,約到唐時形成村落。1925年為建德縣西洋鄉銅官村,1951年為銅官鄉西銅官村,1955年為白沙鄉嶺後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為新安江人民公社嶺後大隊,1982年為白沙鎮嶺後村,1992年為新安江鎮嶺後村。村民充分利用礦產資源豐富的優勢,自70年代開辦工業,到1992年有2家村辦企業,7家個體聯戶企業。從業人員中,本村260餘人,來自外地的200餘人。1992年工農業總產值2100萬元,其中工業產值2047萬元,人均收入2200元,是建德市的首富村。

嶺後村地處建德西面,與淳安交界,村民來源複雜。1958年為建新安江水電站接納400多名淳安移民,村民方言多樣:常用的有建德、淳安交界的通用話、壽昌話和以鄢姓為主約12村民說的江西南豐話2種,還有練姓人說的"福建話",洋田山、下塢底約200人說的安徽安慶話,有住此已九代的衛姓人說的衢州話等,當地村民大多會好幾種語言

工業發展

嶺後的銅礦開採始於秦朝,是建德市工業的發端。據《元豐九域志》載:城(古嚴州府治梅城)西八十里之銅官山……秦時於此置官采銅。《晏殊類要》書:睦州,銅官山唐時於此置官采銅。《新定續志》載:"宋熙寧七年(1074),於銅官五寶山置神泉監鑄銅錢。"清道光二年(1822),徽商葉仲俊在此開採石灰石。光緒年間,嶺後被開採的礦產有石灰石等5種。

本世紀70年代初,嶺後村只有鋸板廠和糧食加工廠。村民主要種植水稻等糧食作物,兼種茶葉。1976年,辦嶺後石礦,主要開採方解石。當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達12.2萬元,比上年增加2.4萬元;人均收入141元,比上年增加26元。1984年,村黨支部書記楊樹聲帶領村支部、村委會一班人到發達地區考察後,拿出多年辦石礦的積累20萬元,又動員村民集資,向有關單位借錢,到銀行貸款等,共籌集資金550萬元,建起一座以地產石灰石為原料,年產能力4.4萬噸425號普通硅酸鹽水泥的建德市第二水泥廠。1991年出廠水泥合格率、出廠水泥富裕強度均為100%。僅此一項,一年增加經濟效益6萬元。1990年與1991年,連續獲得浙江省質量優良企業、省鄉鎮企業優良產品第一名、杭州市質量標兵企業等榮譽。1992年,投資50萬元改進設施,年生產能力提高到6萬噸,並建成乳化漿A、母料填充劑、紙袋製品和高級油漆、高級防水材料車間,使水泥廠成為多行業、多品種"的綜合性企業。其中三友牌水泥獲1992年浙江省銀質獎。嶺後石礦不斷擴大開採規模,除為水泥廠提供原料外,還向江西等地銷售。石礦產值從辦水泥廠前的17萬元增加到1992年的100.86萬元,實現利潤16.28萬元。1990年,改名建德銅官石礦。辦礦17年來,從未發生過一起重大事故,1992年被浙江省鄉鎮企業局評為安全生產先進單位

工業生產的發展,促進集體經濟逐年壯大。1992年初,對1982年創辦的村福利紙箱包裝製品廠進行改造,先投入110萬元建成金屬拉絲車間,生產裸銅絲;11月又投入20萬元建成鍍錫車間,將裸銅絲加工成電子線,每噸裸銅絲增值近一倍。原產幾十萬元的福利紙箱包裝廠一躍成為年產200噸有色金屬拉絲,產值600萬元的有色金屬拉絲廠。

個體工業發展很快,1984年穆志金創辦嶺後第一家個體企業新安江石粉廠,1992年發展成新安江塑膠有限公司。產品為聚烯烴濃色母料、聚烯烴填充母料和重質碳酸鈣(石粉)。1992年產值200多萬元,交納稅款20萬元,創利18萬元。公司法人代表、穆志金之子穆春雲於1992年被選為杭州市政協委員。1991年、1992年春節,公司共送2.16萬元紅包給村里80多位60歲以上的老人。1990年至1992年三年中,為救災、建新安江大橋等共出資1.17萬元。村區還有化建股份有限公司、新風助劑廠、千島湖化工廠、生化製品廠、原地方國營企業新安江銅材廠改建而成的新安江電子線廠和千島湖化纖廠等7家企業,到1992年底,產值800多萬元。村工農業總產值由1990年的500萬元增加到1992年的2100萬元,連續兩年翻番。

經濟狀況

嶺後村工業的發展,明顯帶動運輸、服務等第三產業的發展。1981年,村里只有一台手扶拖拉機。1982年,全村已有65戶購置手扶拖拉機運輸礦石,村民自願聯合成立農機服務合作社,統一管理,統一調度,當年運輸收入19.5萬元,占全村工農業總產值的24.8%。1992年,有中巴招手車、農用貨車及手扶拖拉機共48輛。村里小百貨、小五金和副食品店布滿街面,村頭有一座小型菜市場,村民購物、買菜賣菜不需出村。1992年,村裡有飯店、旅館14家。村民練蘇城還利用千島湖之便,承包旅遊船隻和旅遊快艇。1992年從事第三產業的各類人員超100人,營業收入近百萬。

嶺後村以辦工業積累的資金作後盾,每年支出部分資金為村民辦實事。自1970年始,對義務兵發放優待金,1992年前為每人每年540元,1992年為每人720元。1980年起為60歲以上的村民發生活補貼,1992年每人發150元至250元不等,春節贈送每人50元的紅包,1986年辦起村幼兒園,同年起每年撥款一萬元資助嶺後小學辦教育。1992年投資2萬元為嶺後小學建造衛生廁所。1987年、1988年兩年共投資2.8萬元為全村安裝閉路電視。1990年起實行養老金、人身意外傷害、家庭財產和獨生子女婚嫁金保險。1992年全村交保險金10萬元,人均投保120元。1992年,村投資20萬元,利用村境內千島湖碼頭旁的外架山造地20餘畝,供洋田山、朱家埠部分村民遷居之用。1992年,從村中心到千島湖碼頭約500米長的新街已動工興建,當年投資18萬元在新街兩端建造一批營業用房,已於年內出租給25家村民用於發展第三產業。

村民生活大大改觀,茅屋草房已成歷史。1987年以後,村中磚木結構的土房逐漸被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樓房替代,室內瓷磚鋪地、三合板牆裙、壁噴塑膠、配以各種壁燈、頂燈等裝飾。全村家家有彩電,40%的村民用液化石油氣做飯,電冰箱已進入各家各戶。

1992年,嶺後村獲建德市奔小康先進示範村、杭州市奔小康先進村、杭州市文明村等稱號。嶺後村黨支部被評為杭州市先進黨支部。

參考來源

壽寧縣平溪鎮嶺後村航拍

參考資料

  1. 玉山鎮嶺後村黨支部工作總結,第一範文網 ,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