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西省氣象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山西省氣象局的規格為正廳級,在上級氣象主管機構和本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根據授權承擔本行政區域內氣象工作的政府行政管理職能,在本省行政區域內組織對重大災害性天氣跨地區、跨部門的聯合監測、預報工作,及時提出氣象災害防禦措施,並對重大氣象災害作出評估,為省人民政府組織防禦氣象災害[1]提供決策依據;管理本省行政區域內公眾氣象預報、災害性天氣警報以及農業氣象預報、城市環境氣象預報、火險氣象等級預報等專業氣象預報的發布。

2017年11月17日,獲第五屆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組織機構

省局機關內設機構(11個)

辦公室(應急管理辦公室)、監測網絡處、科技減災處、計劃財務處、人事教育處、政策法規處(防雷減災辦公室)、監察審計處(黨組紀檢組)、機關黨委辦公室(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離退休幹部辦公室、省氣象學會、省局人才交流中心

省局直屬單位(12個)

山西省氣象台(省氣象決策服務中心)、山西省氣候中心(省衛星遙感減災服務中心、省生態與農業氣象中心)、山西省氣象科學研究所、山西省大氣探測技術保障中心(省氣象技術裝備中心)、山西省氣象信息中心(省氣象檔案館)、山西省氣象科技服務中心(省氣象影視中心、省專業氣象台)、山西省雷電防護監測中心、山西省氣象局後勤服務中心 、山西省人工降雨[2]防雹辦公室、山西省觀象台(太原國家氣候觀象台)、山西省氣象幹部培訓中心、山西省氣象局財務核算中心

地級市氣象局(11個)

太原市氣象局、大同市氣象局、朔州市氣象局、忻州市氣象局、晉中市氣象局、呂梁市氣象局、陽泉市氣象局、臨汾市氣象局、長治市氣象局、晉城市氣象局、運城市氣象局

工作職責

制定地方氣象事業發展規劃、計劃,並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氣象事業發展規劃、計劃及氣象業務建設的組織實施;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重要氣象設施建設項目的審查;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氣象活動進行指導、監督和行業管理。

按照職責權限審批氣象台站調整計劃;組織管理本行政區域內氣象探測資料的匯總、分發;依法保護氣象探測環境;管理本行政區域內涉外氣象活動。

在本行政區域內組織對重大災害性天氣跨地區、跨部門的聯合監測、預報工作,及時提出氣象災害防禦措施,並對重大氣象災害作出評估,為本級人民政府組織防禦氣象災害提供決策依據;管理本行政區域內公眾氣象預報、災害性天氣警報以及農業氣象預報、城市環境氣象預報、火險氣象等級預報等專業氣象預報的發布。

制定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方案,並在本級人民政府的領導和協調下;管理、指導和組織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組織管理雷電災害防禦工作,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對可能遭受襲擊的建築物、構築物和其它設施安裝的雷電災害防護裝置的檢測工作。

負責向本級人民政府和同級有關部門提出利用、保護氣候資源和推廣應用氣候資源區劃等成果的建議;組織對氣候資源開發利用項目進行氣候可行性論證。

組織開展氣象法制宣傳教育,負責監督有關氣象法規的實施,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有關規定的行為依法進行處罰,承擔有關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

統一領導和管理本行政區域內氣象部門的計劃財務、機構編制、人事勞動、科研和培訓以及業務建設等工作;會同地級人民政府對所轄氣象機構實施以部門為主的雙重管理;會同地方黨委和人民政府做好當地氣象部門的精神文明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

承擔中國氣象局和山西省人民政府交辦的其它事項。

人才培養

2008年8月17日,山西省氣象局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共同簽署了全面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氣象現代化建設、科技產業和資源共享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校長李廉水表示,學校在省部共建的基礎上,堅持主動融入、主動接軌、主動服務的方針,實施開放發展、聯合發展戰略,全面服務於中國氣象事業,今後將進一步加強與中國各省、市、自治區氣象局的全面合作。此次簽約,對推動山西省氣象事業發展、實現雙方合作多贏具有重要的意義。簽約儀式上,省氣象局局長張世英還被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聘為兼職教授。人才的培養工作是山西省氣象局工作中的重點,培養出優秀的人才才能在未來的氣象研究中更好的百姓服務,提供更為全面的服務。

宣傳合作

新華社山西分社和山西省氣象局簽訂《關於氣象新聞信息共享和發布合作協議》,雙方將利用在各自領域的優勢,及時向社會公眾提供氣象服務信息,更好地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將依據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服務公眾的原則廣泛開展合作,按照公共氣象、安全氣象、資源氣象的工作理念,建立氣象信息資源共享機制,為政府防災減災提供科學依據,為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提供優質的氣象服務。

合作的內容包括:雙方將建立氣象及相關信息共享平台,實行資源實時、免費共享。山西省氣象局及時向新華社山西分社提供各種天氣事件的預報、預警、決策及相關信息、重大突發公共事件氣象保障服務信息、重大活動或工程建設等氣象保障服務信息、山西省氣象事業發展改革的相關情況等信息。

資料共享

山西省水利廳與山西省氣象局廳局合作暨資源共享協議簽署儀式在省氣象局舉行。水利廳李英明廳長和氣象局張世英局長先後發表講話並代表雙方簽署了合作協議,水利廳裴群副廳長宣讀了「山西省水利廳和山西省氣象局關於實現水文氣象資料共享的協議」,張洪濤副局長主持了協議簽署儀式。水利廳與氣象局本着「全面合作、優勢互補,平等協商、互惠互利,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原則,從資源共享、預測會商、科研合作與技術交流三方面明確了合作協議的具體內容。

雙方將採取實時網絡的方式,共享省內各雨量報汛站點實時觀測降水量信息、各水庫所屬流域、地理位置信息和省內各氣象發報站實時降水、氣溫、風速資料、全省中長期天氣預報;雙方將及時進行水文、氣象方面監測預報意見的會商討論,每年定期主持召開由雙方專家參加的年、季氣象、水文、汛情等會商討論會,最終形成統一的氣象、水文、汛情等預測預報意見,並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由雙方共同向政府和社會發布;雙方將根據全省防汛抗旱工作的實際需要,在充分協商的基礎上,加強科研合作與技術交流,提出一定數量的科研開發項目進行合作,並不定期地通過多種形式進行防汛抗旱、預測預報等方面的技術交流。

防雷工作

山西省氣象局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山西省防雷減災管理辦法》、《山西省安全生產條例》,切實加強防雷減災管理工作,按照《關於在全省範圍內開展防雷安全大檢查的通知》(晉氣〔2008〕30號,山西省氣象局與山西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聯合發文)要求,省氣象局與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成立聯合檢查組,於11月19日至20日首批赴朔州對防雷安全大檢查工作進行了抽查檢查。檢查組在聽取朔州市防雷安全大檢查匯報的基礎上,先後深入朔州市格瑞特實業有限公司、東坡煤業有限公司、石油公司進行了督查檢查。從檢查情況看,市氣象局和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對防雷安全大檢查工作高度重視,聯合成立了朔州市防雷安全檢查領導組,開展了「防雷設施安全百日督查」專項行動,全面排查治理全市防雷安全隱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有的企業防雷意識淡薄,相關制度不健全;有的企業整改措施不力,整改不到位。對於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檢查組責令限期整改,明確要求市防雷安全檢查領導組採取回頭看的方式,監督有關企業認真落實,加快整改進程,務必在明年(2009年)雷雨季節前全面排除防雷隱患,有效遏制雷電災害的發生,確保經濟建設和人民生產財產安全。

未來建設

山西省氣象局在學習實踐活動中,緊緊圍繞「轉型發展、安全發展、和諧發展」,明確了公共氣象服務三大主攻方向,將氣象服務着力建設成為民生工程。在氣象保障轉型發展方面,要新建12個城市生態氣象觀測站,36個旅遊景區氣象觀測站,12套新一代靜止氣象衛星接收應用服務系統和12套極軌氣象衛星應用服務系統,1套保障轉型發展綜合氣象信息應用服務系統;在安全生產氣象服務方面,新建810個煤礦安全生產氣象條件自動觀測站。

540個非煤礦山和尾礦庫安全生產氣象條件自動觀測站;在和諧發展,全面提高現代農業公共氣象服務方面,加快建設1部多普勒天氣雷達,62個GPS水汽探測站,218套氣象實景監測系統,32個農業氣象觀測站,840個「三農」服務區域氣象觀測站,全省農村氣象預警綜合信息發布系統,農村中小學防雷減災服務系統,1套「三農」服務氣象信息綜合處理系統;205個高速公路氣象監測站、6個雷電監測站,36部大氣電場儀,3套移動氣象監測保障系統,12套現場服務移動氣象監測系統,1套安全發展氣象信息應用服務系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