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山西省呂梁市臨縣食用菌產業顧問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山西省呂梁市臨縣食用菌產業顧問組"截至目前,臨縣食用菌共有79個新型經營主體,85個生產基地,種植面積達2800餘畝,種植規模2200餘萬棒,還與中國農科院聯合建成國家食用菌改良中心臨縣研發基地,年產300萬袋可供2000萬菌棒使用的優質菌種生產基地。 產業發展瓶頸分析:食用菌產業較其他農業產業是個集技術和資本密集形的產業,制約臨縣食用菌產業發展主要瓶頸有兩個方面:一是發展食用菌產業技術要求較高,食用菌產業為臨縣發展的新型產業,大部分從業人員還沒有熟練掌握其生產技術,生產技術仍然是制約我縣食用菌產業發展的主要瓶頸;二是發展食用菌產業投資成本較高,主要原料木屑、麩皮、棉籽殼、玉米芯等每棒成本至少在3元左右,同時,實施需用建設食用菌養菌棚和出菇棚,配套冷庫、冷鏈運輸工具等,投資成本大,國家扶持資金投入有限,資金短缺也是制約我縣食用菌產業發展的主要瓶頸。 需要產業顧問組提供服務的主要需求:一是繼續探索和開發適宜臨縣發展的食用菌新品種;二是繼續開發臨縣棗木香菇新產品,為臨縣棗木香菇生產制定科學的生產規程和科學的標準;三是繼續大力培育本地的食用菌生產技術人才,為繼續做大做強臨縣食用菌產業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1]。"""

相關資訊

2023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臨縣食用菌品牌發展研討會順利召開

7月11-12日,為推進臨縣食用菌品牌建設與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由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山西省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主辦,中國農技協農業市場與品牌專委會、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市場研究中心和臨縣人民政府承辦的「2023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臨縣食用菌品牌發展研討會」於山西省臨縣成功舉辦。

開幕式上,臨縣縣委常委高文標,中國食用菌協會副會長常明昌,中國科協農村專業技術服務中心副主任王誠分別為會議致辭。會議由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市場研究中心研究員高穎主持。

王誠副主任等表示山西食用菌產業快速發展、潛力巨大,已經成為全省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一個主導產業,也是中國科協幫扶助力呂梁臨縣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點產業;中國科協肩負着黨和政府聯繫科技工作者橋樑紐帶的職責,將持續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助力做大做強臨縣「棗木香菇之鄉」的品牌,推動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其後,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市場研究中心組織相關專家開展專題講座。其中,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市場研究中心研究員高穎、劉乃郗、晉薇,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勞秀霞、淘寶大學講師陳林、山西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趙敏分別就臨縣食用菌品牌的建設路徑、地理標誌認證、品牌設計、電商渠道拓展以及品牌營銷推廣等品牌打造關鍵環節開展相關培訓,臨縣本土食用菌技術人員、種植戶、產業經營管理人員等100餘人參加培訓[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