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公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屯門公路 |
---|
圖片來自HK01 起點 屯門區藍地元朗公路 終點 荃灣區柴灣角青山公路 通車 2015年(全面改善工程完成) |
屯門公路(英語:Tuen Mun Road)是香港9號幹線(新界環迴公路)組成路段最長部分,為香港第一條快速公路,亦是以全長19.3公里位列香港第三長的道路(以幹線路標計),連接屯門藍地及荃灣柴灣角。屯門公路重建及改善工程已於2015年12月完工,現時沿途大部份為3線雙程分隔公路。
概要
屯門自1973年發展成新市鎮後,由於交通嚴重不便(對外交通只依靠青山公路和每天只開一班的渡輪),香港政府便宣佈興建一條連接屯門及荃灣的快速公路。香港政府終於在1974年6月10日批准耗資2億2千多萬港元(後因擴建而增至5億港元)興建全港首條限制進入的快速公路──屯門公路,同年10月正式動工。四年後,即在1978年5月5日,屯門公路第一期通車,由時任港督麥理浩主持通車儀式,初建設時全長17公里,來回共三線(雙線往荃灣和單線往屯門),每條行車線闊度為3.3米,不設路肩。在1983年,屯門公路第二期亦正式通車,提供來回各三條行車線[1]。後來因接駁工程及減少削填斜坡等,使現時總長度(以9號幹線的路標計)達19.3公里。
現時的屯門公路北端連接元朗公路,穿過屯門新市鎮,然後依三聖邨附近的山坡東行到達荃灣,最後於荃灣柴灣角與荃灣路及青山公路荃灣段連接。除屯門市中心至虎地一段外(皇珠路以北),其餘路段均為快速公路區域。
修建該路對工程人員來說是個考驗,因為需要沿著彎曲的海岸線而建,而岸邊只有少量平地,其餘多為斜坡,沿途需挖開大量山坡及建造不少路堤、橋樑和暗渠。整條屯門公路包括三條較長的行車橋,分別是深井橋、青龍頭橋及舊汀九橋。
使用狀況與改善工程
屯門公路是來往新界西北及市區的主要幹道之一,而且是免費道路,自通車至今都有不少駕駛人士取道使用。本分段將概括說明不同年代的道路使用情況。
歷史
政府在七十年代開始大力發展屯門新市鎮,落實興建屯門公路連接屯門及荃灣,全長17公里。碰巧當時社會經濟不景,只好分兩期施工,第一期工程在1974年10月動工,只有三條行車線,荃灣方向定為雙線,其餘一線為屯門方向。工程相當艱巨,大部份路段均依山而建,不少路段需以高架橋連接,例如掃管灘橋、青龍頭橋、深井橋及汀九橋;在狹窄的山坡地帶,更需採用分級車道。
屯門公路第一期於1978年5月5日啟用,由時任港督麥理浩主持通車儀式。九巴於5月8日開辦來往大興及荔枝角(橋底)的66線,成為首條行經屯門公路的專營巴士路線;緊接於5月16日開辦68線,來往元朗(東)及佐敦道碼頭。原有途經青山公路沿途,只停少數分站的九巴豪華巴士路線250亦於5月14日改經屯門公路。
1979年1月26日,屯門公路獲刊憲命名];第二期於1983年5月17日通車,代表三線雙程分隔快速公路全面啟用。
屯門公路僅皇珠路以南路段為快速公路,皇珠路以北只屬普通主幹道路,新墟段更設有巴士中途站,屯門市中心段巴士站則設於兩旁輔助道路——屯喜路及屯發路。
爬山線工程
踏入九十年代,屯門、元朗及天水圍正在不斷發展,屯門公路行車量直線上升,早上繁忙時間更達飽和,車龍動輒長達數公里,導致乘客需數小時才能到達市區,行程大受影響,抱怨之聲不絕。
1993年4月,當局就屯門公路九龍方向三聖墟、掃管笏、大欖及汀九段闢建一條爬山線(Climbing lane)進行可行性研究,建議在這4個關鍵性上山路段提供一條額外行車線及設立3.3米闊路肩,以紓緩交通擠塞情況。研究結論是,為了盡早完成爬山線工程,須盡量避免徵回私家土地和清拆現有建築物。
政府最終決定切削上述4個路段北面斜坡,以騰出空間興建爬山線,路政署於1994年5月27日批出爬山線設計及建築合約,原定合約完工日期為1996年7月,其中三聖墟與掃管笏段工程提早於1996年2月完成。
大欖段復工
墜石意外發生後,負責大欖段工程的承建商堅持必須封閉往九龍方向所有行車道,才可安全進行鑿石工程。政府認為這建議不可接受,承建商便一直停工,更邀請一位國際知名岩石工程專家檢視有關斜坡,深入檢討施工方法。該名專家的結論是,大欖段餘下工程,就法律及實際環境而言,都不可能按照合約條款進行。承建商其後在1996年2月向當局提出進行調解。為此,當局亦自行委聘土力顧問,以便取得所需的專家意見。調解人最後接納承建商證供,認為要其嚴格遵照合約條款,特別是關於封閉行車線和工作安全的條款進行工程,是不可能的。
眼見大欖段爬山線工程完工無期,當局於1996年10月探討完成大欖段餘下工程的方法,其中一個方案是改為向海方向施工,以避免要削割石坡。政府亦進行了一項研究調查,大欖段已因工程暫停而形成樽頸位,削弱了屯門公路爬山線效能,因此有必要繼續工程,以應付日益增長的交通需求。
政府敲定待大欖隧道1998年通車後,始會繼續大欖段工程,以期盡量減低對使用屯門公路的車輛所造成之阻礙。有鑑於此,當局提出在屯門公路實施以下臨時交通安排,以應付交通擠塞惡化問題:
- 九巴因應需求提供39S及60P線;
- 九巴調派更多三軸巴士以增加載客量及使用較高質素的空調巴士行走屯門及元朗區路線,勝利二型自此全面絕跡屯門公路;
運輸署於1996年底推出兩條全新專綫小巴路線,提供渡輪接駁服務
- 屯門渡輪碼頭──嶺南大學,即現有46線
- 屯門渡輪碼頭──上水火車站,即現有44線
輕鐵增加班次及調派更多雙卡列車; 大欖秤車站於1995年9月全面運作,以便警方採取執法行動,對付貨車超載行為; 於新界環迴公路凹頭迴旋處增建臨時性鋼造行車天橋,1996年2月動工,並於半年後完成(該臨時天橋一直使用至今)。 當局對大欖段斜坡詳加分析後,屯門公路大欖段爬山線於1998年9月恢復工程,路政署為此批出價值2.68億元合約,挖掘在大欖段分隔九龍及屯門方向行車道的斜坡,以建造鋼筋土牆並增設一條九龍方向行車線。承建商隨即在9月16日動工。原定合約完工日期為2000年8月15日,工程最終在2001年5月31日大致完成。
全面重建
汀九橋及大欖隧道分別於1998年5月8日及5月25日通車,對屯門公路極為繁忙的交通起分流作用。不過屯門公路為免費使用,汽車流量仍然甚高,引致路面損耗嚴重,大部分地面路段的使用年限已經屆滿。屯門公路每年維修保養費用約為每平方米43元,較相鄰的元朗公路和新田公路所需費用高出約22%;隨着屯門公路日漸老化,再進行維修並不合乎經濟原則。再者屯門公路是根據七十年代設計標準而建造,並不完全符合千禧年代快速公路標準,加上深港西部通道啟用所帶來的車流,勢必加重屯門公路負荷。
事實上,政府早於1999年5月年已完成全面重建及改善屯門公路的初步檢討,當時預定於2005年動工,2010年完成。到2003年,政府計劃動用26億元展開工程;在2004年4月23日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上,因應議員建議,政府答應在工程計劃詳細設計階段期間,檢討屯門公路由雙程三線擴闊至雙程四線的可行性;然而,四線工程令施工期大大延長,支出亦倍增至55億元,加上深井高架橋一段牽涉大量收地,最終擱置全段擴闊四線計劃。
幾經多年討論與籌劃,政府於2007年5月4日在憲報刊登屯門公路重建及改善工程計劃,耗資33億元,主要分為兩部分,即荃灣至三聖墟段的重建及改善工程,以及市中心段的擴闊車道工程。
荃灣至三聖墟段
立法會財委會於2008年4月批准撥款重建及改善荃灣至三聖墟的一段屯門公路,重建工程分三段進行,荃灣至青龍頭的「東路段」為首個工程合約,於2008年10月動工;青龍頭至小欖交匯處的「大欖段」則於2009年2月展開工程,小欖交匯處至三聖墟的「三聖墟段」工程合約則於同年6月底批出並正式動工,主要工程包括:
重建荃灣與三聖墟之間一段長約13.4公里的地面路段,及重鋪沿線行車天橋上一段長約2.1公里的路段;
每條行車線擴闊至3.65米,來回方向亦會增設相同闊度的路肩;
改善深井交匯處及小欖交匯處的合流與分流車道;
汀九橋往屯門公路西行方向出口擴闊為雙線;
在屯門公路沿線7個建有住宅的路段加建隔音屏障,包括錦暉花園、屯門閣、豪景花園、浪翠園、海韻花園、油柑頭,以及麗城花園至蔚景花園。
配合屯門公路各段重建工程陸續展開,部分路段臨時收緊車速限制,以加強保障道路使用者及工程人員的安全。臨時車速限制安排分兩階段進行,首階段於2012年2月19日開始實施,屯門公路介乎深井及三聖墟一段的來回行車路段之車速限制,由每小時80公里減至每小時70公里。至於屯門公路介乎荃灣至汀九的來回行車路段,於同年4月29日起推行第二階段收緊車速限制,由每小時70公里減至每小時50公里。
因應工程進度,屯門公路介乎荃灣至汀九段的的臨時收緊車速安排於2014年10月12日起取消[33];而屯門公路介乎深井至三聖墟段的臨時收緊車速安排緊接於12月31日撤銷。
市中心段
屯門公路南行近玫瑰花園的一段已裝設隔音屏障,巴士站的上蓋經已拆除
為了紓緩屯門公路市中心段的交通壓力,近青田交匯處的一段屯門公路亦進行擴闊,路面由雙線擴闊至三線。政府於2007年8月3日就有關工程刊憲,工程於2008年6月展開,已於2010年1月完成。
政府最終亦落實擴闊市中心段,2008年4月18日刊憲,翌年12月展開以下工程:
擴闊玫瑰花園與皇珠路之間長約1.5公里路段,由雙線雙程分隔車道擴闊為三線雙程分隔車道; 為使屯興路往屯門公路九龍方向的車輛無須穿插入線,令行車更加暢順,興建一條長約450米的單線行車天橋,由屯興路沿置樂花園延伸,至錦暉花園對開與屯門公路往九龍方向行車道匯合;而屯門方向則新增一條行車線; 屯門市廣場段由於受屯門市廣場樁柱,以及屯發路與屯喜路緊貼該段屯門公路影響,擴闊工程把中央分隔帶收窄,來回方向各新增一條行車線。 屯門公路改善工程計劃於2008年年中開始,所有工程已於2014年下旬完成。
視頻
參考文獻
- ↑ 《屯門風物志》,第42-4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