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尾蟾(學名:Ascaphus truei):[1]成體短闊,頭部略呈三角形,頸部不明顯,前肢較短,後肢特別發達,具有蹼,適於跳躍或游泳。有眼瞼和鼓膜。口裂較大,可翻出口外捕食。額骨與頂骨、尺骨與橈骨、脛骨與腓骨都各自癒合,脊椎骨為雙凹型,有短的肋骨,是現存最原始的無尾類。用鰓呼吸,體外受精,卵產在水中,孵化成的幼體有尾。成蟾身後有由軟骨支撐、兩片肌肉構成的尾狀構造。
主要是夜間活動,但白天在河岸邊也能看到,通常靠近河邊活動。棲息於寒冷山區潮濕的森林中,在清澈溪流的岩石下生活。成蟾夜間沿河岸及附近的森林覓食,吃種類繁多的無脊椎動物。分布於美國及加拿大南部。
形態特徵
尾蟾全長3.7-5.0厘米,壽命15-20年。有軟骨支撐的尾狀構造,故名為尾蟾。背部皮膚相當粗糙,擬態周圍居住岩石的顏色,通常是橄欖灰色、棕色、紅色或黑色,上有三角形黃色和灰色,淺黃色或綠色的斑紋,身體及四肢纖細,頭平扁,吻尖,瞳孔垂直,沒有鼓膜,鼻子上的黑眼紋一直延伸至眼睛後。有硬化的指尖般爪子,以幫助在水流底部的岩石之間爬行。主要用肺呼吸。由於肺的結構比較簡單,皮膚起着重要的輔助呼吸作用,皮膚呼吸主要排出二氧化碳。
幼體先長出後肢,再長出前肢,尾逐漸縮短,最後消失。鰓也逐漸萎縮、消失,肺逐漸形成。經過變態發育為成體。
尾蟾的重要特徵是雄性尾蟾身後有由軟骨支撐、兩片肌肉構成的尾狀構造。它們是蛙類中唯一有尾的尾狀構造的青蛙,但不是真正的尾巴,而是短尾狀的交配器,是泄殖腔的延伸。交配時,雄蛙將「尾巴」插入雌蛙肛門口行體內受精。是少數行體內受精的無尾目動物。是較原始的蛙類。
棲息環境
棲息於寒冷山區潮濕的森林中,不居住在池塘或湖泊里,而是在清澈溪流的岩石下生活。是水棲性蛙類。
生活習性
尾蟾主要是夜間活動,在夜幕的掩護下覓食。但白天在河岸邊也能看到。在亞成年向和成年過渡的成熟或成長期,可能會在鄰近的的森林中做微小的距離遷移。 蝌蚪表現出夜行或晝夜行為。成蟾的活躍期通常是4-10月,為了逃避掠食者,它們會用肢體抱膝,在水下游。大雨後,可在樹林里偶爾發現它們。從近海平面至2560米均有其蹤影。何時尋找食物可能取決於是否存在某些掠食性物種。 儘管冬季沒有冬眠,但冬季活動急劇減少,有些個體保持活躍。
成蟾夜間沿河岸及附近的森林覓食,吃種類繁多的無脊椎動物。
由於沒有舌頭、聲帶、中耳和外耳骨,以及感知聲音至關重要的外耳膜,所以通過呼叫進行通信是大多數蟾類的特徵。尾蟾由於缺乏溝通渠道,它們大概依靠視覺和觸覺暗示進行求偶和交配活動。
分布範圍
分布於北美西部的美國及鄰近加拿大南部。包括加利福尼亞州西北部和附近的海灣,門多西諾縣,北沿到俄勒岡州海岸,通過俄勒岡州東北部和華盛頓州東南部的藍山,卡斯卡德山脈,沿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北部的波特蘭運河和納斯河及海岸。其範圍由東部的喀斯喀特山和西部的太平洋海岸接壤。以及愛達荷州北部和蒙大拿州西部的落基山脈北部也發現了幾個獨立的種群。
繁殖方式
尾蟾夏季在水底交配,沒有聲囊,雄蛙求偶時不發出叫聲。尾蟾採取體內受精的方式是為了避免精子被湍急的溪水沖走。尾蟾的卵數少而大,粘在石頭下面。蝌蚪嘴上有吸盤,可緊緊吸附在溪流的岩石上而不被激流沖走。蝌蚪的生長期達兩年。大多數育種顯然發生(儘管它已報五月至十月)在初秋。它們屬於寒冷的品種。雌性成熟後每年可繁殖,但沿海的物種則每隔一年繁殖。雌性將儲存精子,在第二年春天和夏天后產卵,一般在六月和七月。每次產卵40-80粒,通常下在大石頭上,在3-6個星期後,也就是八月和九月,小蝌蚪就孵出來了。
蝌蚪是黑色或褐色,在夜間出現在岩石上覓食。有時白天也能發現在覓食。蝌蚪一般攝食硅藻,藻類和針葉樹的花粉。變態需一至四年。山地族群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5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