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太湖畫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太湖畫派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稱;太湖畫派

特色;深厚華滋的傳統底蘊等

代表人物;東晉顧愷之、元代倪雲林等


太湖畫派無錫地區繪畫的總稱,是在中國美術史視野下當代性宏觀美學概括。[1]

簡介

它以歷史悠久的吳文化為依託,以自古至今的無錫籍畫家為節點,以鮮明的繪畫美學觀念傳承線索為脈絡,形成的具有大文化概念的中國畫繪畫系統。無錫素有"太湖明珠"的美譽,三千年吳文化的滋養、太湖山水的孕育、工商繁華的支撐,使無錫地區的繪畫藝術具備了得天獨厚的優勢。1700年來,以傳神寫照的美學理念、清麗蒼茫的繪畫風格、筆墨精到的繪畫技巧、意境豐贍的藝術效果、包孕吳越的開放構成,形成了太湖畫派獨特的個性特徵,是中國繪畫美學史上十分重要的繪畫系統。[2]

太湖畫派發展脈絡清晰。在古代以顧愷之倪雲林王紱為代表(348-1840)。作為中國美術史上的藝術巨匠,顧愷之、倪雲林、王紱的繪畫理論和實踐,影響和規範了中國畫後來的藝術特徵,在鄉邦本土他們的影響更是深刻而持久的,並且確定了太湖畫派的基本走向。顧愷之提出"以形為神"、"遷想妙得"和"點睛"之說,倪雲林"逸筆草草,以寫胸中逸氣耳"的"逸氣說",是太湖畫派最早的理論依據,王紱的繪畫常常顯示出不同的風格,水墨淋漓者學吳鎮,古木蕭疏者學倪雲林,層巒疊嶂者學王蒙,清秀疏朗者學盛懋,也糅合王蒙吳鎮二家,在繪畫實踐和方法上對太湖畫派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此後,鄒一桂秦炳文秦祖永都是十分傑出的太湖畫派畫家。近代以來,以吳觀岱胡汀鷺為代表,以丁寶書王雲軒廉泉吳芸瑛陳舊村諸健秋秦古柳為中堅力量(1840-1919)。無錫地區畫家不斷湧現,畫家之間的交流增多,師友關係明顯。國學大師錢基博先生說:"吾邑近來言畫者,首推吳觀老,次亦稱汀鷺,觀老以蒼秀勝,汀鷺以渾脫勝,一窮人巧,一盡天趣。"以吳觀岱為首的太湖畫派畫家,率先突破了"四王吳惲"的束縛,獨具慧眼地以石濤的繪畫思想為立派之本,注重與生活和時代的聯繫,富於繼承和創新精神,使無錫逐漸成為江南地區繪畫藝術的重要區域,現代教育意義上的美術學校--無錫美術專門學校1924年在無錫地區出現,培養了大量美術人才。與此同時,徐悲鴻吳冠中錢瘦鐵楊令茀賀天健周懷民錢松岩顧坤伯楊建候黃養輝董欣賓等無錫畫家以全新的繪畫觀念和語言,成為現當代中國畫的重要創作力量,其中徐悲鴻創造了中國畫繪畫藝術的高峰,成為當代繪畫藝術的典範。

"太湖畫派"概念的提出,並不是原來傳統畫學意義上所強調的開宗立派、自立門戶,而是在宏觀的文化視野中,在注重研究個人風格的基礎上,整體性把握無錫地區繪畫藝術的發展脈絡和區域文化對個體繪畫風格的影響。這有利於對無錫畫史作更深入的研究,對無錫籍畫家作更全面的評價,而且為研究江蘇乃至全國的繪畫史提供了新的視角與新的課題。

特色

太湖畫派作為一個繪畫流派,有其鮮明和突出的特點:

太湖畫派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一是深厚華滋的傳統底蘊。無錫是中國吳文化的發源地,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深刻地影響着無錫地區的畫家。縱觀太湖畫派的全貌,無不以深厚的傳統底蘊、深湛的筆墨語言、深沉的江南情懷展現其獨特的風貌。以筆墨為例,太湖畫派在各個時期對線條的重視,是十分突出的特點,顧愷之"春蠶吐絲"的線描深刻地影響着後來的畫家,到晚近時期以書入畫成為太湖畫派的一個重要藝術法則;以題材為例,太湖山水的自然風光自然而然地影響了太湖畫派的畫家,其中胡汀鷺賀天健錢松岩周懷民創作了大量太湖題材的作品,同時,太湖畫派的畫家以山水畫見長者占絕大多數;以風格為例,太湖畫派畫家的作品都展現出蒼潤清麗的特點,極具太湖風韻。

二是求新求變的創新實踐。無錫是中國民族工商業的發祥地,城市文化所蘊含的開放意識和創新理念,是太湖畫派不斷發展的內在動力。在太湖畫派的發展期,以吳觀岱為代表的無錫的畫家自覺地摒棄守舊的藩籬,追求生動活潑的繪畫語言,以滿足時代和生活的需要。與此同時,無錫畫家在新學東漸的發展潮流里,以徐悲鴻、吳冠中為代表的無錫畫家融匯中西,熔鑄古今,創造了中國繪畫藝術的經典。

三是摒棄門戶的開放結構。太湖畫派的代表畫家,都有着"走出去"的藝術實踐,他們在我國許多傳統畫派中占有一席之地。王紱是吳門畫派的早期代表,吳觀岱丁寶書錢瘦鐵賀天健是海派健將,錢松岩顧坤伯周懷民分別是金陵畫派、浙江畫派、京津畫派的重要畫家,徐悲鴻更是中國畫派的祭酒。無錫地區畫家在各自實踐中,形成了太湖畫派的開放結構。這是太湖畫派作為這一繪畫系統的突出特點,這也正如太湖一樣,她具有特定的指向,也具備更廣泛的空間概念。

代表人物

書畫藝術而言,錫邑歷代所出人傑層出不窮。東晉顧愷之,作畫意在傳神,所提"遷想妙得"、"以形寫神"等論點,於我國傳統繪畫之貢獻非同尋常。元代倪雲林,提出"逸筆草草,不求形似",掀起文人山水畫的高潮,成為明清兩朝乃至近現代中國文人山水畫難以逾越的最高境界。明代王紱所畫墨竹,筆勢縱橫,構思精巧,被稱為"國朝第一"。近代以來,吳觀岱、丁寶書、王雲軒、胡汀鷺、諸建秋、錢松岩、賀天健、錢瘦鐵、秦古柳,名家之多,不勝枚舉。而又有徐悲鴻呼籲"改良中國畫",遂為一代宗師;吳冠中致力於油畫民族化和中國畫現代化的探索,被譽為"中國的凡高";陶壽伯以畫梅飲譽海內外,被稱為"梅王";水彩畫家程及被美國國家藝術院選為終身院士。

相關視頻

太湖畫派優秀作品展在江蘇省南京市舉辦

參考資料

  1. 無錫太湖畫派研究會成立.pdf , 道客巴巴 2014-04-26
  2. 太湖畫派,發現、打造與期待 , 道客巴巴 2015-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