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天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百戰奇略(朱元璋下棋)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天戰》乃取「天時」之義,其要旨是闡述發動戰爭的時機選擇問題。它認為,要對敵國發動進攻,必須選擇有利戰略時機,而不能靠占卜「孤虛向背」來確定進攻的時日和吉凶。當敵國出現「君暗政亂」和「旱蝗冰雹」等人禍天災之時,就是發動戰爭的有利時機。選擇此種「天時」出兵攻戰,便沒有不勝利的。《天戰》選自明朝劉基的《百戰奇略》。

《百戰奇略》原名《百戰奇法》,是明代軍事著作,作為一部以論述作戰原則和作戰方法為主旨的古代軍事理論專著[1]而問世,這無論是在明以前或是明以後,都是不多見的。因此,從其產生以來,就為兵家所重視和推崇,給予很高評價,並一再刊行,廣為流傳。

譯文

大凡要出動軍隊,討伐罪魁禍首,拯救受難百姓,必須選在天時條件對我有利的時機,而不是依靠占卜推算出兵日時的吉凶。(這裡所說的天時有利),是指敵國君主昏庸,政治混亂;軍隊驕橫,百姓飢困;賢臣遭貶,無辜被殺;乾旱蝗災,冰雹水澇等人禍天災接連不斷。如果敵國有這些情況發生,我便乘機出兵進攻它,就沒有不勝利的。誠如兵法所說:「順應天時而出兵攻戰(就能克敵制勝)。」

北齊後主高緯隆化元年(公元576年),提拔重用了一批邪惡諂媚之徒,讓陸令萱、和士開、高阿那肱、穆提婆、韓長鸞等人操縱天下命運,陳德信、鄧長顒、何洪珍等人參掌軍國大政。他們拉幫結派各樹黨羽,提拔官員超越正常次序,官職爵位可用錢財買到,構陷冤獄能用賄賂鑄成,紊亂國政殘害無辜人民,從而導致旱澇蝗災、土匪強盜同時發生;他們還猜忌仇恨正派的親王大臣,結果都無罪而遭到迫害。例如賢明有功的丞相斛律光及其弟弟荊山公斛律羨,都是無罪而同時慘遭殺害的。就在北齊伏弱成衰之象逐漸顯露,土崩瓦解之勢很快便可看到的時候,北周武帝宇文邕乘此有利時機,親率大軍東征,一舉而滅亡了北齊。

原文

凡欲興師動眾,伐罪弔民,必在天時①,非孤虛向背②也。乃君暗政亂,兵驕民困,放逐賢人,誅殺無辜,旱蝗冰雹,敵國有此,舉兵攻之,無有不勝。法曰:「順天時而制征討。」③

東齊④後主緯隆化元年,擢用邪佞,陸令萱⑤、和士開、高阿那肱、穆提婆、韓長鸞等宰制天下,陳德信、鄧長顒、何洪珍⑾參預機權。各領親黨,升擢非次,官由財進,獄以賂成,亂政害人,使旱蝗、水潦、寇盜並起;又猜嫌諸王,皆無罪受損,丞相斛律光及弟荊山公羨,並無罪受誅。漸見伏弱之萌,俄觀土崩之勢。周武帝乘此一舉而滅之。

注釋

①天時:中國古代著作中常用的一個概念,其含義可因不同著作而各不相同。有指自然變化的時序;有指節氣、氣候、陰陽寒暑變化的;有指天命的;有指天災的,等等。本篇這裡是指敵國因天災人禍而造成的為我所乘的時機。

②孤虛向背:語見唐李筌《太白陰經·人謀上·天無陰陽篇》但馬本及各本皆誤作「孤虛向於」,故改。孤虛,是古代一種占卜推算日時的迷信,即以天干為日,地支為辰,日辰不全為孤虛,又稱「空亡」。如占卜時得孤虛日,則認為不吉利,主事將不成。 ③順天時而制征討:語出《貞觀政要·畋獵第三十八》,但原文為:「順天道以殺伐」;又見於宋張預《注孫子·計篇》。

④東齊:即南北朝時期的北齊。因其地理位置在北周之東,故又稱「東齊」。

⑤陸令萱:北齊天統年間(公元565—575年)左丞相穆提婆之母。因她為齊後主高緯的乳母而得胡太后昵愛,封為郡君,號稱「太姬」。自此獨擅威福於宮中,並夥同其子等奸臣把持朝政,賣官鬻爵,聚斂無厭,致使朝政日非,民怨沸騰。

作者介紹

劉基(1311年7月1日~375年4月16日),字伯溫,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為諸葛武侯[2]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明初詩文三大家[3]」。

視頻

天戰 相關視頻

《虎豹騎》百戰奇略第一期:中國騎兵的發展歷程概述
《虎豹騎》百戰奇略第二期:中國騎兵的發展歷程·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