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天府四川金融博物館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天府四川金融博物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濱河路8號,於2019年5月18日開館,博物館展示面積約4500平方米。通過聲、光、電、影、物等形式展現全球貨幣發展歷程,從歷史角度展示不同時期的演變;遴選中外主要金融事件,介紹金融代表人物,並特別展示交子、茶馬古道[1]等大西南商業金融里程碑;通過多種場景普惠金融知識,呈現金融發展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性;結合互聯網、區塊鏈等新金融科技,聯結金融的歷史與未來。

目錄

場館綜述

天府四川金融博物館的金融屬性和定位,決定了館內展覽的構成,共展出館藏文物300件。展廳分為地下一層和地上一層,建築內部設有

主展廳、臨展廳、鄧小平廣場、天府金融茶室、演講廳。戶外廣場設有多個文旅打卡地標,即「大宋交子碑」廣場,矗立「大宋交子碑」「鋼鐵俠」「金融牛」等極具金融元素的標誌物。天府金融茶室占地面積約為600餘平方米,茶室環境優美,古色古香;演講廳占地面積約為300餘平方米,可同時容納大約150人,備有完善的多媒體[2]系統。館內的各展廳相對獨立,便於觀眾參觀、縮短參觀路線,便於安防管理

基本/專題陳列

館內展示的基本陳列有《貨幣的演變》《中國金融史》《金融的力量》《大西南金融史》《新金融:併購、基金與金融科技》《財富管理》《中國證券市場的穿越 一個人的體驗》。其中《大西南金融史》是館內展陳的特色所在,展現了西南金融的發展同中華民族開發西南的歷程的緊密聯繫。館內正在展出的專題陳列分為兩部分,即「中國古代鑄錢工藝展」,該展是博物館與中國錢幣博物館聯合主辦。錢幣的生產鑄造,既要滿足社會的大量需求,又必須達到形制、重量、成色的標準。與西方的打製法不同,中國錢幣自西漢以來就採用疊鑄工藝,使錢幣能夠在保證標準化的同時,得以大量生產。「偉大的金融創新——四川交子」展覽,呈現的是隨着紙幣的出現,在金融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

目前,「金融科技與數字貨幣」特展作為天府四川金融博物館2022年推出的重要展覽,是在金融科技的應用和推廣日新月異的大背景下隆重推出的。展覽主要包括「創新:金融與科技」「共贏:金融科技深發展」「未來:數字貨幣」「數字金融監管與安全」四大部分,展覽回顧了近百年金融與科技的創新歷史,再現了國內外重要的數字金融人物與事件,講述了數字金融的基礎知識,同時關注在法治與監管基礎上的金融創新。以期通過展覽讓數字金融在社會大眾間得到更多普及,起到金融啟蒙作用,更好地融入數字時代。

文化/品牌活動

天府四川金融博物館注重發揮區域內金融文化教育和普惠金融重要陣地功能,持續開展「金融大講堂」活動,邀請了眾多嘉賓與業界大咖到館講演。截至2023年5月,累計舉辦了18期金融大講堂,累計30萬餘人次在線觀看。活動中注重結合國內外金融形勢和區域內金融機構和社會大眾關注的熱點敏感問題,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持續關注,在區域和行業內取得積極反響,引發眾多金融機構、媒體單位和高校院所到館尋求合作。

同時,博物館還會定期舉辦「博物館下午茶」活動,邀請眾多嘉賓分享金融、歷史、未來、藝術話題。截至2023年4月,「博物館下午茶」已在成都開展16場,到場觀眾千餘人次,超過3萬餘人次通過直播平台關注並參與互動,已成為知名文化品牌。結合當地金融歷史的文化特色,博物館還舉辦了多場「交子學術論壇」。交子學術論壇作為博物館專業性學術交流活動備受關注,自開館以來成功舉辦四屆交子學術論壇,眾多政界領導、專家、學者、業界嘉賓通過線上線下共同聯動的方式隔空對話,助力論壇。四屆論壇線上線下累計42萬餘人次共襄盛會,萬餘次視頻點讚互動,多家媒體平台全稱直播與報道,對推動交子文獻及金融領域發展產生了空前的影響力。目前,天府四川金融博物館已舉辦了包括金融啟蒙年會、金融藏品博覽會等高端論壇、大型年會共計6場。

所獲榮譽

首批15家「天府綠道科普共享基地」之一:天府四川金融博物館作為成華區重要的科普教育與公益活動場館,被成都市科技協會列為了首批15家「天府綠道科普共享基地」之一。

第五屆、第六屆四川金融新銳榜「年度金融文化影響力獎」:「四川金融新銳榜」由四川日報報業集團旗下專業財經媒體——金融投資報主辦,是四川金融圈的標誌性品牌活動。

年12月10日,天府四川金融博物館在2021年第五屆四川金融新銳榜評選中,摘得「年度金融文化影響力」大獎。

參考文獻

  1. 茶馬古道,你真的了解嗎? ,搜狐,2021-11-08
  2. 多媒體技術有什麼特點? ,搜狐,2023-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