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天主教寧波教區

天主教會

圖片來自ltn

天主教寧波教區天主教會中國浙江省東部設置的一個教區,轄境為寧波市紹興市舟山市。目前劃分為寧波、慈谿、紹興、舟山四個總鐸區。[1]

目錄

歷史

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寧波府雙嶼港已建立了兩座天主教堂,浙江巡撫派遣都指揮盧理率兵搗毀了島上的葡萄牙人居留地,聖母無原罪大堂同時被毀,並殘殺了島上1200名無辜的天主教徒(其中800人為葡萄牙籍)。

萬曆十四年(1586年)一月二十日,意大利耶穌會會士羅明堅(Michel Rugieri)、麥安東(Antoine d' Almeyda)至紹興傳教,同年四月六日,有一人受洗。

天啟四年(1624年),鄞縣王芳濟在北京受洗後返鄉。崇禎元年(1628年),王芳濟邀請在杭州的葡萄牙傳教士費樂德(Rodrignez Figneredo)到鄞縣開教。當年三月,費樂德抵達鄞縣,在鄞縣鄉間傳教,傅洗教徒80人。崇禎十一年(1638年)冬,舉人朱宗元教友從杭州邀請意大利傳教士利類思(Leuis Buglis)赴鄞縣縣城傳教,傅洗教徒15人。崇禎十二年(1639年)冬,陽瑪諾在鄞縣傅洗教徒數人。崇禎十三年(1640年),意大利傳教士孟士表(Tean Monterro)到鄞縣傳教,至清順治二年(1645年)年其離開時,其已在鄞縣傅洗教徒五、六百人。崇禎十六年(1643年),葡萄牙傳教士畢方濟至鄞縣傳教。

清順治二年(1645年),意大利傳教士衛匡國至紹興傳教,因「所欲難遂」,旋即離去。順治五年(1648年),衛匡國(Martino Martini)到鄞縣縣城傳教,並設立小聖堂,不久毀於清兵。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法國耶穌會會士龔當信神父(Cyrile Constantin)至紹興傳教,併購房設立教堂。

同年,法國耶穌會會士郭中傳利聖學到鄞縣,在縣城藥行街購地建宅和小聖堂,至康熙六十年(172年)離開鄞縣。雍正元年(1723年),清廷下令禁止天主教傳播。雍正二年(1724年),藥行街小聖堂改作民房。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法國傳教士顧芳濟(Frangoia Xauier Daincourt)到鄞縣重興天主教。

1846年,浙江代牧區成立,由法國遣使會管理。主教常駐定海(舟山)。1850年以後搬進寧波府城藥行街寧波聖母升天堂。1876年再遷至江北岸寧波聖母七苦主教座堂

1910年,浙江代牧區劃分為浙東、浙西兩個代牧區。浙東代牧區負責東部寧波、紹興、台州、溫州、處州5個府的教務,主教座堂設在寧波江北岸寧波聖母七苦主教座堂

1924年,浙東代牧區改稱寧波代牧區。

1926年,從寧波代牧區分為台州代牧區。1931年,又分出麗水監牧區。1949年,溫州地區從寧波劃出,成立永嘉教區。

1941年的教友統計:寧波為5123人,舟山3594人,餘姚5862人,紹興2056人,寧海、象山1356人,溫州33243人,合計為52199人。

1946年,寧波代牧區升為正式的寧波教區。學校:寧波有益三中學,各堂普遍開設小學。

1966-1979年宗教活動停止。

現狀

1979年12月江北岸堂恢復宗教活動。

2001年,寧波教區有20000教友,13位神父,26位修女,82處已開放的教堂和祈禱所。其中一半教友分布在慈谿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