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連有軌電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連有軌電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大連市的有軌電車系統,歷史始於1909年。大連作為中國內地有軌電車歷史未曾中斷過的城市之一,不僅保留了部分產於20世紀30年代的有軌電車,還在20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研發生產了現代有軌電車。

歷史

日本專家在滿洲國多個城市都建立了具規模的市內交通系統,其中在哈爾濱、大連、奉天(瀋陽)、新京(長春)設有電車系統,於撫順設有電氣化通勤鐵路。1909年9月25日,滿鐵運輸部電氣作業所在當時已處於日本統治下的大連開通了第一條有軌電車試驗線路,標誌着大連有軌電車和公共交通的開始,使大連成為全中華地區最早擁有有軌電車和公交的城市之一[1]。該線路由電氣遊園(原動物園,今中心裕景)經大正通(今中山路、人民路)至大棧橋(今港灣橋),單程2.45公里。車輛為30台11型電車,車體由美國布列斯頓製造,底盤由英國蒙天吉布森製造,電氣部分由德國製造,為木製復車台,每輛車定員72人,滿載145人,當時俗稱美國大木籠子。此後不斷開闢新電車線路,於民主廣場和解放廣場建成兩座軌線所。至1945年,電車共有11條線路,三個營業所,兩個維修廠。

此外,日本人也曾計劃在奉天建設四條地下鐵,為1435標準軌、750V第三軌集電式設計,令奉天成為當時日本勢力範圍內繼東京及大阪之後第三個建有地下鐵的城市,以顯示滿州國的建設成就。奉天地下鐵第一期原預計1942年動工,1948年完工;但由於戰事影響,日本人最後沒有能力展開工程。

1945年,蘇聯紅軍從日本手中接收大連,1946年4月1日接收大連都市交通株式會社並改造為大連市交通公司。70年代,由於城市發展需要,開始大範圍拆除有軌電車。其中沙河口-周水子段3路有軌電車改為當時的3路汽車(現為BRT),今15路汽車即為當時有軌1路電改汽的線路。至20世紀末,全市僅剩下3條有軌電車線路:201路、202路、203路。1999年10月15日至2002年12月1日,202路進行改造,原有DL8000型部分報廢,部分出售給長春(現於長春54路運營),更換為大連電車工廠生產的大連人牌DL6WA型鉸接有軌電車。2006年6月10日至2007年12月30日,對201、203路進行改造[2],將兩線合併,更換部分車輛為DL6WA型有軌電車,同時保留16台20世紀30年代由日本研製的、經過翻新改造的DL3000型電車於201路運營。

視頻

大連有軌電車  相關視頻

大連是中國內地唯一一個,有軌電車的歷史未曾中斷過的城市,中國高科技真牛 
110歲高齡的大連有軌電車,驚艷了歲月,成為一道靚麗風景

參考文獻

  1. 最早中國的有軌電車?,懂得網, 2020-7-14
  2. 大連有軌電車110年歷史圖解,搜狐,2019-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