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葉龍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大葉龍膽龍膽科,又名:大葉秦艽。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根強直。莖直立或斜上,圓柱形,光滑無毛,基部有許多纖維狀殘葉。葉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在莖基部者較大,長達30厘米,寬3~4厘米,先端尖,全緣,葉脈3~5條;莖生葉3~4對,稍小,對生,基部連合。花生於上部葉腋,成輪狀叢生,萼膜質,長約6毫米,先端有3~5個不等長的短齒;花冠筒狀,深藍紫色,長約2厘米,先端5裂,裂片卵圓形,先端急尖,裂片間有5褶狀副冠片;雄蕊5,着生於花冠管中部;子房長圓狀,無柄,花柱甚短,柱頭2裂。蒴果長圓形。種子橢圓形,褐色,有光澤。花期7~8月。果期9~10月。生於草地及濕坡上。分布黑龍江、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河南、寧夏、甘肅、青海、新疆及四川等地。[1]

《本 經》

為龍膽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葉龍膽(大葉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或小葉秦艽Gentiana dahurica Fisch的根。大葉龍膽主產於甘肅、河南、山西、河北、內蒙古等地。小葉秦艽主產於山西、河北、內蒙古、陝西、黑龍江、遼寧等地。晚秋採掘,洗後曬至七成干,集積成堆,使其發熱出汗,候內心變為紅色時,去蘆。潤透切片,曬乾用。

處方用名

秦艽、西秦艽、左秦艽、大艽。

性味歸經

苦、辛,平。歸胃、肝、膽經。

功效

祛風除濕,退虛熱。

本品辛散性平,質潤而不燥,為祛風藥中之潤藥,能祛風除濕,舒筋通絡,無論偏寒、偏熱的痹痛均可應用。性平不燥,還可退虛熱,用於骨蒸潮熱,兼能利濕退黃,可用於濕熱黃疸。

應用

  1. 用於風寒濕痹,肢節酸痛,攣急不遂者,常配獨活桑寄生等同用,如獨活寄生湯;用於風中經絡,手足不用,常配川芎當歸羌活白芍等同用,如大秦艽湯。
  2. 用於虛勞骨蒸潮熱,常配鱉甲、知母、地骨皮等同用,如秦艽鱉甲湯;用於小兒疳熱可與胡黃連神曲等同用。

此外用於濕熱黃疸,與茵陳蒿澤瀉等同用。

用量用法

6~12克,煎服。

附註

  1. 同屬植物粗莖秦艽Gentiana 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及麻花秦艽 Gentianastraminea Maxim.的乾燥根等均作本品用。
  2. 秦艽生物鹼甲有退熱、鎮靜、鎮痛和抗炎作用,秦艽乙醇浸出物有降低血壓的作用。

龍膽科,又名:大葉秦艽。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根強直。莖直立或斜上,圓柱形,光滑無毛,基部有許多纖維狀殘葉。葉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在莖基部者較大,長達30厘米,寬3~4厘米,先端尖,全緣,葉脈3~5條;莖生葉3~4對,稍小,對生,基部連合。花生於上部葉腋,成輪狀叢生,萼膜質,長約6毫米,先端有3~5個不等長的短齒;花冠筒狀,深藍紫色,長約2厘米,先端5裂,裂片卵圓形,先端急尖,裂片間有5褶狀副冠片;雄蕊5,着生於花冠管中部;子房長圓狀,無柄,花柱甚短,柱頭2裂。蒴果長圓形。種子橢圓形,褐色,有光澤。花期7~8月。果期9~10月。生於草地及濕坡上。分布黑龍江、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河南、寧夏、甘肅、青海、新疆及四川等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