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壼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壼門,壼讀音為kǔn,在宋代李誡所編的《營造法式》中寫作「壺門」,是一種佛教建築中門的型制,也是一種鏤空的裝飾樣式。

簡介

壼門,壼讀音為kǔn,在宋代李誡所編的《營造法式》中寫作「壺門」,是一種佛教建築中門的型制,也是一種鏤空的裝飾樣式。作為佛教建築中門的型制的壼門是隨佛教傳入中國的,而作為裝飾樣式的壼門自商代就已經在本土出現。中國古代建築史學專家張馭寰認為,「壺門實際上是佛教常用的佛龕,將龕窟形象取下,進行線刻,就出現了壺門。」壼門的輪廓有圓弧形、長方形、扁長形等,通常是在上端中間有突起,形狀猶如葫蘆壺嘴。壼門常常雕刻在佛塔須彌座的束腰部位和門窗部位,也會使用在香爐等器具上、床榻、桌椅等傳統家具上。佛教建築中能顯示尊貴的入口之處一般都會採用壺門樣式,如佛道帳、佛龕和佛堂,其內部常常雕有佛像、菩薩、佛教題材的故事以及植物、動物等圖案。

營造法式

《營造法式》是中國第一本詳細論述建築工程做法的官方著作[1]。對於古建築研究,唐宋建築的發展,考察宋及以後的建築形制、工程裝修做法、當時的施工組織管理,具有無可估量的作用。此書於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編成,崇寧二年(1103年)頒發施行。由將作監少監李誡所作。書中規範了各種建築做法,詳細規定了各種建築施工設計、用料、結構、比例等方面的要求。

全書357篇,3555條。是當時建築設計與施工經驗的集合與總結,並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原書《元祐法式》於元祐六年(1091年)編成,但因為沒有規定模數制,也就是「材」的用法,而不能對構建比例、用料做出嚴格的規定,建築設計、施工仍具有很大的隨意性。李誡奉命重新編著,終成此書。

須彌座

須彌座是東亞傳統建築和雕塑的基座,宮殿、寺廟、塔、華表、石碑、石獅子、門墩都有須彌座造型。須彌座源於印度佛教,象徵佛教世界中心的須彌山,有獨尊與穩固之意,因此須彌座上經常雕刻有佛像造型和佛教故事。

須彌座平面通常呈方形,上下寬,中間逐層收窄,中間最窄的一層,稱為束腰[2],束腰之下為仰蓮花層,束腰之上層為伏蓮花

宋李誡《營造法式》定下須彌坐的規範:「疊砌須彌坐之制:共高一十三磚,以二磚並立,以此為例。自下一層與地平,上施單混肚磚一層,次上牙角磚一層,比混肚磚下齦收入一寸。次上罨牙磚一層,比牙角出三分。次上合蓮磚一層,比罨牙磚收入一寸五分。次上束腰磚一層,比合蓮下齦收入一寸。次上仰蓮磚一層,比束腰出七分。次上壺門柱子磚三層,柱子比仰蓮收入一寸五分。次上罨澀磚一層,比柱子出一分。次上上方澀平磚兩層,比罨澀出五分。」。

典型的清代須彌座有6層,自下而上為圭角,下枋,下梟,束腰,上梟,上枋;下梟刻仰蓮花,上梟刻伏蓮花。

須彌座已被廣泛應用於非宗教的建築物上,一般將座的四角及束腰等部位有雕刻(其他部位也常有花紋裝飾)的石浮雕都劃屬這個範圍。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就安裝在碑身下須彌座的束腰上。

視頻

壼門 相關視頻

前後·追根溯源話壼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