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增城市派潭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增城市派潭中學創辦於1943年,從小學到初中,初中到完中,由民辦而公辦,其間三易其址。 1953年更名為增城縣第四中學,1959年起定名為派潭中學,60年代曾被評為廣東省「紅旗學校」,人文底蘊厚實[1]

教學設施

學校在通過「普九」、「普高」和電教達標(第三批)驗收的基礎上,從2001年以來開通了校園寬帶網絡,2006學年起裝配13個教學平台,將增加裝配21個教學平台,教育裝備和各類工能室按照國家級示範性一級Ⅰ類配置,此外,學校也逐步完善了配套的運動和生活設施。

學校以2015年評審通過了廣東省一級學校為新的起點,以教育創強為契機,以實施新課程改革為載體,以成功申報國家級重點課題子課題「構建和諧校園與教師發展的研究」為科研興校策略.創新管理機制,狠抓常規管理,通過科研促進教研,在教育質量形成過程中抓重點、造亮點,我校參加廣州市九科學業水平測試有七科以上通過率超廣州市平均水平,連續被評為廣州市高中畢業班工作一等獎。

辦學成果

學校辦學思想緊跟時代節拍,勵精圖治,抓住增城創建廣東省教育強市的機遇,大力改善辦學條件和育人環境。在推進素質教育,實施新課程改革中教學成績斐然,高考屢創新高,膺獲了多項殊榮 。形成了一批高品位的教科研成果,通過研、訓、教一體化的專業發展模式,造就了一批頗有影響力的優秀教師。在新的辦學理念引領下,學校向着新時期的辦學目標,用科學發展觀為統帥,主動發展,積極探索,走出一條創特色、立品牌的內涵發展之路。2004年以來學校獲得「派潭鎮先進黨支部」、「增城市教書育人先進集體」、「廣東省一級學校」、「廣州市綠色學校」、「廣州市民主管理三星級學校」 、「增城區首批教育科研實驗基地」、「增城區安全文明示範學校」、「全國教育科研先進單位」等稱號。理念為靈魂先導,行動為策略先鋒。

管理制度

學校逐步建立健全了《學校章程》,規範了各項管理制度。以理念為先導,確立「勤心修德、勤勉治校、勤力發展」的辦學思想,以「教師成長,學生成才,學校發展」為辦學理念,以「研磨有效,優教無類」為教學理念,建立「三線二塊六片「的管理架構,以「層級聯動、人文融入、扁平精細」為管理理念,以「質量求生存、特色創品牌、科研顯活力」為工作方略,以「五個一」為領導幹部的工作原則,提高行政決策的執行力,確保各項工作高效而優質地完成。

辦學條件

學校經歷「創強」、「創廣東省一級學校」的洗禮,通過多種渠道籌措巨資裝配了用作藝術教學和第二課堂的音樂室和美術室、多媒體電教室、電子閱覽室等功能室。共裝配39套教學平台,音樂室、美術室各兩間,體育器材和教學場地齊備,為創建體藝特色奠定了基礎,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課餘文化娛樂活動和提高了科技創新能力。新的高規格圖書館、飯堂綜合大樓已竣工使用。我校將以優質教育教學業績迎接國家級示範性高中教學水平評估。

高考成績

學校通過狠抓常規管理,以科研促進教研,在深入實施新課程改革實驗中抓重點、造亮點, 教育教學成績令人刮目相看。2014年高考林子傑同學以文科667的高分被北大錄取,梁聘婷同學以文科674的高分被清華大學錄取。2015年參加考試人數365人,重本人數156人,其中有六人被中山大學錄取,十人被復旦大學錄取,11人被武漢大學錄取。2015年再創佳績。劉飛語同學更以文科674的高分被北京大學錄取。重本率達到98.64%.。超額完成廣州市指標任務58人。

我校學生參加廣州市、廣東省學業水平測試乃至高考,各項成績質量指標雄踞全市同類生源組前茅,2009年勇奪「廣州市高中畢業班工作一等獎」 ,2009年高考本科上線人數達到254人,本科率為96.47%,超廣州市任務指標528%,超增城市任務指標340%,升大率100%,全部9個學科中有8個學科獲廣州市高考突出貢獻獎。師生獲獎人次逐年上升,09學年師生獲獎超過200人次,獲獎層次高。韓焰明校長被全國教師教育學會評選為「全國優秀校長」,2008年參加廣州市教育局首批「名校長」培養工程;邱伯聰老師的論文獲全國創新教育科研研究會一等獎;2009年賴桂鍵同學獲廣東省生物競賽一等獎;2010年羅華盛同學獲廣東省生物競賽一等獎等。

2015年高三參加廣州市「一模」、「二模」成績領跑同類生源組6組學校,部分學科達到或超過第4組的平均分[2]

視頻

增城市派潭中學 相關視頻

2017年派潭中學成人宣誓儀式
派中人的一天(增城區派潭中學宣傳短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