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基隆市信義區深澳國民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基隆市信義區深澳國民小學
圖片來自saps

基隆市信義區深澳國民小學Shen-Ao Elementary School, Sin-Yi District, Keelung City, Taiwan、簡稱:深澳國小),位於臺灣基隆市信義區孝深里深澳坑路55-1號。迄今建校已60餘年。深澳國小地處於深澳坑地區的中心位置。鄰近有深澳坑溪流經、及台灣日治時期創建的基深宮(派出所前)、基隆市警察局第二分局深澳坑派出所寶光寺(三坑)及五坑山(深澳坑山)的總督嶺古道。附近地區有已廢坑的大礦坑如永源煤礦深澳坑煤礦福美一坑煤礦(福美寮)、福美二坑煤礦(福美寮),在五、六坑鄰近地區另有已廢坑的其它小煤礦坑。在高處所夜晚可眺望新北市瑞芳區九份山城月色。學區範圍為孝深里孝岡里地區。

沿革

1926年台灣日治時期深澳地區成立「漢人私塾」,1941年成立「深澳地區國語講習所(日語講習所)」。1947年9月後改為「基隆市信義國民學校深澳坑分校」。1951年8月1日奉准獨立設校為「基隆市信義區第二國民學校」。1968年8月實施臺灣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改制為「基隆市信義區深澳國民小學」,舊校址為基隆市信義區深澳坑路111號(已關閉不用)。後因校地空間,舊校舍地區不敷需求,1992年5月編定「基隆市深澳國民小學校務法展計劃」。後奉基隆市政府教育局准予1998年開始辦理遷建校,撥用國有地六筆、協議價構私有地五筆作為遷建校用地。1999年8月成立附設補校及附設幼兒園。2007年3月連海生校長任上新校舍發包開工,2009年9月在施奈良校長主持下遷校。新校區距舊校區500公尺內,新校址為基隆市信義區深澳坑路55之1號,位於舊校區之西北方向。校地面積約21132.84平方公尺,距深澳坑路東西向連外道路200公尺,有都市計劃道路銜接。學生數300多人,教師員工約30多人。新校舍建築樸質簡潔,具備教室大樓、活動中心、操場,軟體設施目前仍逐步充實中。在基隆市四十三所國小中,屬於中小型學校。

舊校區建築群

舊校區位於深澳坑路111號,除了臨路邊的二層樓校舍外;還有後山的二層樓校舍。原校長及教員的宿舍位於深澳坑路109巷內的「紅壇廣場」靠山面。校長宿舍為獨棟二層樓,如昔日的第4任校長黃日誌(1963.8~1971.3)夫妻及其兩個小孩均住在校長宿舍。校長宿舍旁即兩段落的連接式平房教員宿舍,前臨紅壇廣場、廣場邊即深澳坑溪;溪對面即平房式的深澳坑派出所(已改建)、旁為兩間連接的平房式派出所宿舍(已拆除變為停車場)、里民大會堂(兼作幼稚園)及孝深社區(仍在)。紅壇廣場有一平時為清空的寺廟;有廟會才有神明進駐,亦為歌仔戲(布袋戲大多在福美寮演出)及賣藥的康樂隊表演場所。而平時空曠的寺廟除作為深澳坑地方南管國樂團體的練習場所外,廟前的紅壇廣場亦作為舊深澳國小校區的操場。目前舊教職員宿舍及紅壇廣場已拓建為大樓地區。

歷任校長

  • 第1任:商大梅(商惟翕)(1951.8-);1951年8月1日獨立設校為「基隆市信義區第二國民學校」。
  • 第2任:侯玉格(1953.9-)
  • 第3任:林斌榮(1958.8-)
  • 第4任:黃日誌(1963.8-);1968年8月臺灣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改制為「基隆市信義區深澳國民小學」。
  • 第5任:王勵志(1971.3-)
  • 第6任:朱金柏(1978.3-)
  • 第7任:劉元鎮(1982.8-);制定校歌。
  • 第8任:張作春(1986.8-);1992年5月編定「基隆市深澳國民小學校務法展計劃」。
  • 第9任:吳國華(1994.8-)
  • 第10任:連海生(1998.8-);1998年籌辦新校舍遷建事宜、1999年8月成立附設幼兒園、及成立附設補校。2007年3月新校舍發包開工。
  • 第11任:施奈良(2007.8-);2008年12月成立深澳小小國樂社、2009年9月遷新校區。
  • 第12任:蕭玉盞(2011.8-);成立舞蹈社團、打造「碳狗」意象、空間美學彩虹礦坑與山海拼拼碳狗釘畫。
  • 第13任:莊智森(2018.8-)

現任家長會長

第29任(2014.9)古建嵩先生。

校歌

校歌為第七任校長劉元鎮任上所制定。

  • 青山環抱綠水繞,幽雅寧靜遠離塵囂,
  • 民風純樸重師道,春風化雨幼苗個個好。
  • 年紀雖小志氣高,五育並重齊努力,
  • 相親相愛樂陶陶,這是我們園地--『深澳』,
  • 我們都愛這快樂大家庭,我們都以你為傲!

學校願景

  • (一)人文 § 人文關懷,尊重互愛,多元適性,健康身心.."健康」
  • (二)樂活 § 知足進取,循序漸進,優質環境,感恩惜福.."成長」
  • (三)群創 § 集體智慧,創意活潑,有效學習,日新又新.."快樂」
  • (四)多元 § 互助合作,寬容互動,形塑願景,追求卓越..."發展」

畢業歌

由風箏作詞及作曲小組所編寫的「風箏」,似已成為各校畢業歌。

“別心疼我會跌跌撞撞,因為在溫柔手中,我已學會翱翔,開始嚮往那更高的藍天,放開牽絆的線,才能神采飛揚……我飛得理直氣壯,我比誰都要倔強,顛覆世界眼光,義無反顧地闖,彩色天空是我唯一的方向……”

交通路線

交通路線方面有臺灣汽車客運基隆客運新北市區公車788路線基隆市區公車R66路線 "深澳國小站" ,及基隆市公車往深澳坑方向203等路線。

學校

學校(或稱學院) 是一種為教師學生提供教學環境的機構,並通過特定的教育方式增進對學生的知識和價值體系。現時,大部分國家設有正式的教育制度,有時更為國民提供義務教育。在正式的教育制度下,學生需在不同類型的學校接受教育。這些學校的分類因文化和制度而異,但可以總括為小學中學大學。小學一般為兒童而設,提供基本教育。學生在完成小學教育後,通常會就讀中學。最後,提供高等教育的學校可成為「大學」或「專科學校」。

在這些主要學校類型外,在某些國家的學生可能會在小學教育和中學教育的前後在其他學校接受教育。幼兒園幼稚園年幼兒童而設,在小學教育前就讀。在完成中學教育後,中學生可選擇就讀大學、職業學校、專科學院或神學院。某些學生可以選擇就讀另類學校,接受有別於主流教學方法和課程的另類教育

學校也可分為政府營運和私人營運的學校。私立學校通常在政府教育未能夠提供某種教育方法或課程時設立。某些私立學校有宗教背景,在政府未能提供宗教教育時,作出額外教育,如基督教學校伊斯蘭學校佛教學校等。為成人而設的學校更提供專門教育,如軍事學校商學院,等。另類學校更包括在家學校線上學校等,使教學可以脫離傳統校舍。

歷史

位於英國東南部的坎特伯雷,建立於公元597年的,可能是現存最古老的學校之一.[1];而中國最早的學校,據估計是在周朝。清朝後逐漸出現太學之類官方辦的學校。

學校教育的目的

學校教育的目的隨著時代和政治文化的不同而有差異。

中國歷史上的周朝,學校辟雍統治階級培養下一代品格禮樂軍事技巧的場所。

但如果學校實行填鴨式教育制度,只會令學生無法吸收知識,違背學校令學生學習不同知識的理念。

常見的分級

歐洲的一些地區,高級中學英語:Gymnasium)是中學的一種,入學的學生一般成績較突出。在德國,十三年級之後(一些地區是十二年級),將完成高級中學學習並參加德國大學入學考試(Abitur)(在奧地利瑞士稱為Matura考試)。

英國,學校要是指高等教育階段前的教育機構,大致上可以被分為小學(有時進一步區分為幼稚園和小學)和中學。而這些學校是由女王教育檢查員(Her Majesty's Inspectorate of Education)這個機構來管理的。

北美,學校是指所有級別的教育機構,包含以下所有機構:幼稚園、小學、中學(即初級中學,英文稱middle school、intermediate school或junior high school,根據招生的學生年齡及地區而定)、高中學院大學研究生院。在美國,從幼稚園到高中的所有學校都是由各州的教育局來監督的。許多早期的美國公立學校都是單間學校,一位老師在一間教室裡面教7個年級的學生。20世紀20年代起,單間學校被整理為多教室的學校,越來越多學校提供了校車運送學生。

常見的分類

英國北美學校可以是部分或完全自主運作管理的機構,不一定是公立義務教育學校系統的一部份。學校可以專精於某一個領域,例如:經濟學院(如倫敦經濟學院)、舞蹈學校或記者學校。也可能基於某類學生而設立,如特殊學校、聾啞人士學校等。

批評與替代

在整個20世紀,傳統的學校受到廣泛的批評。法國社會學家皮耶·布迪厄在他的著述《差別:對品味評價的社會批判》中說明了學校階級結構再製機制。

學校(尤其是威權體制教育的學校)被指責對孩子的學習有更多的抑制作用而不是激勵作用,這主要是因為它使孩子產生恐懼。一些人更喜歡學生有充份自由的民主學校或其他另類教育,其他人喜歡在家自學,或參與非學校教育機構,而不去上學。

動物學校

動物學校是訓練動物的機構,有些學校訓練一般的生活常規,有些則教導專業的導盲技術。

現代學校

在現代,學校仍然是傳授知識及技能的重要場所,但因為社會價值觀的改變,使部分的學生為了文憑而打混摸魚。加上部分教師認為只需把他所瞭解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就足夠,而忽略教導倫理道德,及正確的價值觀給學生。

校園設施

參考文獻

  1. History of the School [校史]. The King's School, Canterbury. [2019-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7)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