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拾貝(褚福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域外拾貝》是中國當代作家褚福海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域外拾貝
丙申初夏,筆者隨團赴日本沖繩、那霸等地觀光。雖如蜻蜓點水,浮光掠影,然,所見所聞,感觸頗深,啟髮匪淺,謹記之。
細節含科技
眾所周知,日本是個資源匱乏的國度,也是個技術先進、工藝嚴謹的國家,製造的汽車、家電性能上佳,躋身世界領先地位。
以往對日本一麟半爪的了解僅限於小說或電視電影,缺乏客觀公正的感性認知。此次親赴日本,真切感受到了日本人對細節的重視。
在沖繩下榻的海景酒店,倚山瀕海,房間後邊有道鋁合金移門,步上陽台即可一覽無遺地觀賞遠海近景。那道移門上有兩隻不鏽鋼製作的扭動保險扣,門關好後扣上保險,移門在門槽里嚴絲合縫,服服帖帖,絕不會搖動或發出咣當之噪聲,相較國內的某些產品,兩者的差距顯而易見。再譬如那不值一提的廁紙,日本人用的都是速溶衛生紙,浸水不久即溶化,故而揩擦後直接扔進馬桶衝掉,無需便紙桶,既省卻了清倒的麻煩,有效保護了環境,更減輕了環衛工人的負擔。小小科技創新,產生如此大的深層次意義,是對這個時代的貢獻!再如現今風靡的電動馬桶蓋,加溫的水流人性化地即時為你沖洗,經常使用可激活毛細血管,治癒痔瘡、便秘等,使人的壽命延長七年,令人驚訝。酒店免費提供給客人的梳子是可以摺疊的,精緻小巧,收放自如,便於攜帶,可見設計者的匠心。那霸的輕軌車票僅有兩張郵票那般大,然,上面日期、起訖地、票價、二維碼等元素應有盡有,大大降低了成本,節約了可觀的資源。小產品里包容大的科技含量,着實讓人嘆服,亦值得我們深省學習。
飲食講健康
在日本用餐進食,無論是華僑開的餐館,還是日本料理,都會覺得量有些偏少,且生菜居多,普遍很清淡,不像在國內那樣雞鴨魚肉蝦整鍋整盤,葷菜為主,素菜稀有。
深恐去日本吃不飽,臨行前還特意囑人到超市買了餅乾、泡麵、榨菜等帶去。豈料實屬杞人憂天,庸人自擾,多此一舉。
日本的每頓餐食,十分講究飲食結構的科學合理與全面營養,諸如吃生魚片,就是為保持鮮美口感,不至於營養流失。稀有的蔬菜沒人炒了吃,都是在滾開水裡一燙,撈出即食,脆生鮮嫩。
抵達日本的次日,我們在沖繩郊外的琉宮城餐館用午膳,每人一份,褐色的膠木托盤裡盛放着一小盒納豆,一碟紫卷菜絲,半勺花生豆腐,一碟海藻醬,加一小乾鍋肉片捲心菜,約二兩米飯,吃起來清新淡雅,毫無油膩之感,其量也大致只夠七分飽,遵循了古人「常帶三分寒,常受三分飢」之訓。值得一提的是,那半勺花生豆腐,是我生平品嘗到的最OK的豆製品,清香細膩,爽滑柔嫩,宛若凝脂,含在嘴裡,不舍下咽。在日本任何地方進餐,基本沒有開水供應,而每張餐桌上都有一把盛着冷水的塑料壺。導遊介紹說,日本人不喝熱飲,習慣喝冷的,所以,水是冷的,牛奶是冷的……喝冷的,不是隨心所欲,恣意妄為,而是為了防止燙傷食道,增強腸胃的蠕動,降低患食道癌、腸癌的風險。仔細想來,不無道理。
舉止顯涵養
在日本,無論徜徉於熙攘大街,還是穿梭在幽靜小巷,始終看不見垃圾箱,只有在公園或旅遊景區設置為數不多的分類垃圾箱。我留意觀察了沖繩農村與那霸街頭,街邊路面絲毫不見塑料袋、紙盒、煙蒂、果皮、飲料瓶等垃圾。沒有垃圾箱並不等於不產生垃圾。甚覺蹊蹺的我詢問後方知,原來他們全都自備了垃圾袋,將用過的紙巾或吃剩的果殼、冰淇淋紙等裝入袋內,先置於包內,待方便時再扔進垃圾箱裡,絕無人粗魯地隨地亂扔。這種難能可貴的行為自覺,既源於從小受到的良好教育與薰陶,亦基於對環境的愛護與重視。逗留日本期間,筆者遊走了幾地的多個景點,也分別入料理店或餐館用膳,去商場超市淘寶,但始終未發現有人在公共場所抽游煙。在酒店的客房等大多地方同樣是禁煙的。即便有少數煙民要過煙癮,也會到指定吸煙處去解決,而不是隨時隨處想吸就吸。在日本,文明二字絕非是抽象的概念,它就那樣真實直觀地展現在你身旁。
日本人的禮儀堪稱是全世界一流的,無論在日本料理或餐館,抑或是在超市或商場,顧客也好,售貨員也罷,長至八十多歲的老人,幼到四五歲的孩童,無不衣衫整潔,舉止斯文,彬彬有禮。尤其是每個場合的服務生,個個熱情友好,面含微笑,耐心為你伺候,頗具親和力,瞬間就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沙沃那拉」、「阿里阿多谷扎衣麻西」是掛在他們嘴邊發聲頻率最高的詞彙,讓人心生好感,印象深刻。
在沖繩或那霸,極罕見自行車或摩托車,人們出行基本自駕輕便靈巧的國產車,但司機在路上只要瞧見有人橫穿馬路,即便前方是綠燈,亦會自覺停車避讓,絕不與行人搶道。這種強烈的法制意識,以及對生命的敬重,令人肅然。
根據行程安排,第五日是我們團隊自由活動。吃罷早餐,我們三五成群,欲從那霸乘坐輕軌去奧特萊斯掃貨,可因語言不通,且不通曉日文,故一行人躑躅在售票機前疑惑不決。正當我們略感為難之際,來了位步履匆匆、年逾花甲的女士,我們夥伴中年紀稍輕的小吳又是英語,又是用手勢比劃,好不容易傳達出了意圖。對方領悟了我們的含義後,微笑着在示意圖上指示我們,並不厭其煩幫我們買好了車票。待我們反應過來欲感謝她時,已找不到她的身影,而心底的謝意倏然潮湧。
滿目敬業者
日本的製造業大多建廠於國外,這就使得國內的就業崗位十分緊俏,就業競爭異常激烈,因此日本人倍加珍惜得之不易的工作機緣,盡最大努力要把服務做到最佳狀態。接地導遊小李移居日本十餘年,家住在另一個城市,而我們的行程是沖繩和那霸,所以他每天盡心盡責工作到很晚才乘地鐵回去,而次日一早又神情怡然地出現在遊客面前。沿途幾乎一直站立於過道前端,手執話筒,口齒清晰而流暢地為我們講解當地的地形地貌、名勝景區、氣候
特點、風土人情、購物注意事項等,使身處異國他鄉的我們不覺孤寂冷清。
那日剛從沖繩國際機場出來,紛亂中,我們的團隊上錯了巴士,三十多個人的行李箱已被塞進了車肚,導遊錯愕地向大家致歉,要求我們換輛更寬敞的車。人倒是魚貫着溜了過去,可幾十隻笨重的行李箱怎麼辦?就在彼時,只見個子矮小、膚色黧黑、年約六旬的司機彎腰低頭,敏捷地鑽入行李房,迅疾地將一隻只箱子搬出,再默默地放到另一輛車上。整個過程中,未聽半句怨言牢騷。巴士司機每到一處,便利用泊車等候的間隙,拿出工作日誌與筆,認真詳盡記錄下行駛中的情況,絲毫不見懈怠。
我們在那霸市區的牧志2-6-2賣場購買了一些保健品、日用品與小家電,累積起來有一大堆,商場售貨員分別用配套的紙板箱為我們打好包,再用小平板車小心翼翼地送至車旁,相互動手搬運下來,並有序放進巴士行李房內,免去了我們提拿的煩勞。
奧特萊斯的阿迪達斯專賣店,產品五光十色,琳琅滿目,看得眼花繚亂的我在挑選T恤時有些舉棋不定,一位稍懂點漢語的女售貨員飄然而至我身邊,反覆向我推薦幾個時尚款式,不厭其煩給我調換尺碼,使我購買到了稱心如意的貨品。
撇開民族感情,遠離政治色彩,客觀承認差距,理性正視不足,增強憂患意識,激發緊迫感,奮發而為之,或許才是縮短我們與發達國家距離的應有心態與有效方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