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城隍廟 (北京故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城隍廟
圖片來自樂嗨旅遊

城隍廟,位於紫禁城內的西北角,為紫禁城城隍廟[1]

歷史

城隍廟位於紫禁城西北隅,依紫禁城西城牆而建。清朝雍正四年(1726年)興建,咸豐七年(1857年)進行修葺。

城隍廟建成以後,每年萬壽節及季秋遣內務府總管在城隍廟致祭,三月、九月、十二月各供玉堂春富貴花一對,朔日、望日供奉素菜。道光年間,每年八月萬壽節時,由大光明殿道士在城隍廟舉辦道場、誦經三日,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之後停止舉辦。《欽定大清會典》載,「祀紫禁城城隍,由內務府慶豐司牧所供餼羊。」[2]

由於城隍廟建在紫禁城的入水口處,所以此處的城隍兼有龍王和鎮水觀音的功能,每逢天旱無雨,皇帝便派大臣來此燒香拜神求雨。城隍廟內每個供桌上都擺放有乾隆帝奉獻的祭器、供品,海燈、瓷器、錫制燈盤、銀質蠟竿等物品上多有「乾隆」字樣。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廷祭神求雨之後,仍然大旱不雨,乾隆帝乃親自撰寫了一篇祭文,擺放在城隍廟內。

嘯亭雜錄》記載,在嘉慶年間的癸酉之變中,「諸王大臣聞變,皆由神武門入,至門,聞賊聚攻隆宗門,納蘭侍郎玉麟方迎駕歸,亦短衣踉蹌入集城隍廟前,時官兵至者未踰百,余皆仆隸。」

清朝滅亡後,城隍廟逐漸冷落,不再舉行祭祀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此處和其東北側的祀馬神所一度被文物出版社用作印刷廠,神殿內安裝化鉛字爐,成為排字鑄字房和排字車間。文化大革命時期,這裡的造反派破四舊」,將城隍廟的城隍、祀馬神所的馬神砸毀,幸而殿宇、神壇留存下來。

1966年7月,文物出版社珂羅版車間的一些工人,向故宮博物院領導請示:「十幾年來,城隍廟的泥胎偶像,一直盤踞在我們文物出版社印刷廠,霸占着我們珂羅版84立方米的地方,影響我們的生產發展,我們曾多次提出,但至今仍未解決,現在我們再次嚴正提出: 『一定要把這些大王小鬼同反黨反社會主義黑幫分子徹底搗毀,連根拔掉。』不能保留這些宣揚封建迷信的牛鬼蛇神的統治地位,徹底剷除幾千年來一切剝削階級製造毒害人民的封建迷信工具。這些牛鬼蛇神和我們社會主義建設是格格不入的,我們提出請工作隊同志幫助解決。」(見1966年7月15日署名「文物出版社珂羅版車間全體工人」 的大字報[3]

故宮博物院領導接到請示之後,鑑於當時嚴峻的政治形勢,遂表示城隍廟舊址內的城隍泥塑神像11個,泥塑馬一對,「內容系封建迷信有毒素的東西,技巧低劣,是清代泥塑,並無保留價值,故同意將上述泥塑神像除掉。」(見1966年8月2日故宮博物院對文物出版社工人所寫大字報的回覆) [3]1966年8月3日,城隍廟內的泥塑神像十一座、泥塑馬一對被毀。[4]

後來,印刷廠因被確定為火災隱患,被指令遷走,城隍廟由《紫禁城》雜誌社進駐,劉北汜朱家溍進駐城隍廟辦公,故宮博物院工會則進駐祀馬神所辦公。

建築

紫禁城西北角樓與神武門之間的城牆下,有一條水道穿過,為內金水河的進水口,進水口處修有鐵柵、水閘,稱「水關」,水關可控制水流、保持水位。在水閘以南,內金水河先向西,再向南,再向西,再向南,此後為一條約200米長,南北走向的筆直水道,與紫禁城西城牆之間距離約50米。城隍廟便建在這條筆直水道北端的西岸,紫禁城西北角樓的南側。

城隍廟是一組獨立的建築群,其中軸線上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門、廟門、正殿,形成南北三進院。

  • 琉璃門:山門前東側的院牆上辟有琉璃門一座,是出入城隍廟的必經之道。琉璃門外的內金水河為一段地下河,河上蓋板成為平地。
  • 山門:面闊三間,灰瓦硬山頂。山門前有一座高大的影壁。影壁和山門之間有一株數百年樹齡的古槐。
  • 廟門:面闊三間,黃琉璃瓦硬山頂,明間是穿堂,廟門後面正中有甬路連接正殿的月台。
    • 東、西配殿:為廟門的配殿,各三間,灰瓦硬山頂。
  • 正殿:坐北朝南,面闊五間,黃琉璃瓦硬山頂。正殿內曾經供奉紫禁城城隍之神,並且陳設有法器、經卷等等。正殿前有月台,面闊四丈一尺五寸,進深二丈一尺,月台正前方有一條高台甬道通往廟門。月台是祭神時樂隊奏樂和陪祭大臣跪拜之所,早年還設有神廚、焚爐、香爐、海缸等等。
    • 東、西配殿:為正殿的配殿,各三間,灰瓦硬山頂。

城隍廟的建築至今仍保存完好。

參考文獻

  1. 王銘珍,紫禁城的城隍廟和馬神廟,北京檔案2004年12期
  2. 清宮述聞:正續編合編本,紫禁城出版社,1990年,第942-943頁
  3. 3.0 3.1 「文革」中誰保護了故宮?,新華網,2007年01月22日
  4. 文革防窺視中南海要提高午門 周恩來:不能作傻事,鳳凰網,2010年0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