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耳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地耳草 |
中文學名:地耳草 別稱:田基黃、香草、雀舌草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側膜胎座目 科:藤黃科 屬:金絲桃屬 |
地耳草(學名:Hypericum japonicum Thunb. ex Murray)是藤黃科金絲桃屬植物。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2-45厘米。莖單一或多少簇生,直立或外傾或匍地而在基部生根。葉無柄,葉片通常卵形或卵狀三角形至長圓形或橢圓形。花序具1-30花,兩岐狀或多少呈單岐狀,有或無側生的小花枝。蒴果短圓柱形至圓球形。種子淡黃色,圓柱形。花期3-月,果期6-10月。[1]
全草入藥,能清熱解毒,止血消腫,治肝炎、跌打損傷以及瘡毒。
形態特徵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2-45厘米。莖單一或多少簇生,直立或外傾或匍地而在基部生根,在花序下部不分枝或各式分枝,具4縱線棱,散布淡色腺點。葉無柄,葉片通常卵形或卵狀三角形至長圓形或橢圓形,長0.2-1.8厘米,寬0.1-1厘米,先端近銳尖至圓形,基部心形抱莖至截形,邊緣全緣,堅紙質,上面綠色,下面淡綠但有時帶蒼白色,具1-3條基生主脈和1-2對側脈,但無明顯脈網,無邊緣生的腺點,全面散布透明腺點。
花序具1-30花,兩岐狀或多少呈單岐狀,有或無側生的小花枝;苞片及小苞片線形、披針形至葉狀,微小至與葉等長。花直徑4-8毫米,多少平展;花蕾圓柱狀橢圓形,先端多少鈍形;花梗長2-5毫米。萼片狹長圓形或披針形至橢圓形,長2-5.5毫米,寬0.5-2毫米,先端銳尖至鈍形,全緣,無邊緣生的腺點,全面散生有透明腺點或腺條紋,果時直伸。花瓣白色、淡黃至橙黃色,橢圓形或長圓形,長2-5毫米,寬0.8-1.8毫米,先端鈍形,無腺點,宿存。雄蕊5-30枚,不成束,長約2毫米,宿存,花葯黃色,具松脂狀腺體。子房1室,長1.5-2毫米;花柱(2-)3 ,長0.4-1毫米,自基部離生,開展。蒴果短圓柱形至圓球形,長2.5-6毫米,寬1.3-2.8毫米,無腺條紋。種子淡黃色,圓柱形,長約0.5毫米,兩端銳尖,無龍骨狀突起和頂端的附屬.物,全面有細蜂窩紋。花期3-月,果期6-10月。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日本、朝鮮、尼泊爾、印度、斯里蘭卡、緬甸至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美國的夏威夷;在中國分布於遼寧、山東至長江以南各省區。生長於海拔2800米以下的田邊、溝邊、草地以及撩荒地上。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適宜生長於地勢向陽,比較潮濕的冷沙土或黃泥土。
繁殖方法
地耳草用種子繁殖。8-9月,果實由青變褐,就可採收全草,曬乾抖出種子,除去灰渣備用。9-10播種。把地翻挖,軟細整乎,開133厘米寬的廂,按行距23.3-26.6厘米,窩距約16.6厘米開窩,窩深不超過3.3厘米,窩大底平,每畝用種子150克,與火灰和人畜糞水充分拌勻,撤在窩裡。
栽培技術
田間管理:苗出齊後,扯草一次,並施人畜糞水提苗,以後注意及時扯草。第二年的3月和5月,各再淺鋤除草、並施人畜糞水二次。為了經濟利用土地,小春可在廂的一側種一行胡豆,大春可在廂的另一側種一行玉米或高粱,間作後對地耳草的管理,可與糧食作物同時進行。
收穫加工:地耳草在播後第二年的7-8月收穫,留種的可以稍遲。扯起全草,抖淨泥土,揀去雜質,捆成小把,曬乾即成。地耳草用篾包包裝貯運,放通風乾燥處,防受潮發霉。
主要價值
全草入藥,能清熱解毒,止血消腫,治濕熱黃疸,泄瀉,痢疾,腸癰,肺癰,癰癤腫毒,乳蛾,口瘡,目赤腫痛,毒蛇咬傷,跌打損傷。
配伍藥方
①治肝炎:鮮地耳草、風尾草各30克, 紅棗6枚。水煎服,每日2次。(《福建藥物志》)
②治急性黃疸型肝炎:地耳草30克,金錢草30克,蒲公英30克,板藍根30克。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79年)
③治腸炎:鮮地耳草45克,鮮風尾草30克。水、酒各半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④治急性腎炎:鮮地耳草60克,紅棗10枚,水煎服;或地耳草3~9克,研末,炒雞蛋服。(《福建藥物志》)
⑤治濕疹,潰瘍:地耳草適量,煎水外洗。(《安徽中草藥》)
⑥治口腔炎:鮮地耳草30克,搗爛取汁,以紗布浸汁洗滌口腔,每日1~2次。成人可含漱。(南藥《中草藥學》)
⑦治急性結膜炎:地耳草30~60克。煎水熏洗患眼,每日3次。(《全國中草藥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