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地持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地持經

菩薩地持經,梵名 Bodhisattva-bhūmi。 凡十卷(或八卷)。 又稱《菩薩地經》、《菩薩地持論》、《菩薩戒經》、《地持論》、《地持經》。 北涼曇無讖譯。收於《大正藏》第三冊。 地持經雖稱"經",但本應屬"論",傳說系無著記錄彌勒之說法而成; 然漢譯《瑜伽師地論》則視其為彌勒菩薩所作; 至於西藏譯本,仍認為系無著之作品。 本經與《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中之<菩薩地>為同本,然其中缺發正等菩提心品。異譯本另有求那跋摩所譯九卷本之《菩薩善戒經》[1]

簡介

本經詳說大乘菩薩修行之方便,內容分初方便處、次法方便處、畢竟方便處三部分,凡二十七品。 因收有大乘戒,故本經古來即倍受重視。 (出三藏記集卷二、大唐內典錄卷三、古今譯經圖紀卷三、開元釋教錄卷四、大乘戒經の研究(大野法道))

其它詞典資料

1、(經名)八卷,北涼曇無讖譯。瑜伽論本地分中第十五菩薩地之異譯。 但缺第四持。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2、十卷或八卷。北涼·曇無讖譯。又稱《菩薩地經》、《菩薩地持論》、《菩薩戒經》、《地持論》、《地持經》。 內容廣說菩薩修行之方便。 全文分初方便處、次法方便處、畢竟方便處三部份,凡二十七品。 總說菩薩道有持、相、翼、淨心、住、生、攝、地、行、安立等十法。 收在《大正藏》第三十冊。

本書系《瑜伽師地論》〈菩薩地〉(即卷三十五至卷五十)的節譯,唯缺其中之〈發正等菩提心品〉。 原本為論,後被稱為經,相傳是無著依彌勒所說記錄而成,然而漢譯《瑜伽師地論》作彌勒菩薩造,西藏譯本則認為是無著所作。 本書之異譯本有求那跋摩譯《菩薩善戒經》九卷本及一卷本。

由於書中主要在說大乘戒,故古來頗受重視。 日本學者荻原雲來曾將梵文本刊行於世。 註疏有隋·慧遠之《地持經義記》,及亡名之《菩薩地持記》。

[參考資料] 《菩薩思想的研究》(《世界佛學名著譯叢》{66});大野法道《大乘戒經の研究》;宇井伯壽《瑜伽論の研究》。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3、北涼中天竺沙門曇無讖譯

即瑜伽本地分中,第十五菩薩地異譯,缺第四持,舊在大乘律藏。

--【《閱藏知津》蕅益大師著】

參考文獻

  1. [ 搜狗百科 - baike.sogou.com/v...- 2020-11-6   地持經] 搜狗百科 - baike.sogou.com/v...- 2020-11-6